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的孙子孙甥
百善孝为先的孙子孙媳湖北省仙桃市胡场镇五业潭村二组 98岁的老奶奶周菊安,与43岁的孙子刘军民、孙媳妇伍丽群,相依相伴。夫妻俩尊老行孝,赡养祖母,用行动传承着“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周菊安老人生于1924年10月16日,生育2个儿子、4个女儿。2009年至2019年,她的次子、长子、老伴、长媳妇先后病世;次媳妇身体虚弱,无力瞻养公婆。老人的长孙子刘军民,长孙媳妇伍丽群,于2000年结婚后,命运多舛,父母及祖父3人分别患病,重疾卧床,几年中为父母亲各动手术2次,除报销住院医药费外,花治疗费及生活费等30多万元,直到两代三位老人病故送终。刘军民、伍丽群夫妻俩,从2013年承担起赡养祖母的义务。刘军民多才多艺,仅凭一技之长可以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但他为了孝养祖母,哪里都不去,常守老家照顾祖母。这些年来,他既要劳作农耕,养殖鱼塘,又要细心照料祖母饮食起居,每天给祖母洗脸梳头,吃饭喂茶,替祖母擦身按摩,勤剪指甲,端倒便壶,换衣洗被……这些日常琐事,成为刘军民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每天照顾祖母必做的赡养之事。
为了让祖母吃好,刘军民省吃俭用,变着花样给奶奶做营养可口的饭菜;只要上街买菜和到亲朋好友家渴酒,最先做到的是为祖母带回最爱吃的菜肴。为了不让祖母寂寞,刘军民经常性的用劳余时间或晚上,与奶奶笑口聊天,看电视,听音乐;祖母耳朵聋,刘军民有戏曲唱歌的爱好,扯开嗓音清唱花古戏、京剧、楚剧、……奶奶特别爱听,越活越开心。在祖母身体状况好的时候,刘军民便会搀扶着祖母,沿村庄漫步浏览,心情愉悦。
刘军民多年的贴身照料,与奶奶产生了心灵感应和某种默契。有时候,奶奶眼珠子一转,刘军民就知道奶奶口渴了,就递上热水;祖母一招手,刘军民随即取来了奶奶想要的物品;祖母呻吟不断,刘军民瞬间心领神会,迅速背着奶奶到附近乡村卫生所看病治疗,挂针吃药,直至痊愈;祖母说话嗓低音小,刘军民知道奶奶想吃爱喝的烫菜,就弄肉圆子、小米粥、鱼尾巴豆腐烫、炖鸡烫、煨藕烫……一口一口喂给奶奶吃。刘军民有句口头禅:“谁家都有老人,作为后辈应该尽活孝,老人有什么需求,我们优先满足,尽活孝才是一个人孝心孝行之所在。”这就是刘军民数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祖母的护理心得。
刘军民在家务农,妻子在外打工。夫妻俩恩爱甜蜜,过着简朴清贫的生活,靠务农打工辛苦挣来的钱,既要好好赡养祖母,还要供给儿子读小学、升中学、上大学;一家从祖母、孙子、孙媳、重孙,4人生活平淡,其乐融融。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人的岁数越来越大,视力模糊,听力困难,行动不便,基本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刘军民、伍丽群夫妻俩总是无怨无悔,悉心照顾奶奶,不间断地护送祖母到卫生院检查身体,有时出现头晕、心跳等小病,刘军民就寻医问诊,一勺一勺喂药服药,服侍守候床前,生怕有个什么闪失。2021年9月26日,祖母不幸摔伤,一个星期卧床,在汉川做服装的孙媳妇伍丽群闻讯后请假回家,每天日夜赔护祖母身边,有股脏臭味刺鼻难闻,伍丽群戴着双层口罩扶着祖母解完大小便,倒洗便盆。换上干净衣服和棉絮、垫单、棉被;戴手套清洗床上的脏衣脏被,挂晒棉絮……祖母伤情好转,夫妻俩买来滋补品和爱吃的饮食,为祖母调养身体。
这些年来,刘军民、伍丽群夫妻俩被当地村民公认的孝孙子孝孙媳妇,面对别人的称赞,他们虔诚地说道:“喇嘛(奶奶的尊称)操劳辛苦了一辈子,祖父、爸妈和叔父都相继去世,我们理应孝养祖母,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婶娘一家人和几个恩娘一家人各尽所能,分担了赡养责任。”
这些年来,刘军民、伍丽群夫妻俩用一言一行,诠释着“孝心”二字;把“孝养”二字深深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家风家训的标杆,体现了孝道精神的传承和孝道文化的传播。成为仙桃市尊老养老的又一楷模。
采访撰稿人:刘烈照
通联:湖北省仙桃市沔城回族镇天长二街24号
2021年11月26日完稿于仙桃市沔城。
https://picapp.jhrx.cn/front2_1_397003_llqn3eJQfU5Refj030yVh1qYja2k.1637999052_15_44_13.mp4?35
https://picapp.jhrx.cn/front2_1_397003_ll9KvLpFbYYsL46DGIa7nsGeFmbu.1637999070_15_44_31.mp4?757
https://picapp.jhrx.cn/front2_1_397003_lqw5eHOv8SAmdZpIFQMvwJwoMRts.1637999088_15_44_51.mp4?682
好人啊,绝少有人能做到这样
百善孝为先。
为后人做榜样,佩服!他老婆也值得更敬佩
抖音经常刷到,胡场人
像这样年长日久能做到的不多了!他为我们仙桃人做出了表率!
应该大力宣传这样子正能量的事,为你们点赞! 隔代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