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的西的 发表于 2012-8-10 11:12:23

加尔各答的天使

(1)Mother House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德兰修女的故事充满敬意。五月份的时候,当我开始关注义工旅,开始看了东东的《迟到的间隔年》,对德兰修女创办的仁爱之家有所了解后,便开始筹划自己暑假的义工旅。正是由于有仁爱之家的存在,令我对印度毫无畏惧,相反觉得温暖。
在抵达加尔各答之前,有段小插曲。我是在香港起飞,在香港的时候,顺路去了香港的仁爱之家。本来我是想去看看能不能遇上想去印度或者去过印度的义工。神奇的事,在这里竟然遇上一个修女,正是我之前看过TVB《向世界出发》东印度篇中,在加尔各答仁爱之家采访的一个香港修女。我一眼就认出修女来,随之跟她聊得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关于印度、加尔各答还有仁爱之家的信息。罗修女还给了我们一个当地香港人的联系电话,Ip Pui原本是记者,后来在加尔各答仁爱之家做了10年义工,最后与当地一名印度人结婚,现在长居加尔各答。
香港仁爱之家


随即我给Ip Pui写邮件,得到更多在加尔各答的交通讯息,同时在另外一名之前在背包客栈上联系过的香港人Kit Tsang的帮助下,顺利到达加尔各答著名的外国游客旅馆街Sudder Street。第二天便到仁爱之家,开始义工工作。
(2)Prem Dam在仁爱之家的工作其实并不繁重。每天早上6点多,我们便步行到Mother House,享用完免费早餐,祷告,为最后一天工作的义工唱歌送行,然后再到各自的center工作。工作一般在中午之前就结束,下午和晚上是自由时间。
Mother House

早餐,奶茶+面包+香蕉

结束后便各队前往不同的机构开始工作

刚开始几天,我被安排在Prem Dam,一个收留年长者的机构,与Kalighat(垂死之家)不同,这里的老人大多有疾病,但不算严重致死,多数还能自己走动,自己吃饭。
从Mother House坐公车到Prem Dam,下车后要徒步经过一个贫民窟,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印度的贫民窟。有些孩子见到外国人,会围上说"Candy, chocolate...”。如果我们身上有糖果,会给她们一些。不过正如Ip Piu后来所说,不要让你的同情和怜悯害了孩子一生,你给他1卢比,就能彻底打破他对读书上学的欲望,他会认为那么辛苦的读书工作,还不如一辈子乞讨,或者坑坑我们这些外国人。

很多孩子则很喜欢拍照,虽然他们拿不到照片,只要拍完后给他们看,他们就会很开心。不知道是不是贫穷的人特别容易开心。只要见到孩子的笑容,比什么都温暖。

Prem Dam的工作并不辛苦,虽然比起其他机构规模较大,不过男女收容所是分开的,义工人手也较多,基本上新来的未正式注册的义工都会被安排到这里。每天到了Prem Dam,先是流水作业式的洗衣服,大概一个多钟。一开始老义工们总是吓我,“要洗大便哦”!衣服是扔在大火炉里煮,消毒后再扔到消毒水中浸泡,洗涤,拧干,下一轮消毒,清水漂洗……大概七八个轮次,直至最后拧干,拿到三楼阳台晒。第一天我去的迟,在后面几个环节帮忙,自然是没碰到大便。第二天显然成老手了,自告奋勇挤到前面的环节。从火炉里拿出来扔到消毒水中的衣服,显然还能闻到排泄物的味道,水更是被染得土黄。我就围着条围裙,没有口罩没有手套,开始洗大便哈。洗了十五分钟手就开始裂了,但是几乎没有人戴手套,我也就不搞特殊了。洗完衣服后陪老人聊天,按摩,给她们擦cream甚至涂指甲。每天10点钟的时候有tea break,喝喝奶茶吃点饼干。Prem Dam的tea break是所有center中最长的。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各国的义工,形形色色,非常有趣。休息完继续喂老人们吃饭,大概到12点前,工作便结束了。记得第一天我跟老人在一起的时候,因为语言不通,我完全不知道她们想要什么。我们义工都被叫做"Auntie",这也是她们懂得的为数不多的英语之一了。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老奶奶抓着我的手,直直的盯着我的眼睛,跟我说了很多,并给了我一个类似印度教形式的亲吻和鼓励。印度语专业的韩国女生Hinji说,她是要我不要怕,让我可以学习一些印度语。呵呵,反正那莫名的一吻和额头的抚摸倒真的让我不怕了。当我把一个大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伤口腐烂,满身味道,甚至还有苍蝇光顾的老奶奶抱上床时,我才知道,其实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能承受的可以很多。当我喂老人家一口一口吃饭的时候,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在世,卧病在床的时候,我喂过他们几口都数的出来,不禁就哭了。有时候幸福太易得,总不会懂得珍惜。
(3)Shishu Bhavan
在Prem Dam工作三天后,我正式注册了志愿者并换到了Shishu Bhavan(儿童之家)。这里只接受女性志愿者,加上我本意是做教育类的NGO,照顾儿童正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刚刚熟悉了对老人的照料,一碰上孩子我也束手无策。对于独生子女的我,在家的时候连抱起侄子侄女都怕摔倒地上。第一天的时候,我照顾着的孩子还不小心摔了一跤,因为我的疏忽,还生我的气,还好第二天他忘了这事了哈哈!Shishu Bhavan的工作比Prem Dam要稍微辛苦些,虽然不用洗衣服了,但不好偷懒,tea break时间不长,而孩子又淘气得很。儿童之家分为健康儿童和疾病儿童两边,我是在疾病儿童这边服务。有失明的,瘫痪的,大头婴,智障等,都是被遗弃的孩子,偶尔也有几个健康的孩子乱蹦乱跳。Shishu Bhavan的装饰很温暖,孩子们显然还是快乐的,他们其实很容易开心。




