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愿 发表于 2011-3-6 10:47:27

醒着的灵魂才会痛

前不久,一位旧友辗转联系上我之后,诚邀我去他的博客里看他近期发表的一些文章。我也欣然前往,一一浏览了,有散文、杂文、诗歌、还有小故事之类的。文章倒是其次,只是他对写作的这份执着我不得不叹服!年青时候的他,是一名工人,闲暇时总是喜欢舞文弄墨的写些个青涩的诗歌呀散文啊之类的,在我们那个小镇小有名气,惹得些个喜欢诗歌的女孩子对他倾慕不己,因为我在宣传文化战线上班,他经常把他的作品拿给我看,我是他众多读者之一,也颇有受益。
      工厂倒闭后,他也下岗了,我们就失去了联系,听说他买汽车跑运输去了。近段才知道他的近况,把生意让给他的儿子姑娘去做了,自己得闲在家,重又拾笔,继续耕耘他的文学梦了。
      工人也好,司机也罢,在我看来他的职业与文学是不怎么搭界的,而他却在劳碌奔波的求生中依然放不下这份小小的文学情怀。我在为他的这份执着感动的同时,心中五味杂陈,却又不知所以。从一位朋友的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你建物资大厦,我建精神桥梁”,文中的“精神桥梁”大慨指的就是这种文学情怀吧!文学写作是他们的另一片天地,他们用文字把对人生的感悟、对世事的认知、对情感的忠贞曼妙成美丽的诗篇,且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我何等庸俗,一杯清茶,一本好书,始终无法让我的心平静下来,我总是处在焦灼的、忧愤的不满中,怡然自得需要多高的修为才能做到啊!
      在我的理解中,喜欢写作的人,往往是活得不太轻松的人,他们博览而善辨,多思而善感,视角敏锐且有一颗永远清醒的意识,这样的人一身傲骨,不甘人后却又不愿卑躬屈膝左右逢缘,情感丰富且脆弱容易受伤,所以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比别人活得累。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终身不得志而郁郁而终,如:屈原、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等虽有无数佳作传千古,但其本人的一生空有满腔报负终不得施展却留遗恨重重;更有甚者,多少文人过着穷困潦倒食不裹腹的生活,如:曹雪芹、李清照等等,他们清高却倜傥,文雅而单纯,文人的纤弱,文人的企望,在强暴面前总显得那样的无力,也许正因为字字裹着血泪刻骨铭心,才成其不朽吧!不因为钱而出卖灵魂,不因为生存而亵渎文字的性灵。但我时常为这样的人生感到苍凉和悲哀。
      为文就要上得一定的台阶,如余秋雨、金庸、刘墉、王朔等等一些文学大师,他们不必大声疾呼,只需小小的一声叹息,就足可让全中国人回眸驻足。他们用文字垒起的何止是名利的大厦,更兼有精神的桥梁。
      当下的社会活动中,我却比较崇尚把资源变成财富的人。能写会说是一种资源,把这种资源变成财富的也是大有人在。说远的,有张仪、百里奚、商鞅、李斯等等,凭借口舌之功或是几篇美文而仕途显赫富贵之极,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成功者,凭借忽悠之能事而平步青云的大有人在。我觉得这样的人有着常人不具备的适应能力,察言观色,能屈能伸,一朝得势便不可一世。正印证了适者生存的法则。
      但也有许多不成功的例证,思想得不到认同,主张得不到重视和实践,为了取悦上司往往需要违心地摇旗呐喊,内心却又会悲嘁伤感,落寞孤寂,领导做报告离不开他们,洋洋洒洒几千上万言,语言流畅而生动,条理清晰而务实,这样的人给领导的工作撑面子装门面还行,提拔重用却不能,你比领导还能说,能让领导放心吗?不仅如此,你还有一双洞穿世事的慧眼,领导在你面前像个透明人儿似的,他不远离你才怪。所以,你就成了权利和财富的边缘人,和领导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久而久之,当你猛然回首来时路,一些不知出处的后来人却己超越在前指手画脚了,你虽有美文无数,却换不来一粒粟。空留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及陈子昂“岁花尽摇落,芳意竟何成”似的慨然长叹!
      要摆脱这样的人生境遇,必须让自己的情感脉络呈粗糙状,意识混沌一点,不要让自己的灵魂醒着,因为醒着的灵魂才会痛。

还愿 发表于 2011-3-20 11:39:20

灵魂还是清醒些为好

丶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1-3-28 20:18:57

哈是些看不懂的

枫景 发表于 2011-3-30 17:47:17

灵魂 不敢亵渎 不敢谈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醒着的灵魂才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