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钰 发表于 3 小时前

碰瓷鼻祖

大约三十多年前,左邻右舍都在我屋门前坐着聊天。邻居家小孩学步,一个踉跄便跌坐在路中央,顿时嚎啕大哭起来。他的奶奶急忙将小孩抱起揽入怀中,却忽然转身对着地面嗔怪:“都是这地不好,绊倒了我的乖孙,奶奶替你出气!”说着便用手掌轻轻拍打地面。那时我站在一旁,心里还好奇:奶奶的手,拍在粗砺的土块上,会不会疼?
   多年后,当“碰瓷”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时,这个尘封的记忆忽然变得清晰。表面看来,奶奶的举动与碰瓷者确有相似之处,都是在与无生命之物“较劲”。但细细品味,奶奶的掌心落下时,带着的是纯粹的疼爱——她何尝不知土地无罪?不过是借这个看似荒唐的举动,温柔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最朴素的方式抚平孙儿的委屈。
    而今的碰瓷者,却将这种人类最本真的情感机制,扭曲成了谋利的工具。他们学会了转嫁责任的表象,却抽离了其中最珍贵的人情味。奶奶拍打地面时,心里装的是对孙儿的怜爱;而碰瓷者倒地时,盘算的是对他人的算计。
    每每想起那个遥远的午后,我总会思忖:也许每个人在受伤时,都本能地想要寻找一个宣泄的出口。奶奶选择了土地,用温柔的方式化解孩子的疼痛;而碰瓷者选择了他人,用伤害的方式转嫁自己的贪念。同样的行为,因着不同的初心,终究走向了截然相反的结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碰瓷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