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沔阳城之七——名不副实鄂城书院
记忆中的沔阳城之七——名不副实鄂城书院
七绝•鄂城书院
吴乃华
古城学府可算多,
书院鄂城却有讹。
奕詝至今超百载,
人民办校应沿说。
附注:奕詝: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861年8月),清朝第九位皇帝,年号“咸丰”。
据史料记载,从宋朝起,到明、清三个朝代,我们沔城这座县城名声较大的书院有:仁风书院,复州书院、玉带书院、纪恩书院、聚奎书院。
这里要说的是现在已是居民区的鄂城书院。它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其名曰书院,其实此建筑实为鄂城、咸宁的商人会馆。直到沔城解放时才有点实至名归,但不是××书院,而是成为供人民大众子弟读书的“沔阳县第十一完全小学”。
此建筑位于漕河街的官梁桥与东岳庙之间,坐南朝北,是一座青瓦白墙的三间三进建筑。到抗战胜利时,由于战乱的摧毁,此房仅剩残缺不全的前厅。
1946年国民党的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将此破房略事修整,设为他们的团部机关,他们在这里出版《正气报》,参与指挥“清乡”、“剿匪”,刺探解放军的军情,做了不少坏事。直至1947年12月,随着国民党的县政府的官员的逃跑,这个团机关也跟着土崩瓦解了。
1949年春,由区人民政府拨给办学经费,将鄂城书院重新修整,增添了后厅,以及前厅与后厅间天井东边的厢房,开设了完全小学一所。5月,沔阳全境解放,8月沔阳县人民政府迁回沔城。当时的文教科办公地点就设在鄂城书院,同时命名这所完全小学为“沔阳县第十一完全小学”。
后来,为解决当时校舍不够用的问题,就在原鄂城书院设为花园的南北两端分别盖起了一栋三个教室的平房,中间空余的地方就是学生的篮球场、操场。
当时文教科办公地点就设在新盖的天井东边的厢房里,平常,来办公的人只有两三个人。可是,每到寒暑假,全县的老师都要来开“讲习会”,可热闹了,那么大的一个操场坐的满满的。
十一完小开办时,私立的伊斯兰小学已开办了3年,一个为公办,一个为私办,两所平行的小学难免有些竞争性,比如,在东岳庙广场开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庆祝会时,就相互“拉歌”,看谁指挥得好,歌唱的好;表演节目时,看谁的节目更吸引人。
1952年9月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学校的困难和利益,将沔城十一完小与私立沔城伊斯兰小学合并,定名为沔阳县沔城伊斯兰小学,校址移迁到东岳庙旧址。从此,鄂城书院随着学校的迁移,鄂城书院的房子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个名字,只是留在老一辈人语言中。
2020.12.2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