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鮰鱼加工市场,楚渔农及所属企业楚渔鑫何以成为鱼酷等餐饮头部企业的“优选供应商”?“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拥有自研饲料配方和精准定向养殖。”梁治兵给出答案。
作为全国少有的拥有自有养殖基地的鮰鱼加工企业,楚渔农从源头筑牢品质根基——在郭河镇红星村的千亩养殖基地,连片鱼塘整齐排列,水质监测设备24小时实时运转,鱼粉、饲料生产与养殖、活鱼销售、深加工环节无缝衔接,为鮰鱼打造了“从孵化到加工”的全周期“品质保险箱”。
“好鱼靠慢养,我们的鮰鱼必须在塘里生长满两年半。历经寒冬考验后,肉质才会更紧实、口感更细腻。”梁治兵随手捞起一网鱼,肥美的鮰鱼在网中蹦跳。凭借过硬的品质,楚渔鑫包揽武汉地区鱼酷餐饮的全部活鱼供应。
然而,单一的活鱼销售模式,始终受困于“运输成本高、损耗大、价格波动风险高”的行业痛点。转机,始于一次与某餐饮企业的对接。“对方称急需大量鮰鱼半成品,若能实现量产,订单量可翻倍,单价也比活鱼高不少。”这番话让梁治兵眼头一亮。
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发现:标准化半成品食材需求正逐年攀升,对养殖企业而言,深加工不仅能提升产品附加值,更能延长产业链,摆脱对活鱼销售的单一依赖。
找准方向后,楚渔农迅速启动深加工布局,从“卖活鱼”向“做产品”转型。如今,企业的鮰鱼半成品覆盖烤鱼、酸菜鱼等餐饮场景,进一步拓宽产品边界,让“塘头鲜”真正变成“高值品”,当年产值有望突破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