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公益捐款的效益最大化?
公益捐款一般直接捐给受助对象,如弱势群体、学校、医院等。我们换一下思路,把一部分钱捐给另一群人,发挥的效益会更大,甚至会大得多。那就是捐给义工和公益团队,覆盖他们的工作成本,服务于公益团队建设和能力建设。工作经费来源有保障了,团队和义工的执行能力、筹款能力提高了,也才可以争取到更多的社会捐款,帮助到更多人。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这样捐款,借用知行合一的概念,可以说一是捐钱给行,二是捐钱给知。捐给行和知,捐给行者和知者。
首先说行。行,执行。实施一项捐赠,考察、评估、执行、追踪都需要成本,不能都让义工自掏腰包。公益基金会抽取管理费也是非常自然的。收管理费就是支付执行成本。
其次,捐钱给执行者,解决他们的生活来源问题。社工拿工资,名正言顺。义工基本都是业余参与公益的,社工是专业的,在工作时间、工作专注度、专业能力上比一般义工大有优势。一个公益机构如果能有几个专业社工,筹款能力可能成倍增长,工作的专业成效也将大为提升。那么出资养这样的社工值不值得呢?当然值得。除了社工,有些一线的义工,本身生活来源都成问题,也应该考虑给他们提供一定保障。
再次,要捐给团队建设。团队培训、开会、宣传、组织活动等都是要花钱的。
最后,捐给公益带头人和领袖人才。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他们是带动人行、带着人行的行者。他们需要生活保障,也需要考察、交流、学习、提高等很多机会。公益带头人在公益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做的是开创性的贡献,而他们很多人辞去工作专职从事公益,生活缺乏来源,行走得特别艰难。南都基金会的“银杏伙伴成长计划”就是着眼于公益领袖人物的生活保障和成长,设立这个项目很有远见,很有价值。
还有一类行,特别需要社会支持,那就是民间的学术研究项目。文化学术项目和一般慈善项目性质有所不同,但意义也极为重大。民间的研究者考察、搜集资料、交流、出版等没有来自官方的经费,只能寄望于民间的支持。事实上在台湾等地,为民间的学术项目捐款是很常见的情况。
再说知。这可能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是捐给公益研究者和智囊。他们是公益的知者,是研究如何让人行、如何发展公益事业的人。这些人有一部分是高校和研究所的专业学者,有的可能有项目经费支持。还有一部分学者,公益研究和自己的专业研究没有关系。虽然他们有工资收入,但调研、搜集资料、学习开会等也都需要花钱,能有专项经费支持当然最好。体制外的公益研究者,很多本身就是公益带头人,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知行合一的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公益发展有着特别大的价值。对这一部分人予以经费支持特别必要。
某种意义上说,公益思想和理论的研究比公益实践本身还要重要太多。现在公益界的现实情况,具体实践不缺人,特别缺能思考、能提出发展方略的人。
第二是捐给公益传播,包括传媒、出版等。传递公益信息,传播公益理念,传播可推广的做法,普及专业技术知识,倡导公益创新,建立公益话语风格,这是让社会大众也能知也能行的工作,非常重要。
第三是捐给公益交流,促进公益领袖和义工的知。这包括办论坛、会议、艺术创作以及建立交流网站等等。
第四是捐给文化活动,特别是义工开设的人文讲坛等。这是在提升市民和义工的知。这些活动的内容不一定和公益相关,也不需要一定和公益相关。提升大众文化素养,传播传统文化等,本身就是公益事业的重要方面。义工组织人文讲坛,对提升义工成员的文化水准和文化品位,扩大义工团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吸引力,对多方面吸收社会公益资源,对促进社群和谐,都有很大的好处。办讲坛也是需要成本的。虽然主讲人讲课是免费的,食宿、交通应该考虑予以解决,此外还有场地等费用。
第五是捐给公益教育,培养未来的知者和行者。这方面做的还不是太多。将来各种定期的义工培训班乃至义工学院、研究所相信都会建立起来。
公益事业能否壮大,能否帮助到更多的人,取决于义工及义工团队本身的素养能力提升。如果基本的经济来源都不能有保障,无论是公益的行者和知者都难以坚持下去。对他们予以支持,就是对公益事业最大的支持。
本帖最后由 惟楚有才 于 2014-1-22 16:35 编辑
非常赞同,看来楼长思考很深入~是这个团体的的军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