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多人多,带来更多谋生机会。毛嘴镇聚焦各类服装企业300多家,吸引2万多名产业工人。日常吃穿用度,下班了下个馆子、宵个夜,大量的产业工人生活所需,让夜市街“应运而生”。
在日与夜的交织中,不长的夜市,承载着小镇产业活力与人间烟火。开市5年多,每晚7时到次日凌晨,200多家摊档鱼贯而出,人流摩肩接踵,成为小镇的活力地标。
“雪姐,多放山楂碎。”刚下夜班的伊炫服饰女工晓秦和几个姐妹径直来到“雪媚娘”摊前。入伏后,不少服装企业按惯例“歇热”,伊炫服饰仍“倔强”坚守。一杯香浓醇厚的奶茶,是忙碌一天的她们对自己最好的犒赏。
马路演变的夜市,是工人们疲惫后的抚慰,也是无数普通人谋生的支点。
“仙五猪蹄”摊前,三三两两围满了人。摊主李偏戴着手套,麻溜地从菜盆中拣出笋子、腐竹、海带、鸭头、猪蹄,横一刀、斜一刀,分装入袋,称重,计价,憨憨一笑说:“荤素搭配,共36元。”
29岁的李偏,从孝感嫁到仙桃10多年了。和老公踩过缝纫机,卖过烧烤,开过餐馆、网店,在郑场贾窑村老家盖了房,买了车。今年春节时,听人说毛嘴网红街人气旺、生意好,就四处学习卤菜技艺,还请了师傅,盘了间工坊,摆起这家卤菜摊。
刚开始,李偏和老公在街两头各守一个摊。后来,生意一天天好起来,索性邀上弟弟,聘来师傅,加了两个摊。想吃“仙五猪蹄”的人,走几步就能遇上。
夜深了,卤香仍在弥漫,汤锅还在咕嘟冒泡,摊棚里的谈笑仍意犹未尽。几个小时后,夜市的灯火渐次熄灭,物流车与人流重新涌入街道,烟火气与机杼声轮番登场,忙碌的一天再次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