武汉长江文化艺术节,你考虑过考教资人的感受吗?
我真的要被气炸了!9月13日就是教师资格证考试,这场考试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不用多说,多少个日夜的挑灯夜战,就为了能顺利通过。然而,武汉居然在9月12日晚上搞长江文化艺术节!我本来打算这几天再好好抱抱佛脚,把教育知识与能力里那些复杂的理论、综合素质里的文化素养再巩固一下,作文模板也想再熟悉一下。结果呢,到了那天外面烟花声、欢呼声、音乐声此起彼伏,肯定热闹得不行。想静下心背个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烟花“砰”的一声,思路全断;刚进入作文素材积累状态,又被人群的嘈杂拉回现实。
我知道长江文化艺术节是弘扬文化的大事,无人机光影秀、烟花秀、文艺演出,听起来就很震撼,肯定能给市民带来超棒的视听享受。但能不能稍微考虑下我们这些考生的处境?这考试关乎着我们的职业前景,大家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不能把艺术节的时间微调一下?非得在考试前夕这么大张旗鼓,让我们怎么安心备考。
听着外面的热闹,再看看眼前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心里满是焦虑和无奈。希望武汉文旅局以后举办类似活动时,相关部门能多考虑下各种群体的需求,别让我们考生这么为难!
在武汉搞了10天教资封闭式培训,在长江边租的房子,我真的服了
你确实是个人才,省政府应该把你租的地方全部封路,方圆1公里人员全部转移,给你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心定而后方能静,静不下心、集中不了注意力,怪谁?是该怪这世界变化太快、科技发展太迅速,还是怪周围的人太吵闹、环境太嘈杂?外界的影响诚然不能否认,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僧人看见“风吹幡动”,于是开始争论到底是什么在动,一个僧人说是“风动”,一个僧人说是“幡动”。六祖禅师慧能听后说道:“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如此解释虽有些唯心,但也大抵揭示出躁动的本源。
在纷纷扰扰之中,真想“静静”,关键在于增强自身的定力。什么是定力?郑板桥的《竹石》有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要持心正、定力足,就能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即使耳边乱纷纷,也自能岿然不动。围棋传奇李昌镐被人称为“石佛”,就是因为他在与人对弈之时,总能从容镇静,临危不乱,有着超乎常人的定力。所以,虽然李昌镐的棋风并不剽悍,也不出奇,但往往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要想有定力,胸中必要有志向。《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如果心中缺少大志向,那剩下的就只能是小情绪,外面的点点滴滴、风吹草动都会成为你的干扰源。比如,有一些大学生习惯性翘课、常态性挂科,整天窝在宿舍里打游戏,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没觉得是自己没目标、没意愿、没动力,反倒是怪宿舍没氛围、室友把自己带坏了。抱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不妨多学学毛泽东。年轻时的毛泽东,为了培养随时随地都能专心读书的能力,特地到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城门口“闹市读书”,时而朗读、时而默念、旁若无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