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田园的人
当房价越来越高、城市寸土寸金时,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了离开闹市,回归田园。比如有个网友叫小Y,她是自由职业者,给各类时尚杂志撰稿拍照。她在乡下有个农居,一是因为自己的喜好,二是想给孩子一个接近自然的童年。她常带着孩子四处旅行、采风,收集创作素材,给旅游杂志拍照。节假日约了两家老人去乡下。常看她晒自己园子里的植物:大风吹掉满地的山楂,快要成熟的南瓜和豆角,树叶里星星闪烁的柿子。看她每天采摘新鲜的果实给孩子做饭,心生艳羡。很多人(包括我),都跟着他们学做果酱、茄子拌面、煎鸭腿。在物欲喧嚣的今日,能远离人际摩擦、利益纷争、伺候各种脸色的生活,令人心向往之。中国向来有归隐田园、寄情草木的传统,以此作为修炼心灵的方式。古人与我们已是烟尘久远,就说说近代的吧。秦瘦鸥,写《秋海棠》的鸳鸯蝴蝶派作家,也精于花草种植。他用稿费积蓄买了一个园子,栽有奇花异树,素心腊梅、天竹、白丁香、垂丝海棠、玉桂树等等。他写过一本《花语》,笔法工雅,怡情养性,实乃中国园艺文学之发端。还有恰佩克写过一个很有名的园丁日记《一个园丁的一年》,说园丁可不是闻闻玫瑰的香味而已,他是要历经四季的艰辛,从春天的积肥,收集尿肥、鸟粪、烂叶子、蟹壳、贝壳灰、死猫开始,到夏天不能出游,守着植物浇水,直到冬天万物凋零,园丁最大的享受,是在暖炉边看植物商品目录,准备订购来年种植的花草。
我有个朋友小C,是在山区经营茶叶生意的,平时收茶、炒茶、卖茶,闲时则去相熟的寺庙找老僧人聊天,听道长吹箫,冬天到庵里看梅花,有市集时就去赶集,晚上翻翻古书,试试新茶,"茶烟轻扬落花风","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古诗词里才有的唯美意境,对她,是日常生活。还有小曹,她在日本东京的一个卫星城市,翻译小说,教教中文,其他的时间都用来收拾她的小花园。看她们拍的照,写的文,都能感到静气的弥漫。
这种田园生活,远观固然有诗情及美感,但当它与现实接轨的时候,会有操作层面上的麻烦吗?水电煤气、孩子受教育、人身安全等等,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毕竟我们是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当代文明人,像梭罗那样扛着斧头去林中建屋,或是像女作家西莉亚一样带着孩子在孤岛上的那种生活方式,确实让人心有隐忧。
就此我去问了我的朋友小江。她生性热爱自由,曾在欧洲住过一年,旅居比利牛斯山脚,住在有四百年历史的老房子里,夏夜就去地中海边躺着看星星,冬日则上山滑雪。回国后她先是去了深圳,不习惯,辗转到了云南。在她的影集里,全是大理的朝霞、流云、花开、院墙上不惧人的小狗、孩子红彤彤的小脸。她要让孩子在大理长大,常常背着她上山。孩子的眼眸里,是和城市小孩完全不同的、近乎小动物的憨拙。
我想起我的小女儿,她只有五岁半,每天早出晚归上幼儿园,课后还有作业,为入小学做必要的准备,周六得上一次兴趣班。我不忍心加重孩子的负担,但个体对抗教育体制是无力的,只能配合。像小江这样把孩子几乎是放养在大自然里,不怕将来接轨困难,贻误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么?
