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
下班后和鱼儿吃饭,遇到同学,想到十九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赶忙到超市,买了月饼,水果,蹭了同学的车,去了老家。出了城区,一路向东。这些年,忙碌的生活使回老家的次数是一年比一的少,近三年,更是一次也没有回去过,老318国道的改道,新农村的建设,交通的便利,让我已不熟悉回老家的路了,每次只知往车上一坐,不到半小时,就到了老家镇上长埫口。这时,一扫坐车时的沉闷、昏昏欲睡,心里怦怦的跳着,叫着,兴奋的象个孩子,因为,在镇上的十字路口,往北走个大约四五里路,老家就到了。出了镇上,一条平整的水泥路,路两边是浓密的白杨树,枝桠伸向中央,好似想要抱成一团,晚风吹来,叶儿沙沙的响,近了近了,不远处的村落就是老家,沐浴在明亮的月光下,象个娴静的女子,柔美,恬淡。
二姐的家离老家不远, 出城区时,给二姐打过电话,说我马上就到,要她在家等着,和她一起去老家看小爷(小爷是我们这里对爸爸最小弟弟的称乎),爸爸兄弟四人,现在只剩下了爸爸和小爷,大伯和三爷已过世多年。待车行到村子边上,性急的二姐已等在了路边,我们一起进了村,到了小爷家,明亮的灯光从雕花大门的玻璃里透了出来,走上台阶,伸手一推,门很快就从里面打开了,看清是我,小爷惊喜的问,这么晚怎么来了!小爷和堂嫂正坐在堂屋剥从棉田里拉回家的棉桃,簸箕里堆得满满的,堂屋都被棉花堆满了,一下子进来了三个人,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堂嫂连忙招呼我们到了后院落,刚坐下,堂哥,侄儿抱着侄孙女,一起从楼上下来了,侄孙女只有两岁多,看到我,忙要我抱,姑奶奶,姑奶奶的喊个不停,让我乐的那个心里都开了花,问起地里的收成,堂嫂有惋惜的对我说,如果不是前些天阴雨连绵,棉花霉烂了些,收成还要好的,大片的棉花准备请人去摘,凭一家人,那是没法弄回家的,听小爷说家里种的棉花有五十亩地,虽是生在农村,对于很小就离开了家乡的我来说,我是不知五十亩地是多大的概念,从小爷一家乐呵的笑脸,我知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这个时候,也是稻谷成熟的季节了,至于稻谷,都是请人收的,现在收割稻谷不再是用传统的镰刀,都是收割机,省了好多的时间和劳动力,说起地里的事,二姐那个劲也来了,也和小爷一家人说起了她家里的农事,一阵阵的笑声,喜悦,不时的从后院里传出,看,那天边的月亮也似舍不得这人间喜乐,笑眯眯的望着,星星也眨呀眨的。
小爷看时间不早,担心晚了路上不安全,知我明天还要上早班,便催我回家,依依不舍,也还是要回去了
出了村子,向西走,便是往二姐家去的路,二姐知我怕冷,早已新做了棉絮放着,趁车方便,要我顺便去她家把棉絮带回家,一路车开得很慢,沿路不时有拉着板车的农户,我想车上拉的不是从地里弄回的棉花就是稻谷吧,从村子里人家敞开的大门看到,有的人家围坐着剥着棉桃,有的人家忙的才吃着晚饭,家门口,屋子里,堆着的都是棉花和稻谷。二姐的家在村后,从车上下来,穿过 巷子走过石桥,一条不长的小路,一边是小河,一边是农田,到了二姐家,二姐和她的儿子帮我拿了棉絮送到车上,他们走的快,我慢走在后面,不经意扭头向农田那边望去,收割后的田野,沐浴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那是一片我从没晚上见过的金灿灿的光芒,我停下脚步,闭上双眼,贪慕的深深呼吸,飘散在空气中,沁入心脾的,是满满的稻香,那分明是丰收后的喜悦!
家,是我们不舍的牵挂,回一次老家,就多一次感受,多一分亲情的牵挂,无论沿途的风景如何的变化,如何的陌生,但是,通往老家村子里的那条路,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无论离家多远,离家多久,它早已深深的、深深的映在了脑海,不能磨灭!
后记:儿子读高中,家里家外,我一个人忙的整三年没有回去,今年六月再回去,竞是小妈过世,心里那个懊,那个悔,趁着自己身体好,趁着亲人还在健在,亲,大家多回去看看,正如陈红唱的那首《常回家看看》一样!这次回老家,心里遗憾的是手机拍不下当时围坐在后院落的情景,还有那月光下的田野,只是那情景,永远的留在了心底,老家,永远是我不舍的眷念! 中秋节。。。哎,我也是回家一次都不想出来 老家人人有,心情有不同。楼主情真意切,辛苦了!问好。 常回家看看,楼主写的真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