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集市 (朋友随笔我代发贴)
本帖最后由 池子里的鱼 于 2015-5-15 15:19 编辑老家所谓的集市,在本来不长的老街上,两排平房门对着门,中间一条青石板路,摆几个猪肉案子和几个鱼摊子,卖小菜的会聚过来,也就自然形成一个菜市场了。我们乡里人,家家都有菜地,自给自足,有多的会拿到镇上的集市换点油盐钱。菜是头天晚上摘回家,怕菜不好看人家不要,理干洗净后,整齐的码放在竹篮里。若是莴苣之类,还要把叶子打掉,把根削好。菜多的话,用扁担挑着摊篮到集市。也有赶早的,当天趁着露水下田采摘,鲜翠欲滴。
清早,婆婆们颠着小脚,提着菜往街上走,鲜有男人到街上去卖菜,即便是去,也是肩挑手扛帮忙送菜,送到后也不帮忙整理,丢下就走,头也不回。卖菜的乡里人蹲在人家屋檐下,面前篮子或摊篮里放着各类时令蔬菜,也有自家做的腌菜。卖菜人也不叫嚷,眼看着人来人往,若是有人买菜,会小声回应价钱。称菜用的是手提小秤,称的时候秤尾巴稍稍上翘带点望头,卑微的笑着自言自语:好点称好点称。遇到贪小便宜的妇女,掏钱之前还会从菜篮里拿几根,乡里人也不说,反正菜是自家种的,有种淳朴的慷慨。也有把菜扎成小把的,五分或者一角钱一把,任人挑选。若是遇到下雨,极少数人打伞,大多披一张胶纸,雨实在是下的大的话,跟房东说很多好话,在人家屋门口避一下。
集市早晨十分热闹,乡亲们从四面八方集聚到小小的集市,提着竹篮子买菜的人来来往往穿梭在青石板路上。卖完菜提着或挑着空篮子赶回家,在人群中不时叫嚷着撞倒撞倒,提醒前面的人让道。人多的时候,要是有人推着自行车到集市买菜,是很难前行的,路太窄,时有人挤到路边,卖菜的人马上会起身护着,提醒人踩到菜。逢年过节,还会热闹,卖菜的人会把摊子摆的很远。
卖菜若是离得远的,会半夜起床,挑着菜上集市。某个夏天,一位吴姓老头,赤身穿一短裤,半夜起床,挑着一担包菜,走十里路到集市。走了半天,天还没有亮,实在太热,索性把短裤脱了放在扁担上,光着身子摸黑前行,走着走着天亮了,吴老头想穿上短裤继续走,发现放在扁担上的短裤不见了,这下慌了神,怕人看到。走了不远,看到一妇女从河边洗了衣服上岸晾晒,吴老头在不远处静候着,等人家把衣服晒好,看到妇女转身进屋后,吴老头急忙把一条滴着水的花短裤套在自己身上,正准备挑上担子离开,不想那妇女又出来,看到吴老头穿着刚晾晒的花短裤,大声嚷嚷着要吴老头还给她,两人的争执引来路人观看,情急之中吴老头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你说裤子是你的,未必我早晨起床没有穿衣服赤身裸体从家里来的?
集市上的猪肉摊子,膘厚快到一指的土猪肉搁在案板上,卖肉的穿着油腻的衣服站在案板后面,有顾客来买肉,一手拿着刀,一手拿着钢钎,刀在钢钎上面劏来劏去发出嘶嘶的声音,眼睛看着顾客说要么肉?肥的还是瘦的?腰花猪肝还是骨头?得到答案后,把钢钎扔到一旁,一刀下去,撂到沾满油污的秤盘上称重,撂肉也是有名堂的,秤盘上的肉,有看相的部分露在外面,不好看的压在里面,很少把一块肉直直的提着展示给顾客看,肉的重量永远都是超出顾客的预期,肯定是多了一点的,笑笑,说,多了一点点多了一点点。然后就是快速的算账。
集市上卖菜之外,还有卖刀叉铁器的,卖老鼠药的,卖过早的,等等。叫嚷声最大的还属卖老鼠药的,会大声叫喊很多押韵的话,比如:“你不买,我不怪,隔壁的老鼠来你家谈恋爱”“吃了我的药,小的死,大的蹦,冒得力气钻地洞”等等,表演占到很大成份,也算是原始的营销手段,吸引很多人围观。
比较恼人的是集市上收摊位费的,老街上几个老混混,仗着是老街的住户,也不提供什么服务,坐地收钱,一大早就挨个挨个收摊位费,属于强制性的那种,俗称行运钱。乡里人老实,一般都会给,菜还没有卖出去的话,跟他们尽说好话,等菜卖了再给。有时候老混混们遇到不肯交钱的,会发疯,用脚踢飞菜篮,不过马上有乡亲过来转弯,帮忙收拾好菜,两边劝说算了算了,捏鼻捏鼻。
也有买菜回家,看到隔壁的小孩,逗小孩玩的时候说,你奶奶在街上把人家的秤砣踩破了,要赔钱。小孩听信了,马上回家去告诉家里人。
老家的集市上午十点左右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了,集市的热闹随着人们逐渐散去变得冷清,只留下卖过早的忙着收拾摊子。小时候的集市,曾经是我们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有美食,能跟着大人到集市上去一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当然,曾经的幸福,现在想起来,也会很温暖。
好贴。。 赞一个, 看了这篇文章也好像回到我小时候那个年代,我家附近也有一个这样的集市,读起来觉得特别亲切,谢谢楼主。 曾经的幸福,现在想起来,也会很温暖 把早上菜市场写的那么细。 写得真好 好细致,富有生活的趣味 何场街吧?。。。 写的很好,想回家了。那才是真正生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