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居士 发表于 2015-6-25 10:41:43

茶心! 道心!


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以前讀來並未覺得有多大的感觸。昨晚無意間又一次看到,卻似有所感!!月光如水不經意的邀約,不肯一人成行的寂寞。簡短的文字激起心底深處的漣漪。臺灣的美學大師蔣勳先生寫過一句詩:“人與人之間的結局,無外乎是生離、死別。並沒有第三種結局。”何處沒有竹影與月,難尋的是人與人之間毋須多言的知心。緣起一念之間,事世難以預料,緣分若要再續,不知道又要經歷多少的輾轉波折。早上醒來思緒仍在神遊,晨露灑在窗外茂密的槐樹下,,一抹涼風吹過來,很是愜意。這是泡茶的好天氣。洗杯燙盞,茶葉罐還有最後一點鳳凰單叢。伴著鳥鳴,洗茶,沖泡,出湯。茶入口中,較之往日有不一樣的感覺。茶湯清淡細軟,單叢特有的香氣一絲一縷與茶湯巧妙融合。淡淡的茶湯,安靜悠遠,仿佛夏日山野間夜幕悄然來臨,帶著草木氣息的山風吹響古寺屋角的梵鈴。 突然有些遺憾,為何只剩最後一點茶,才領略這茶的好處。蘇軾寫《記承天寺夜遊》的那一年是西元1083年距現在隔了932年。時光的進程只是往前,縱使還原了環境,時間,溫度,氣味,但眼耳鼻舌身意那一刻的感受一旦過去,就是過去了。時光流逝的結局,無論是932年前蘇軾與他的好友月色空明的一次夜行,還是932年後我剩下的最後一點單叢的滋味,都是一樣,過去了就無法再來。茶飲過三道,時光流逝之中,眼與心常常追尋熱烈刺激。就連喝茶也在無止境地追求香氣更濃,滋味更厚。那一罐單叢的含蓄雋永,只到最後一點我才體會到,之前的茶浪費在不知多少次的粗粗飲過。心念不專,錯過了一道茶,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而若心念不專,錯過了該仔仔細細對待的人生,那是一種多麼深刻的遺憾。 佛經中講“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無信手者,雖遇三寶,無所得故。”人生何嘗不是,“寶山”隨處可循,有所得、無所得,都在你我的一心、一念之間。

瞎子看到鬼 发表于 2015-6-25 17:01:38

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哪去遇见知心知己的真正朋友?!

峡谷居士 发表于 2015-6-25 17:09:40

用心就会有,不能因为别人的习性,而丢掉我们的善良!!

ご静听~雪落ミ 发表于 2015-6-30 09:05:50

{:330:}

ajia 发表于 2015-7-20 08:36:28

这么长的广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茶心! 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