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明确要求“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荆楚儿女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三大精神”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大别山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下“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功绩,铸就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为核心的大别山精神。1998年夏,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谱写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壮丽篇章,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抗击新冠疫情的历史大考,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三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湖北坐标。从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来看,仙桃也是“三大精神”的孕育与传承重要地区之一。
沔阳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也是红二方面军的发祥地之一,这片红色热土留下了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全市共有革命老区镇18个、老区村473个。仙桃因水而兴,城市的发展伴随着与洪水的搏斗。面对“九八”特大洪水,仙桃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鏖战80多个日日夜夜,谱写了一曲“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的英雄赞歌。疫情期间,市委立下“军令状”,企业开足马力、全力保供,工人不顾安危、加班加点,仙桃提供了全省80%、全国近40%的防疫物资,体现了“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的小城担当与家国情怀。
“三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融入仙桃人民精神血脉中,其蕴含的红色基因、英雄气概与时代担当,正是驱动我们勇立县域经济发展潮头的磅礴伟力。改革开放以来,仙桃人始终胸怀大局、团结奋进、抢前争先、跳起摘桃,突破性发展乡镇企业,率先实施“开放强市”战略,开创性推进民营经济“1+X”模式,硬是在“水窝子”上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间,仙桃 GDP从2012年的431.11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929.9亿元,翻了一倍多。2022年,仙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3.14亿元,成为湖北首个千亿县。2024年,GDP更是突破1100亿元大关,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第54位,保持旺盛“城市生长力”,站上发展新台阶。
实践证明,仙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就,印证了精神力量的无比强大,拓展了“三大精神”的内涵底蕴。“三大精神”的赓续弘扬,早成为仙桃攻克困难、勇往直前、走向胜利的精神法宝。
精神是“过去为什么能”的源头,也是“未来一定能”的活水。作为“三大精神”的孕育之地,弘扬“三大精神”是践行殷殷嘱托的具体行动,是凝聚支点建设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仙桃“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锻造过硬作风,勇当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动能源泉。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在,志气、底气、锐气就会充盈于心;精神在,实干、快干、巧干就会笃定于行。这片热土上的先辈们,已经为我们作出了典范、凝结了精神、传递了力量。让我们大力弘扬“三大精神”,在“聚力建支点、奋进两千亿、勇当排头兵”中,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锐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决心攻坚克难、矢志奋斗,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刷新城市发展新高度,为建成支点贡献更大仙桃作为、更多仙桃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