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兮来兮 发表于 2014-7-10 01:24:33

谈公益,论世情

本帖最后由 清兮来兮 于 2014-7-10 02:05 编辑

                                                        谈公益,论世情
                                                文/清兮来兮
         这个世上,锦上添花的人太多,雪中送炭的人太少
         锦锻,自有一种富贵,奢华的天然气势,如果把锦锻形容成在这个世间的荣光,那是人人驱之若鹜,因为自私与利已是人的天性,我们锦上添花,或是顺水人情,或是顺应大流。如果借机结交某个权贵,重要部门负责人当然更好;或是这个人名誉高尚,一些人结交,也不过是为了与名誉沾边与挂钩。
         世人追逐大多两个字:名与利。可惜,几乎没人肯承认自己这个问题。名利心皆无的,不是疯子就是圣人。就象有些自诩道德高尚的,面对别人一再的无理的贬低,心里总不免会恼怒与反感。因为这让他的高高在上的威名受了损害,让他觉得窝火。反过来,赞美的话,永远是如沐春风,百听不厌,如果说的人加上真诚的表情,得体的方式,只要妥贴,即使是马屁,拍过了点,被赞美的人也不好指责(当然大多时候也不会指责)这个赞美他的人。相反,以后有好事,一定会记得照顾这个曾经很得体赞美过他的人。因为种种世情,助长了世人太多太多的圆滑与世故。就象一个群体要成事,成气候,在某种程度上一定要保持团结,这个是底线,有人要是破坏了这种团结,就会受到群众的指责,“怎么这么不识好歹”。
         有时候,一些所谓的雪中送炭的实则也是锦上添花,例如:一个人生存贫困,长久不被人关注,也不被邻人亲人看重,甚至因为贫困,被人轻视大有所在,然后有一天,有人突然发现了他的状态,在报纸上一宣扬,这个报纸越有名,关注的人越多,而关注的人一多,周围的人也坐不住了,大家开始对这个人异乎寻常的关心起来,说到底,只为了怕被人批判为冷漠。这不是雪中送炭,这是一种趋炎附势的锦上添花。以前做的事没人知道,也没人赞扬,谁做啊,现在有人关注了,有名的报纸在宣扬,全民在重视,我这样关心他,这样对待他,是多么的善良啊。
      陌生的人我不评判,我就说先前一大群忽略他以及他所处的生存恶劣环境。 他从来都是他,身边还是那群人,为什么一切会改变了呢?
       有一个词叫仗势。社会关注多了,这个人仿佛有了某种势,先前冷漠对他的人有点畏惧这种势,不管是假惺惺还是真心悔改,反正,一切有了改变。这也未尝不是好事,只是细想起来,让看客有点为世事之常态心寒。
       我所向往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雪中送炭,看见某个郁郁寡欢的人,给一张笑脸。 某个人生活困难,不露声色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人哭,拍拍他的肩膀。碰到无能又无力的人,一样尊重的同他们说话,倾听你认为可笑或是无知的事情,安慰活在这世间的卑微的他们与自己。在人声鼎沸的时候,看得见坐在角落里的忧愁的人,对辛苦劳作的父辈,少些埋怨,多些理解。对身边不如意的朋友,多些关心。
      随着年岁日长,对一些人与事,有了厌倦。我是个很容易漠视朋友的人。尤其在人前。当一个公认好的朋友,人人都围着招待与说话的时候,我却索然无味,情愿坐在一边。不是对友谊的心淡了,是不愿意在人前刻意的表现,爱一个人喜欢一个人,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心里知道就好。往往被不懂的人会觉得我疏离与怠慢,别人的热情衬出我多么的冷淡啊。
      一边是对一些人与事的怠慢与不屑,一边又是另一种倾情的投入世情。
       明白礼多人不怪,礼数周全,终归是好事。象一个朋友,他说:我碰见你几次了,你一次也没倒茶我喝,虽然是谈笑之间说的,但也有点点觉得我不太讲礼数,也不知是不是认为我在端架子。我笑着说:以后一定记得,可是心里,却是暗暗地沉了一下。
       我怎么说:每次你来这儿,总有另外的人很热情夸张的同你打招呼,招呼你喝茶,然后仿佛同你关系很好的说话,我不太喜欢插入进去来核定我们的友谊,于是你来的时候,我总是淡淡的,有人接待,多么自然。就象我,走到哪儿,有朋友眼睛把我一扫,微微一笑,我自安然自在。
       因为世情,在保持一种对人的清冷疏离之意的同时,又有时有了一种礼数周全的礼貌之意。因为每一个人,都喜欢被人重视(却没有人深想过,什么是真正的重视)。这种喜欢被人重视,许多时候演变成了一种虚荣的膨胀。我们总在光芒的周围唱荣耀的歌,双眼热泪地谈论大家都熟识的并且引起社会重视的某个可怜人。不知道,真的不知道,眼睛是难得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善良,象游走在现代画上的彩色颜料,为了让人看见,我们把画涂得更为炫丽而已。但不管怎样,总比不做,显得温暖许多。

清兮来兮 发表于 2014-7-10 01:29:14

正视自己的弱点,正视人性的弱点,思想会宽广许多

舞之 发表于 2014-7-10 09:09:57

但不管怎样,总比不做,显得温暖许多。
兮说的这些我也有些同感哩,“但是”不是重点,是一种周全的礼貌,为社会所需要。而社会更多需要的是“自然而然的雪中送炭,看见某个郁郁寡欢的人,给一张笑脸。 某个人生活困难,不露声色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人哭,拍拍他的肩膀。碰到无能又无力的人,一样尊重的同他们说话,倾听你认为可笑或是无知的事情,安慰活在这世间的卑微的他们与自己。在人声鼎沸的时候,看得见坐在角落里的忧愁的人,对辛苦劳作的父辈,少些埋怨,多些理解。对身边不如意的朋友,多些关心。”

瓜瓜115 发表于 2014-7-10 16:43:28

是的,做比不做,更让人温暖。

阿郑9926 发表于 2014-7-10 18:41:59

没有时间抽时间 义工也是雷锋钉子精神

清兮来兮 发表于 2014-7-20 15:48:37

瓜瓜115 发表于 2014-7-10 16: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做比不做,更让人温暖。

不管怎样,这样总显得温暖些。

赵红亮 发表于 2014-7-20 23:04:14

{:2_285:看完这篇,,想起以前书上的几句话:内圣外王      外圆内方    宁静致远{:2_285:}

幸福鸟09 发表于 2014-10-23 04:45:23

感同身受。

舞之 发表于 2014-10-28 15:16:49

雪中送炭可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公益,论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