小江告诉我,在大自然里走多了,就无法习惯大城市的生活,空气、环境、交通、消费、人际⋯⋯各方面都不适应。之前本想呆在拉萨,后来生了孩子,就来到大理,这里相对西藏更温和,无论自然和人文环境更适合孩子成长。孩子在这里生活,首先对身体健康更好,户外活动空间大,上山下海都方便,每天都可以看蓝天白云和星星;其次相对大城市而言,这里的民风较为淳朴,社会关系简单,孩子不会那么早熟。
小江喜欢的一段话也许是答案。对于人生,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建造或耕耘。"建造者会发现自己被困在亲手筑成的围墙里,在收工的同时,生活也失去了意义。选择耕耘者则要经受暴风雨的洗礼,应对季节的变换,几乎从不歇息。耕耘者能认出彼此,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株植物的生命历程都包含着整个世界的成长。"(《少女布莱达灵修之旅》)这些离开城市,不愿意自己的一生变成房奴苦役的朋友,他们体验世界的方式,就是耕耘、融入,感受万物枯荣自守、生死无言的寂静,在这个过程中回味生命的涨落滋味。
让他们二锅头去! 庄园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勾起了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清香! 维常之华 发表于 2012-11-28 0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庄园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勾起了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清香!
《安东诺夫卡苹果》作者:伊凡·蒲宁(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1870-1953)俄罗斯作家。生于俄国中部波罗涅日市 一破落贵族世家。由于家境贫困,中学未毕业就步入社会。做过校对员、图书馆员、助理编辑等。曾受教于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作家,并为高尔基主办的知识出版社撰过稿。1909年被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十月革命爆发后,他持敌对立场,于1920年流亡国外,侨居法国直到去世。 蒲宁的创作生涯始于诗歌。1887年开始发表诗作,1892年出版第一个诗集,1903年以诗集《落叶》获莫斯科学术院的普希金奖。 蒲宁的创作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说,1897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天涯》,得到评论界的注意。早期作品主要描写中文贵族庄园生活,批判贵族阶级精神上的贫困、堕落,又为其没落挽歌,如短篇小说《田间》(1892)、《安东诺夫卡苹果》(1900)、《末日》等。1910年,中篇小说《乡村》问世,标志布宁的创作视野有了新的变化,由狭窄的贵族庄园转向广阔的社会,更加关心农民和俄罗斯的命运。这部作品使他成为俄国文坛上的第一流作家。1911至1913年间,布宁又创作了一系列农村生活的在中短篇,如《苏霍多尔》、《欢乐的庭院》、《蟋蟀》、《夜话》、《扎哈尔·沃罗比约夫》、《莠草》等。这些作品真实地描写了农村的落后和黑暗,农民的愚昧无知。但情调低沉,没有微型机,没有希望。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写了《弟兄们》(1914)和《来自旧金山的绅士》(1915),表现了他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憎恶。流亡国外以后,布宁的创作仍充满活力,除了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而外,还有将近200篇短篇小说,其中较出色的有《米佳的爱情》、《中暑》、《三个卢布》、《幽蝉的小径》、《乌鸦》和《巴黎》等。 蒲宁的创作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写作中短篇小说的高手。他的小说不太重视情节与结构的安排,而专注于人物性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语言生动和谐,富于节奏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1933年,“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蒲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老A 发表于 2012-11-29 22: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安东诺夫卡苹果》作者:伊凡·蒲宁(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1870-1953)俄罗 ...
好详细! skywalk 发表于 2012-11-30 1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田园生活大概人人向往吧,只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瞎说,不是那样难的!去年看见一对通海口的老夫妇,在一个小山城卖面窝,一年5万块钱(纯利),出摊10个月,每天半天,还看 心情!儿子在武大上学,没什么负担。2011年全家去了趟台湾游,羡慕嫉妒恨啊! 经济基础是浪漫的条件。没钱的人在田园里是农民工,做着同样的事,文化人把自己包装得特罗曼蒂克。淡泊的心灵才是最主要的。 看似有理 发表于 2012-12-3 07: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经济基础是浪漫的条件。没钱的人在田园里是农民工,做着同样的事,文化人把自己包装得特罗曼蒂克。淡泊的心 ...
农民全部变成城市市民,农村全部变成专业庄园,农业全部变成绿色产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