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助我“为公”,我助你“增能”
——浅谈义工团队如何留人用人单位常讲三个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做义工无待遇可言,那么义工组织用什么留人呢?用氛围留人,事业留人,成长机会留人。以志愿者八字精神来说,光靠“奉献”留人是不可能的,得靠“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群体生活留人,靠能促成个人和社会的“进步”、提供实践社会理想的平台留人。
这个问题还可以以南开系列学校的“公能”校训的思维来理解。“公能”校训有两个版本,自贡蜀光中学的版本是“尽心为公,努力增能”。借用这个校训的表述,某人参加本团队,你能助我“为公”,我得助你“增能”,让你有学习提高的机会。这就要求团队的公益项目有技术含量,应给成员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现在有的义工团队坚持开展专业培训,所做项目文化、技术含量高,很能锻炼人,还组织读书会,邀请专家学者做文化讲座。这样的团队吸引力当然比一般团队要大。在这个团队能“增能”,奉献付出就当交了学费,大家做得愿心、卖力。
蜀光以外的南开系学校校训都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其表述没有蜀光校训那样明确,但内涵更为丰富。允能,可以理解为“增能”,也可以理解为“施展才能”。增能就多数人而言,少数杰出人才,当令其有施展其“能”、实践社会理想的机会,把他的事业心调动起来。事业心调动起来了,这样做公益就不是“你的事”而是“我的事”了,不用督促他就会做得很带劲。
以公能思维来衡量,目下许多义工组织差距尚大,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有限。有的义工团队做事很踏实,精神很感人,但发展多年,无论是公益理念还是公益实践进步都非常有限。理念方面,满足于献爱心的道德层面,缺乏能凝聚人、立意高远的核心价值观,对事业方向和发展路径缺乏明确认知和规划。实践方面,操作模式多年一贯制,缺乏技术含量,对人才成长形不成挑战,给不了锻炼机会,此外也不重视团队文化建设和成员的学习提高。仅仅献爱心,缺乏技术、文化含量,也推动不了大众观念进步、社会环境进步,恐怕很难吸引到杰出人才。
说的有道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