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红旗飘;沔水汤汤,源远流长。
12月23日,沔城高级中学校园内,将帅纪念园庄严肃穆。穿越时空隧道,97年前的一个秋日,鄂中特委和沔阳县委在此地发动沔城暴动,救出被捕工农群众。
“我们现在站的位置,就是沔城暴动的中心。沔城暴动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奠定政治基础,书写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最恢宏壮丽的史诗。”贺龙、周逸群、段德昌老一辈革命家的金色铜像前,沔城地方史志专家於正江深情讲述。
这是几代人一直延续的红色记忆。沔城,这座千年古镇,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仙桃乃至大荆州地区的星火初燃之地。
是谁把革命的种子播撒到仙桃大地,仙桃最早的党组织怎么建立起来的,仙桃最早的共产党员是哪些人,仙桃的革命烈火如何熊熊燃起?带着疑问,我们穿越一扇木门,来到沔阳苏区历史陈列馆。循着历史的印记,一段段尘封许久的“红色记忆”被翻开。
一张长桌,4条长凳,8位青年或坐或立,目光如炬。映入眼帘的第一组群雕像,将参观者的思绪带回到了百年之前。这是展览的第一部分“星火燎原”。
100年前,以娄敏修为代表的8位青年借用东岳庙的三佛殿悄悄聚会,宣告中共沔城小组成立,率先在沔阳大地举起了红色旗帜。星星之火就此点燃。仙桃第一个党小组,诞生在这个千年古镇……
∆娄敏修
自此,传播革命火种,成为这些青年的不懈追求。党小组成立后,娄敏修深入到沔西坡段场(现陈场镇幼松村)的工农群众中,宣讲马列主义,发展党员并逐渐将红色种子撒播到邻近的潜江、洪湖等地。
有志不在年高。从求学时代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为党的事业献身,沔城党小组的8名创始人把青春年华融入了最伟大的事业,娄敏修牺牲时年26岁,邓赤中牺牲时年24岁,刘金山牺牲时年23岁。
沿着时间走廊前行,一串串红色故事,诉说着无数革命先辈奋斗历程。“正是有以娄敏修为代表的革命青年不畏强权、勇于牺牲,才有了我们现在安逸的生活。”於正江说。
手稿、模型、临摹件、VR、全息投影、音视频……一件件珍贵展品,揭示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沔阳苏区历史陈列馆的“前世今生”,守护着这份“不能忘却的记忆”。
然而,一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年久失修,沔城暴动旧址外观破损,多处木质结构掉皮、脱落、屋顶渗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历史文物价值和作用未能得到应有发挥。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选定沔城暴动旧址,兴建起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沔阳苏区历史陈列馆。陈列馆按照修旧如旧原则,通过影像、雕塑、历史文献和艺术创作等方式,重现1921年至1949年这段时期革命历程。
英雄故里传唱着英雄故事,也奏响着奋进乐章。如今,萦绕在朗朗读书声中的革命旧址,成为沔城高级中学每一名学子的“入学第一课”。每周一,学子们整齐肃立,一次又一次聆听这片红色热土的革命故事。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沔阳革命精神这抹生生不息的红,已然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亮丽底色。沔阳革命先辈追求真理、敢为人先、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沔阳儿女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