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贯中西,通古博今的好文章
顾子明政事堂2019昨天1815年,也是一个猪年,当清朝的嘉庆爷还在治理泛滥的鸦片之际,英国的威灵顿正率领第七次反法联军与拿破仑决战于滑铁卢。
这是一场关系着欧洲大陆命运和前途的战争。
如果拿破仑取得最终胜利,那么欧洲将在法国的领导下走向统一,继而称霸全球;而英国组建的联军如果获胜,那么拿破仑的法国将被肢解,离岸的英国将成为世界的霸主。
结果呢,大家都知道,滑铁卢成为了一个比喻惨痛失败的代名词,而英国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说起来,提到滑铁卢就会想到惨败,是因为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实在是太强大了,不仅拥有富庶的德国东部,还有低地(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泰罗尼亚(巴萨所在地)、萨丁(尤文图斯所在地)、教皇国(罗马)、克罗地亚等几乎欧洲大陆所有的沿海富庶之地。
更不要说,法军的战力媲美于如今美军,而且还有大量的附庸国和盟友,其强大的综合国力绝不是英国这个弹丸岛国所能比拟的。
但是,英国能够在这场拼消耗的战争中,一直坚持下来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原因之一在于英国发达的资本市场,能够募集到大量的资本,以招募武装军队并大规模的补贴反法同盟。
就像大家津津乐道的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滑铁卢战役的信息,狂赚20倍财富的段子,其实言过其实。
罗斯柴尔德家族做的是“投行”,不过是替英国打工“发债”,从民间募集资本,赚的是手续费。
不过,正是凭借着这些罗斯柴尔德家族们,源源不断帮助英国从市场上募集资金,最终,英国愣是靠着“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将法皇拿破仑拉下了马。
反之,底层出身的拿破仑由于对银行家们天生的厌恶,再加上他迫使荷兰王国进行选举,使得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们带着资本逃向到了英国。
这使得,荷兰的资本家们在南亚百年来赚取的巨额财富,最终都通过资本化,以资本的方式,变成了攻击法军的枪炮子弹,射向解放了荷兰的法国.......
这可以说是完美的诠释了“资本没有祖国”。
而当时主要通过税收来募集资本的法国(现在已经沦为高利贷帝国了),虽然比英国富庶的多,但是在加杠杆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能够调动的资源却非常有限,甚至不得不把幅员辽阔的圣路易斯安纳卖给美国以筹集军费。
嗯,这么大的一块地,因为着急甩卖,也就只卖了1500万法郎。
而法国战败后的赔款呢?
不仅赔付七亿法郎和大量难以估价的艺术品。除此之外,拿破仑东征西讨那么多年打下来的疆域,也完全吐了出来。
而英国拿着法国的巨额赔款,不仅支付了巨额的战争公债,还维护了商业的信用,使得其在建立日不落帝国的过程中,继续募集到巨额的资本来扩张。
所以,也就有了滑铁卢战役结束的十多年时候,解决了欧洲争霸之后的英国军队,终于不用再忍着清政府的禁烟政策,再一次从资本市场上募集资本,一群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打了一场持续多年的鸦片战争。
当然,仗不能白打,募集来的钱怎么可能打水漂呢?
于是南京条约里面,英国人用3000万的赔款和开放港口,支付了为战争募集的公债和股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