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凌乱的管网线被规范下埋;昔日逢雨必漏的屋面墙面得到彻底整治;从前外观斑驳的楼体粉刷后焕然一新……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全力推进,如今在仙桃市,一个个老旧小区脱下“旧衣”,焕发新活力,实现了“逆生长”。
近年来,市住建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老旧小区改造模式,丰富优化功能,推动改造由基础类向完善类、提升类转变,以绣花功夫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老旧小区改造新路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改造工作心手相连,幸福生活欣欣向荣。改造为“心”而动,人民因“新”而乐。
今天,让我们走进各老旧小区
探寻那些“心”与“新”的仙桃故事
纺线梭子、红砖墙车间……这些都曾是仙桃市的历史印记,随着城市发展和时代变迁,成为一代人的回忆。“看看这些老故事、老物件,就想起了年轻时。”近日,走进仙桃市杜湖街道1979街区,棉纺厂退休职工张传德一把蒲扇、一杯清茶,正与三两老友在巷口乘凉闲聊。
改造后街区新样貌
身后的街区,是一股被岁月“遗忘”的时代范。平整的道路,统一色调的红色墙面,错落有致的房屋,干净明亮的巷道,“抓革命促生产”等极富年代印记的标语,原泥车间、制坯车间等被还原的劳动场景,让整个小区由内而外美出了新高度。
1979街区又名老商业街,是由原沔阳县砖瓦厂1979年筹建并演变而来的一片街区,街区年头长,问题自然多。经过44年的风吹雨打,道窄路破,杂物堆积,违章搭建随处可见;管线杂乱、污水横流,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改造小区的意愿十分强烈。
改造后街道
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去年,市住建局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在改造工程开工前,该局联合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以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多渠道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明确改造标准和对象范围,编制了《仙桃市老旧小区“十四五”专项规划》,以此凝聚起老旧小区改造意愿最大公约数,将“众口难调”变成同心协力,群策群力推进小区品质提升。
在“仙桃市老旧小区改造入户调查表”上,可以看到,该表罗列了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楼顶屋面漏水、落水管破损”“楼宇外墙破损、老化”“存在违法建筑”等问题,居民无需自主填写,只要画勾填选,十分方便明了,对于表中没有提到的问题,还可以自行补充。1979街区内的银丰小区16户居民反映水压不高,民生公寓等3个小区居民希望安装天然气,商业路的商户们要求扩容下水管道……大家建言献策,市住建局照单全收。
“咱们敢闯敢干、发展工业的历史不能忘!”街区所处的杜湖街道(原仙桃工业园),承载着仙桃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历史,不少老居民提议,要保留一些怀旧元素,按照沔阳县砖瓦厂、沔阳县棉纺厂、仙桃纺织集团、市纺织工业园区等发展历程,街道与居民共绘“蓝图”,设计了砖瓦印记巷、棉纺岁月巷和工业园时代巷3条特色巷子,把历史记忆融入街区改造。 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设计单位对改造方案做了进一步研究论证和修改完善,结合实际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做到因区施策,“一区一案”。
改造后,老旧破损排水管道整修一新,排水管道堵塞问题将不再发生;拆除了违建的“院中院”,平整出大片空地,居民烦心的“停车难”迎刃而解;增设了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居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去处……
“改造后,我们小区变了,变得好看又好住。”居住在农资供销宿舍小区的殷奶奶感慨,以小区居民为主导参与的老旧小区改造,真正改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老旧小区改造,难。改造常常出现“面子”与“里子”,“硬件”与“软件”,“多数”与“少数”统筹不足等问题,不少老旧小区改造得好看,却很难做到好住,结果往往是“政府干、居民看,改造完工后全是意见”。但是,仙桃市却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为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市住建局按照“六个前置条件”要求,联合社区干部、党员代表召开“板凳会”、搭建“朋友圈”,精准摸排并建立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清单,动员小区居民对改造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既落实了居民直接出资责任,又极大调动了居民参与改造积极性,同时解决了小区改造可能引起的差异性矛盾,变政府“独唱”为各方力量“大合唱”,探索形成了改造资金由政府部门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的机制。2022年6月,农资供销宿舍小区被纳入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我们这里的房子都是单位分的,当得知我们也被纳入改造范围时特别惊喜。”在小区住了20多年的居民代表项爷爷说,自从仙桃市开始实行老旧小区改造起,他们就一直盼望着自己小区也能被纳入。为了加快推动改造进度,今年初,在市住建局的指导下,农资供销宿舍业主委员会顺利成立,小区党员活动室被定为业委会固定活动场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改造内容,群众最有建议权和发言权。农资供销宿舍小区单元楼的外立面翻新改造,所需资金是笔不小的数目。改造前,该小区外立面已开始斑驳脱落,如果仅仅是粉刷墙面治标不治本,必须除去原外墙抹灰层,进行外墙面翻新、铺装屋面隔热砖、更换旧排污管和部分防盗网。经费从哪里来?这是个大问题。
农资供销宿舍“共谋”旧改会议现场
为此,该小区党员活动室内,特意进行了一场特别的会议。该会议由于河街道农资供销宿舍业委会组织,30多名业主参加,重点就该小区改造居民出资额度展开激烈讨论。
“政府搞老旧小区改造,改好后能实实在在让我们享受旧改的红利,不仅能享受到新小区一样的环境,而且让我们的房子更值钱了,为了改得更好,我赞成每户出资5000元,划得来,我第一个出资。”在动员出资大会上,80岁的退休老党员李爹爹率先发言。
居民代表踊跃发言
“如果没有这次老旧小区改造机会,我们自行改造,改造既不到位,效果也不理想。但是我们迫切需要知道我们出资的部分具体用在什么地方。”旁边的农资供销宿舍业主陆阿姨接过李爹爹的话茬。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发表意见,“对,现在一口气要我们每户出5000元,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其他小区再怎么出资呢,这个公平吗?”
