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爱 发表于 2010-12-3 14:37:50

传递爱心的使者

本帖最后由 无悔的爱 于 2010-12-3 14:41 编辑

传递爱心的使者——记仙桃义工汪新才感言: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无论如何,你还是要做善事。                                                                        ——汪新才2005年,他成为一名走访志愿者,5年来,他走访贫困学生100多名。在他的倡议下,2007年成立了仙桃义工组织,3年来,义工们看望孤寡老人、义务献血、慰问残疾儿童,义工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把爱心传递下去,让有爱心的人把爱播撒出来。”他是走访志愿者“风雨兼程”,是义工们熟悉的杨林尾镇的汪老师,是一名在仙桃大地传递爱心的使者——汪新才。   专找贫困生的“媒婆”   一身运动装,头发花白,汪新才显得朴实干练,平易近人。“这是最近走访的学生,已经帮他们找到‘婆家’了,上海的好心人决定资助他们。”指着学生资助反馈信息,汪新才说,“做走访志愿者就是起牵线搭桥的作用,只不过我找的都是贫困生。”汪新才的志愿者之路从2005年开始,当时他已经45岁了。“奔50的人了如果还不开始做点事,以后机会就更少了。”他说。从那时起他每年拿出工资的10%捐助学生,可面对实际情况,他的捐助年年都“超额”。当年8月,他在东湖社区爱心之旅看到召集走访志愿者的帖子。他们的任务是走访贫困学生,收集他们的资料,拍照,到学校和村里开证明,上传到相关论坛,再由组织者找捐款的爱心人士。“我当了几十年老师,对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既然能捐的钱有限,那就跑一下腿。”就这样,他成为了一名走访志愿者,坚持至今。
      为了了解一名学生的情况,要往来于学生家、村里和学校,如果碰到学生或村主任不在的情况,就要走访好几次,等确定资助后,还要不定期进行回访。不少贫困生的家十分偏远,乡间小路又难走,汪新才花600元买了辆二手摩托,又买回相机,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进行走访。“他们家里情况都很艰难,一贫如洗,没有好心人的帮助很难支撑下去。”汪新才说。今年读初二的付玉琴,母亲去世了,父亲长年不在家,与外婆生活在一起。虽然成绩优异,表现突出,但学费、生活费一直困扰着她。她的情况公布后,上海一家机构对她进行定点资助。然而,并不是走访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资助,不少人的资料公布后却迟迟不能觅得“良缘”。“看着他们期盼的目光,我只有更努力才是”汪新才说。五年间,他走访了一百多名贫困生,为其中的一半找到了资助者。仙桃义工的“挑土大哥”在仙桃义工的圈子里,提起汪老师几乎无人不晓。这个由网友自发组织的公益团体活跃在仙桃的各个角落,一点点汇聚爱心,凝聚力量,为寒冬注入一股暖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义工的成立却是由汪新才的一篇帖子引起的。2007年7月,汪新才已经做了两年走访志愿者,与各地义工打交道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能不能在仙桃也成立一个义工组织,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播撒爱心呢?他思索起来,与几个好友一合计,在江汉热线上发了一个义工召集帖,希望有人“挑头”成立仙桃义工。“回帖的人很多,挑头的却没有。最后还是我们五六个人先‘挑土’组织着。”汪新才笑着说。一开始,参加的人并不多,每组织一次活动,参加的人就增加一点,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参加活动。“义工做的事情比较杂,碰到什么就做什么,都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汪新才说。儿童节看望残疾儿童,血荒时,参与和组织宣传无偿献血,母亲节,看望孤寡老人……几年间,仙桃义工已经成为“爱心”的代名词,不断将爱心播撒、传递下去。翻开汪新才的手机通讯录,与常人不同的是,里面存的几乎全是网友的号码。“这个号码给我发短信、打电话说可以免费为义工活动提供车,随叫随到。这个号码说可以提供衣物……”虽说都是网名,汪新才念起来却十分熟悉,“这些网名背后都是一颗颗挚热的爱心。”经过3年多的发展,仙桃义工加入人数超过200人,与省内外10多家地方义工组织紧密联系,组织大小活动100多次。义工组织越来越成熟,汪新才也退居二线了。“现在‘长生鸟’、‘二泉’等网友冒出来了,活动组织的越来越好。”他说。“汪老师就像一个大哥,一个朋友。”参加过多次义工活动的网友“蓝天”告诉记者,“做义工其实收获比付出更多,也许这些事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至少我们参与了。”收获的是爱与感动“其实我真的没有做什么,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每件事情背后都是一群人在努力。”采访中,汪新才一直在重复这句话。多年的义工生活,带给他的更多是感动。   一次,他走访的贫困生被省级媒体报道出来了,来汉出差的沈先生在机场恰好看到了报纸。“当时已经是晚上了,沈先生从武汉打的赶到杨林尾。我带着他们去贫困生家里看了看,他当即就表示要进行资助。”汪新才说,“与孩子无亲无故的,又是大晚上,大老远的来看望。一对比,我做的真的微不足道。”前不久,义工组织去福利院慰问老人。活动结束后,义工们自己凑钱在陈场镇一家饭馆里吃饭。付钱的时候,老板却怎么也不愿收下钱,原来,已经有一位当地的大娘给义工们付了餐费,她说:“你们来给陈场老人做好事,我们怎么还能收你们的钱呢。”“我们做的也许不能改变什么,但是能够影响一些人,知道有这样一群人,在做这些事,就够了。”汪新才说。每一次义工活动,他都会收到很多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打来的电话,要求参加活动,提供车辆,捐助金钱。“每次只有多的,没有少的。其实每个人都有爱心,想做好事,他没有做不代表他不想做,可能只是缺少一个机会。义工组织就是一个平台,让有爱心的人能够播撒爱心,参加的人越多,做的事情也就越多。”汪新才说。点评:五年来,他用脚步丈量着乡间小路,为一名名贫困生带来求学的希望;他默默地做着每一件小事,不辞辛苦、不计得失,把一群有爱心的人汇聚到了一起。他就像温暖严寒的一根火柴,滋润干涸的一滴水珠,默默地播撒着一颗纯洁晶莹的爱心种子,让它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仙桃日报尹玲玲)

晋升竞赛 发表于 2010-12-3 15:13:36

看看沙发就走

老欧 发表于 2010-12-3 15:42:38

好人好梦!!
好人好报!

小小蓝莲花 发表于 2010-12-3 15:52:29

很好呢 怎么加入 义工组织呢

无悔的爱 发表于 2010-12-3 16:06:07

用爱心将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真诚的欢迎您加入仙桃义工!
仙桃义工群,群号为66786232

清兮来兮 发表于 2010-12-4 07:53:09

实在的人,做实在的事,顶汪老师一个!

阿飞哥哥 发表于 2010-12-6 17:32:40

好人好梦!!
好人好报!

miangulao 发表于 2010-12-6 20:00:07

支持下,汪老师是 二中的????
名字抢蛮熟悉的啊
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递爱心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