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老人的孝子——记通海口镇福利院护理员李勇
福利院老人的孝子——记通海口镇福利院护理员李勇(仙桃日报)11月30日上午10点,冬日暖阳正好,在通海口镇福利院,老人们或三三两两坐在一块聊天,或在菜园子里浇水,广播里“刘三姐”的曲子悠扬飘散……
走近一群正闭目晒太阳、听音乐的老人,问他们“认不认识李勇呀?他对你们好不好?”得到老人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哪不好哩,好耐得烦!”“来了14年,他老是那么好!”“这个人,哪个都喜欢他!”……
李勇是这里的护理员,43岁矮矮胖胖黑黝黝的汉子,在90多位老人中间,出了名的“人气旺”。
“真正把老人放心里,多琐碎的事都会记得”
老人们为啥喜欢李勇?因为他看起来憨厚?
“哪里憨哟,他脑筋灵活得很”,81岁的院民张丁海说,李勇每天早晨要骑车到2.5公里外的集市上去买菜,每次都有十多位老人一起来托李勇帮忙采购。在老人手头,10块钱得买好多样东西——5角钱的蚌壳油,两三块钱的膏药,三四块钱的早点……一次出行,就有几十笔账要算清楚,李勇靠记性来,从没出过差错。
尽管李勇“精得很”,老人们却从不担心被克扣。“就算只多2角钱,他都找给我”,82岁的陈志娥说,找李勇买东西,老人们想把多余的钱给他当“辛苦费”,他都硬塞回去。
李勇还是福利院的“赤脚医生”。老人年纪大了,少不了各种疾病困扰,为避免他们随意用药危及健康,药品都要统一存储发放。福利院的药品储藏室里存放着二十几名老人的药物,谁该在什么时候吃几片,李勇心里有本明账。每次为老人们外出采购药品,李勇都要详细问明各种药品针对的病症、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看他“挺在行”,日子久了,老人们有个头疼脑热,总喜欢来找李勇,往往药到病除。
李勇还有项“特异功能”——记得福利院里所有老人的生日和家属联系电话。这让福利院院长李德军也啧啧称奇:“这么多数字,你怎么记下的?”“没别的,真正把老人放心里,怕他们过生日没人疼,怕他们生病了联系不到家人,就自然去留心,多琐碎的事都会记得”,李勇回答。
“你把老人当亲人,自然不会嫌这嫌那”
福利院居住的都是年过六旬的孤寡老人,爹爹婆婆生了病,奉汤喂药,换洗衣被,甚至端屎端尿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李勇却从不嫌弃他们。其实李勇本身是个爱干净的人,平常身上穿的白大褂总是看不到一丝污渍。他说,“你把这些老人当外头人,自然嫌这嫌那,你把他们当亲人,一切都好办!”
一次,院民徐先银老人因事外出,在回院的途中遭遇车祸,头部被撞伤,鲜血直流。老人第一个电话就打给李勇,他立即赶往现场,进行简单的止血后送往镇医院,经诊治,医生要求转往市人民医院。为了不让老人在车上颠簸,他用双手托起老人的头部靠在自己肩上,将老人的身体抱在怀中,不敢挪动分毫。一个多小时过后,当老人终于被送往病房,众人才发现他的衣服上蹭满了鲜血,手臂也已经僵硬得不能动弹。
李勇有个外号叫“李大胆”,多年来,在他的护理下安详离世的老人有近百人。今年8月,102岁的孤寡老人卢学英眼看着就熬不下去,李勇吃完晚饭后便一直在她身边守着。卢学英患有哮喘病,咳不出来,口中一直吐唾沫,李勇便拿着一卷卫生纸不厌其烦地帮她擦拭嘴唇。凌晨4点左右,床旁垃圾桶里的纸团已经堆得溢出来时,老人静静离去。李勇为她整容穿衣,又主动当班守夜,将老人的后事料理得妥妥当当。
“福利院是我家,老了也要在这里和老人做伴”
李勇做了24年护理员,他像经营自己的家庭一样处处为福利院和老人打算。
1989年8月,李勇正是最美好的年纪,人生却因先天弱视而举步维艰。他所在的堤湾村村支部便将他推荐镇福利院任五保老人护理员。
初来乍到,李勇见福利院里老人生活困苦,却有大量闲置资源未开发起来。于是,他在院内2亩多的空地上开垦起来——每天照顾好老人之余,抽空到地里挖土、播种、育苗、移植、施肥、灌水、灭虫、除草……渐渐地院民伙食开始自给,老人们常常能吃到新鲜蔬菜。
李勇的“花心思”不止于此。他注意到每天食堂垃圾桶里有不少剩菜剩饭,便建议院领导喂养5头肉猪,当上了兼职饲养员。一天几遍猪食,冲洗猪舍,不定期将猪粪送到菜地肥田……老人们餐桌上的“油水”多了起来。
福利院院长李德军说,李勇比真正的亲人更值得信任。2003年,李勇单独护理的院民严仲三老人去世,在整理老人遗物时,他发现老人怀揣现金8000多元,另有存折3000元,毫不犹豫地上交院委会。然而,他和妻子两人的月工资加起来不超过1300,还要赡养老父老母和供女儿上大学。
李勇每天除了采购,几乎都窝在福利院。他最大的爱好是呆在福利院里和老人们打打叶子牌。他说:“福利院就是我的家,我这辈子没别的奢望,就希望老了也能呆在这里和老人做伴。”记者严天凤
网站建设,平台制作 asspt.com
static/image/common/sigline.gif
网站建设,平台制作 asspt.com 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来孝敬老人,爱老敬老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