最喜欢这个孩子的笑。印度的孩子都超级帅哈!

日本小妹妹Mi今年才8岁,她妈妈就带她来这里做义工。她妈妈在日本是一名幼儿园英语老师,是我在印度碰到的为数不多的英语不错的日本人。日本妈妈很能聊,很喜欢跟我交流中日教育的差异。她说孩子在学校环境太舒服了,所以暑假应该出来看看,做义工,体验一下艰辛的生活,才会更加珍惜幸福。Mi说她不喜欢脏乱的印度,但很喜欢Shishu Bhavan。中日家庭教育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像我这样本来对日本无好感的人,在这次旅途中,对日本人全然改观。太多东西,我们需要从他们身上学习。

德国老奶奶,我笑说看到她就想起小红帽里的外婆



这也是为数不多的英语不错的日本女生,因为小时候爸爸工作的原因,跟爸爸去过很多国家生活。这次也是一个人来到印度旅游。日本女生总喜欢一个人旅游,而且是即便遇上同伴了,也更喜欢一个人独游。


西班牙的Maria,看着很成熟,其实年纪跟我差不多大,特别好玩的一个女生,我最后一天在儿童之家的时候,她还带头给了我kiss goodbye,然后就排着队一个个kiss bye,弄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哈


我最爱的照片之一哈哈!!不是我弄哭他,是他要抢我的相机!!!

这个小女生很乖,还有几个跟她一样,年纪比较大的女生,总会帮我寄围裙,扎头发

很温馨的屋子。上面还挂着很多千纸鹤,修女说是以前在这里的日本义工,离开后想送些礼物给孩子们,最后折了一千只千纸鹤。我没有带什么东西,一直后悔没有带点中国特色的东西,经验不够。最后也只把自己的一些衣服,还有买一盒笔给修女转交给孩子们。
每一个孩子的照片和名字,可惜我记不住几个。



每天我们在楼梯间tea break,比起Prem Dam的大院子,这里狭窄得多。tea break就是各国文化交流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一个个有趣的国家都走遍了。



孩子们总是笑,其实他们有太多的理由不开心了。记得我去儿童之家之前,有一个在健康儿童工作的义工跟我说,她在那里一个星期就见很多孩子被领养了。很可惜,我在疾病儿童这边,却从未看过孩子被领养走。偶尔会有善心人送玩具等物资上来,也有旅游团等过来参观,但是孩子们孩子一直待在儿童之家。他们身体不舒服,会呕吐,会痛,会哭;可是仿佛他们的记忆跟金鱼一样,过一会又忘记了痛楚,笑着跟每一个Auntie说hello。

视频中14分钟左右那里,就是我每天工作的地方,但视频的孩子,有几个我却从来没见过。我不愿意相信是他们离开,但我没办法说服自己他们会被领养了。现在我总会想起孩子们,不知道你们还好吗?


(4)Kalighat



大多数人知道的其实都是垂死之家,垂死之家原名Nirmal Hriday,意思是"pure heart",不过因为就在当地著名的Kalighat Kali Temple隔壁,大家都叫它Kalighat。垂死之家是Mother创办的第一个仁爱之家,之后才有诸如Prem Dam, Shishu Bhavan等机构。
很可惜,我并没有在垂死之家工作过,仅仅去参观了一次。

踏入Kalighat,很醒目的字样就写着Mother's first love。我是某一个下午,一个人去Kali Temple参观,回去的途中被几个当地男人不停搭讪跟踪。绕了几圈我找不到回去的路,直到一眼望到Charity of Missionaries,我顿时踏实是很多,几个男人见我走进Kalighat,也就没跟着来了。

