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有的捐助人需要“上课”
<div class="articleTitle"> </div><div id="articleBody" class="articleContent">
<p align="center"><b>有的捐助人需要“上课”</b>-----作者:谭红波 <wbr></p>
<p> <wbr> <wbr> <wbr> 这可能是一个招人骂的题目。</p>
<p> <wbr> <wbr> <wbr> 对于NGO、基金会、受助者等来说,捐助人是上帝,不可以得罪。需要捐助人捐钱,所以就应该揣摩他们的心思,顺从他们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实施项目。否则就有可能得不到支持,甚至被怀疑或指责。</p>
<p> <wbr> <wbr> <wbr> 但在我看来,并不完全是这样。确实,离开了捐助人的资助和支持,公益机构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粮食”,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是“衣食父母”。然而,也不能为了生存,就一味顺从和跟随,做一个忠实的执行者。那样,我们就可能沦为只是简单的翻译机。</p>
<p> <wbr> <wbr> <wbr> 有这样两个捐助人:</p>
<p> <wbr> <wbr> <wbr> 一位朋友曾找到一个捐助人支持过一期非常有意义的培训项目。在项目结束的时候,朋友邀请捐助人去项目地考察,尽管事先朋友一再告诉地方不用特别接待,更不要铺张浪费,但地方还是给予了盛情的款待。后来尽管捐助人对项目本身非常满意,觉得确实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他感觉“地方官把这些事情当作政治做秀和谋取私利的机会”,于是停止了捐助。朋友对此非常惋惜。</p>
<p> </p>
<p> <wbr> <wbr> <wbr> 其实捐助人的感觉也许是对的。当然他也完全有权利做出任何决定。但我觉得仅以此为理由而停止该项目实在可惜。不可否认,中国的地方官员们的确已经习惯了那种传统的奉迎接待礼节,“过于热情“,让人觉得奢华浪费。可这是我们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因此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可能去影响。朋友跟我说,其实地方合作伙伴跟他分享项目经验的时候说从项目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踏踏实实做事的态度。我想有这一点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从另外一方面来讲,项目本身也确实帮助了那些有需求的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可能还应该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因为政府的素质和作为而舍弃那些有需要的弱势的人群。当然,如果过程中能够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积极做事的一面,就更加完美了。</p>
<p> <wbr> <wbr> <wbr> 我让朋友找机会再跟捐助人谈谈这些道理,希望能有新的好消息。</p>
<p> </p>
<p> <wbr> <wbr> <wbr> 另外一位捐助人是我碰到的,这位捐助人资助我在某地做了很多项目。陪他去项目地考察的时候,好几次他都不做任何思考的当时就答应地方的捐助要求。而且更有甚者,他经常告诉我“我认为就应该是这样”,“给他们一套多媒体设备吧”,“你应该和***(政府部门)合作”,“让他们请一个图书管理员”,……于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和这位捐助人沟通,告诉他各种各样的不同实际情况,慢慢让他变得不再那么挑剔和“不可理喻”。</p>
<p> </p>
<p> <wbr> <wbr> <wbr> 其实项目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很多现实情况都是不亲身经历的人无法想象的。因此,就需要在在适当的时候跟这些捐助人和支持进行有效的沟通,把最真实的情况反馈给他们,让他们意识到真实情况,进而能采取有效的手段支持项目的开展。当然沟通也需要技巧,听取积极有效意见的同时,不能因为捐助人是出资者,属于强势的一方,就为他们的观念所左右,我们需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p>
<p> </p>
<p> <wbr> <wbr> <wbr> 某君收到一个申请援建学校的申请,因为他以前一直跟县扶贫办合作做项目,所以这个申请也是来自扶贫办。捐助人看到申请时纳闷儿:为什么是扶贫办而不是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建学校呢?在回答捐助人的时候,该君的沟通却出了问题,他解释说“申请外来资金建学校不是教育局的职能……”。捐助人疑问更多,而该君也一直为他的这一荒谬结论百般辩解。该项目的最终结局可想而知。</p>
<p> </p>
<p> <wbr> <wbr> <wbr> 因此,在给捐助人“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有非常充分的理由,而不能捏造或者自以为是。实事求是,坦诚是人际沟通最重要的法宝之一。</p>
<p> </p>
<p> <wbr> <wbr> <wbr> 以前在做“一对一”助学的时候,也会经常碰到捐助人问“为什么钱寄过去了1个月了,学生还没给我回信?”,“为什么学生的回信这么假,一点都不像孩子写的?”,“为什么你们把给我的资料弄错啦?”,“为什么学生的名字和原来有一个字儿不一样?你们是不是在欺骗我?”,……这些问题,对于做具体共工作的志愿者来说,比较“幼稚可笑”,但是捐助人不一定完全清楚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地给他们解释,当信任建立起来之后,也许就容易多了。所以我曾经开玩笑似地提议应该把捐助人召集起来做一个培训。当然如果遇到了“盛气凌人”,捐了一点钱就颐指气使的人,而且没有被改造的潜力,就完全可以不去理睬。</p></div> <p> </p>
<p> </p>
<p> </p>
<p>有一定道理。</p>
<p> </p>
<p>大多数捐助人(我这里是指作为个体的,以个人身份捐助的),都是很好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