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渐老的70后:在老去路上,别忘记给自己存些钱
70后的你,是不是还觉得自己很年轻,其实真的是不太年轻了,那些楼下的小孩子会很清楚的叫你“阿姨”或者“奶奶”了。在奔五的路上,最大的70后已经50岁了。
人生不易,一辈子靠谁都不如靠自己靠谱。都说“养儿防老”,可现实生活是“养老防儿”,我们这代人的养老,还是要靠自己才能够活得有底气和尊严。
现如今的社会,有钱与没钱的生活天差地别。有钱时,别人看你都是微笑敬意;没钱时,都会假装着不曾与你相识,那份冷漠,来自内心的歧视,甚至还会被至亲的人看不起。
不是说现在的人多么在乎钱,是没钱真的是寸步难行,尤其人在渐老的路上,各种压力,各种意外,会让你感受到没钱时的苦不堪言的酸涩。
以前,觉得老是件遥远的事,可眨眼之间就退休了,也算是进入了老的年岁了。如果自己没有存款,或者自己还背负着外债,那么你的生活将是越过越难。
我们隔壁家的小范比我小3岁,她家儿子前段时间结婚了,她跟我们诉苦,儿子结婚就扫荡一下,她就回到了解放前,自己又成了一穷二白的家庭。
原来小范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给了儿子结婚用,婚房的首付,儿子的新车,还有儿媳的十几万的彩礼,再加上七七八八的杂事,她和老伴一辈子的积蓄都砸进去了。
很多人说小范不该给儿子这么多,最起码那辆车不该买,让儿子自己去奋斗几年,再买车也不迟,何必把自己的老本全部拿出来的呢?最后让辛苦一辈子的老人手里没钱,那样的日子过得多么提心吊胆的呢?
每个人的幸福都各有自己的命数,自己想要过什么的日子还是需要自己去打拼奋斗的。
做父母的都是无私的,都会想让儿女的日子过得好些,舒心些,也希望儿女的人生路途平顺。可如果父母对儿女全部奉献,其实也会在无形中害了儿女的,什么都有,还需要打拼拼搏的吗?房子,车子,都有了就会产生一种惰性,觉得自己父母能够帮到自己所有,形成一种依赖;而父母这样做也会加重儿女的压力或者是给儿女添加负担。
在父母身体好的时候,儿女与父母之间不会为钱发愁,若家庭有所变故,父母身体有恙,需要钱来救命的时候,父母就会成了儿女的负担,也会影响到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感情。
谁有都不如自己有好,自己兜里有钱,心里不慌,老了活得更加自信有尊严。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在渐老的路上对儿女奉献自己的全部,适度学会自私一点,给自己存些养老钱,这样与儿女相处起来会更轻松自在。
人到老年,自己手里有钱有积蓄,生活会多一分底气和尊严。如果老了,自己除了退休金,再无其他,身边人会对你有着异样的眼光,亲人,甚至父母儿女都会嫌弃你,觉得你是他们的负担,人性里的丑恶就会都出现了。
在渐老的路上你会慢慢发现,当你想买什么的时候,不必为价钱考虑,是一种底气,也是一种生活的质量,更是老人的尊严。此时,你会感激当年为自己存下的这些钱而感到,因为你存下的是老年的安全感,是老年生活的一份保障,更是老年时的生活质量和老年时自己的尊严。
若在老年需要花钱时跟儿女伸手,自己会感觉内心的不安和惶恐,甚至会没有底气,感觉看人家脸色过日子就是一种煎熬。若自己兜里有钱,那么你的老年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处境,可以约三五知己一起喝茶,旅游,吃些高档补品,穿些上档次的衣服,喝些名贵的茶,不需要考虑儿女的脸色,也不会让儿女们增加负担,更不必看谁的脸色和不中听的话语。
渐老的路上给自己存些钱,其实就是给自己老年存一份底气,一份保障,一份尊严,一种生活。
人活一辈子不容易,经历过各自苦难和艰辛。渐老的70后,也经历过很多的动荡,在渐老的路上,请记得要为自己存些钱,不为别的,只为给自己的老年留份尊严。
70后的我们,辛苦的半辈子,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好不容易攒些养老钱,儿女的一场婚礼就洗劫干净了,有的还甚至成了“负人”。
人活一辈子真的好难,请给自己存下点老年后人性的资本吧,想去旅游的资金,想买好吃好玩的资本,让自己的老年活得有底气的从来都是金钱支撑的,靠儿靠女,真的不如靠自己更为靠谱,自己存些养老钱才是最现实的养老方式。
生活里的大部分苦恼都是因为缺钱引起的,有钱的时候,世界再大,你也可以任性的出游。在老年的时候,自己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真的是来自你兜里的存款。所以说,在渐老的路上,一定记得给自己存些钱,很重要。
在渐老的路上,你开始为自己存钱了吗?
的确是这样,小孩结婚花光所有积蓄,年纪大了,看病囊中羞涩,儿子媳妇指望不上,还有带孙子的《义务》,{:217:}{:217:}{:217:},退休还有十几年,{:216:}{:216:}{:216:}
存钱能保值吗?存实物吧
不结婚就没那么多事了,老家的房子,几万块的代步车,一份稳定的工作,父母也没那么大压力,自己也有能力去赡养父母。可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