可能是在仁爱之家工作了一段时间,见到Kalighat的一切,倍感温暖。当时是四点多,病人跟义工都不多。偶尔几个中年的义工在那里。Kalighat显然要比其他机构有更多Mother的遗迹。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Mother的照片和教言。我参观一遍后,忍不住开始怀念起Mother。修女一直陪我聊Mother的事,她说现在她们都感觉,Mother从来没有离开过,每一天她都在这里帮忙。

就在我坐在一旁跟修女聊天的时候,两个人抬着一个尸体从我面前走过。我终于明白,垂死之家,真的每一天都会有人死。我知道我无法承受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工作,昨天明明还对着你笑,一口一口吃着你喂的饭,第二天就再也见不到了。

Kalighat的病人病情都比较严重,有的伤口没有处理好,苍蝇都在里面产卵长了幼虫,修女们则仔细的把虫一只只钳出来。台湾学中医的Carrie跟我说,虽然Kalighat成立之初只是为了给垂死者一个死得有尊严的地方,但修女们却真的治好了很多病人。


(5)Mother Teresa



我一直很想知道,传说中的德兰修女,究竟在印度是怎样一个地位。
当我在加尔各答满街都见到Mother的画像,后来离开加尔各答,在其他城市的日历上看到Mother的插画,甚至日历上还红色字体标注8月26日,Mother Teresa's Birthday,我才知道这个阿尔巴尼亚人在印度的影响力如何强烈。




很遗憾,没办法待到Mother百岁诞辰。826-829的电影节,26是Mother生日,29是我生日哈哈

加尔各答的天使——德兰修女
大地上那远处有个修女
她穿梭臭又脏的废墟
地上病痛者也抱进手里
不舍弃,那天她不过廿岁

大地上那远处有个修女
于那四季踏遍坑洞旧渠
把被这世界尽忘,饿与被弃者
都看顾,纵使艰辛不会后退

日复日也是这般她不变
教最暗灰处也有光线
每见快要逝世者她心碎
但也照顾到最后那天

含泪说着爱要爱到痛心
方可真正把身心都奉献
不惜一切交出
方堪称"爱",真爱是无条件


如若要奉献要献到痛心
当真心爱伤心不可避免
不惜一切交出
方堪称"爱",真爱绝对是全无底线
永没变

大地上那远处那个修女
于那四季踏遍天边海角
不论碰上了是谁
若有疾有需
都看顾,这天她不只八十岁

我再次望她照片,看见万千豪情的风采



庆幸很多人都在为Mother的理念而坚持着,除了仁爱之家的修女们,在仁爱之家工作的当地妇女,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志愿者。有的是一直在这里服务好几年,甚至几十年。我也希望我能做更多……

(6)Last Day


每个义工都有Last Day的待遇,只要提前一天在公告栏上写下名字,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站在中间,接受大家的祝福。
Last Day的歌词很容易记,就是"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from my heart…… Love you Love you Love you, Love you Love you Love you Love you Love you Love you from my heart……Miss you Miss you Miss you, Miss you Miss you Miss you, Miss you Miss you Miss you from my heart……”



每个Last Day的志愿者都能收到一套纪念卡。修女很抱歉的跟我说,没有简体版的中文,只有繁体版的,因为香港、台湾的义工比较多,中国大陆的还是较少。其实也不难理解,包括在Mother House里的书籍,甚至我们走在路上,大家都用日语、韩语跟我们打招呼,没什么人懂中文,也没什么人猜得出我们是中国来的,毕竟太少了。
北京的Lily说,她打算回去之后寄一本《迟到的间隔年》给修女们,让她们知道中国的年轻人也在更多的做各种义工事务。

正如《迟到的间隔年》中写到一位修女所说的话:“We don't need your help, but you need to be here"


仁爱之家,是我”寻找信仰之旅“的第一站。在这里每一天都沉浸在天主教中。
在我生病的那几天,早上在Mother的墓前祈祷。跟Mother倾诉很多自己的疑惑。
Mother把她一辈子都奉献给耶稣,就像修女跟我说的,She loves Jesus so much.
其实我更愿意相信,宗教是一种教育,爱是一种信仰。




东的西的 发表于 2012-8-10 11:13:22

非常喜欢这句话:宗教是一种教育,爱是一种信仰。

舞之 发表于 2012-8-13 08:38:27

受教育了,很好,谢谢楼主

我要飞 发表于 2012-8-13 12:49:57

宗教是一种教育,爱是一种信仰    我信仰

清兮来兮 发表于 2012-8-13 23:00:55

很好的贴子,赞一个

海上明月 发表于 2012-8-26 15:41:56

受教了,得到净化和鼓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加尔各答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