沔阳路社区负责人现场回答道:“每个小区改造的内容不一样,造价不一样,居民出资多少也不一样。”
特邀参加会议的市旧改办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改造要做到共同缔造,“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是关键,农资供销宿舍旧改业主出资的钱,由办事处、社区和业委会共同监管,先公示再使用,确保每一分钱用于该小区改造。
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最终,该小区按每户出资5000元的标准自筹了20万元,参与众筹的居民(户数)比例高于95%。
“逆龄生长”也同样发生在干河街道的一招宿舍小区,曾经,住在该小区,下水衣是家家户户必备品。今年夏天,下水衣却一次也没用上,72岁的龚引兰睡得格外舒坦,“窗外再大的雨,也不用担心蹚齐腰深的水出门了。”
一招宿舍小区按照居民心愿改造的电动车棚
“退出舞台”的下水衣,隐藏着小区居民的辛酸记忆。
龚引兰介绍,这片宿舍地势很低,管网老旧,经常堵塞,每逢下雨,街面雨水便流向这里,加之下水管返水,一下雨就“看海”。社区为此特地买来一台抽水泵,一到雨季,就24小时备勤。
回忆起当年的“抗洪”场景,龚引兰苦笑道,每次遇上下雨天,不但路面上一片汪洋,底楼居民家也水漫金山,我们只能拿沙袋、防水板来抵挡,冰箱也得提前搁在板凳上,在居民楼墙上,还能隐约地看到之前淹水留下来的痕迹。
在居民们的强烈期盼中,2022年初,市住建局考虑到该小区满足“六个前置条件”——“成立小区党组织、小区业委会、签订居民公约、拆除违法建筑、出资参与改造、承诺接受后期管理和缴纳物业费”,于是决定将一招宿舍小区纳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严格按照“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发动和引导群众参与。
项目实施前,仙桃市通过“党员公约”谋思路、“邻里夜话”谋需求、“居民议事厅”谋决策,民意街道多闻社区坚持社区的事,大家议、大家定,把决策“C位”交给居民,画好基层社会治理的“同心圆”,真正做到“改什么、怎么改”由群众“说了算”。
“摆在第一位的就是改造雨污管网,这是我们小区的硬伤”“要垫高路基,不然我们这里永远是水窝子”“能不能把外墙重新粉刷,好多地方都掉落了”……一时间,居民的想法纷纷涌来。
社区粗略算了一笔账,项目概算投资190万元,如果把这些大小工程都完成,中央补助与地方配套资金加起来还有缺口。
“既然是办大家的事,我们自己能不能筹点资?”这时,有居民提出想法。邻里夜话开了好几轮,大部分居民同意“开源节流”,用有限的资金办最大的事,同时推举业委会主任杨运环负责上门收钱,“老杨是老党员,平时公道正派,我们都相信他。”
“每户3000元,这是精打细算出来的数额,我们都愿意出。”杨运环与业委会成员们挨家挨户敲门,整个小区65户,一共19.5万元,一户也没有落下。
一时间,“大家事”变成“自家事”,在居民的“火眼金睛”下,每一分钱花在哪里都公示公开,垫高路基、雨污分流、强弱电改造、消防设施配备、道路硬化刷黑、外墙立面翻新等顺利完工,彻底解决了“老大难”问题。
省下的有限资金,在大伙的商议下,安装了非机动车停车棚、电动车充电桩、智能门禁系统,修建了公共晾衣区、休闲健身区。“不仅环境美了,咱们的生活也上了档次。”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这一城市基层治理体系的构建,也是仙桃市“共同缔造”的目标,一招宿舍小区成为仙桃市首个改造前100%收缴自筹资金的老旧小区,最终实现改造“一次性”到位,居民“一致性”满意。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小区的改造经验将会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推动“共同缔造”活动在仙桃市深入开展。目前,其经验做法已在轻工小区等老旧小区得到成功复制,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发挥共同缔造的强大作用,推进工作取得新突破,推动老旧小区品质提升和社会治理创新,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