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用油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身体健康。
今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于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国集中开展食用植物油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我市市场监管部门随即启动了食用植物油专项整治,聚焦生产、分装、销售全链条,为市民“油瓶子”安全保驾护航。
如今专项整治已三月有余,成效如何?市民餐桌上的食用油是否让人放心?我市相关部门又采取了哪些举措筑牢安全防线?近日,仙桃周刊融媒体记者展开了深入探访。
7月中旬,记者走访了雅斯、好邻居等多家大型商超及社区超市,聚焦食用油销售终端的安全管控情况。
在吾悦广场雅斯超市的食用油专区,货架上整齐陈列着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食用油,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知名品牌占据主要位置。每款产品的标签上,原料成分、生产工艺、质量等级、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一目了然。该超市粮油区负责人拿出台账本告诉记者:“专项整治开始后,我们对食用油供货商的资质审核更严了,不仅要查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每批次到货还必须提供出厂检测报告,少一样都进不了场。”
雅斯超市内,市民正在挑选食用油
记者随机拿起一瓶5升装的菜籽油,标签上清晰标注“原料产地:湖北荆门”“加工工艺:压榨”“质量等级:一级”,扫描瓶身二维码,立即显示出该批次产品的检测报告,酸价、过氧化值等关键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正在选购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我家一直吃这个牌子的油,最近发现标签比以前更详细了,连储存时要避开阳光直射都写着,感觉更规范了。”
随后,记者探访了金台社区周边的多家小型超市。与大型商超相比,这里的食用油品类虽少,但均为常见品牌。一家店主李女士拿出一沓单据告诉记者:“监管部门来查过好几次,重点看我们有没有卖‘三无’油、过期油,还教我们怎样核对检测报告。现在进货我都只从正规批发商手里拿,每笔单子都留着,就怕出问题。”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虽然不清楚专项整治的具体内容,但明显感觉到食用油的标签更规范了。“以前买油只看牌子,现在会留意生产日期和工艺,心里踏实多了。”市民陈阿姨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油是天天吃的东西,只要安全有保障,多花点心思挑选也值得。”
作为食用油消费大市,我市虽无本土食用油生产企业,但流通环节的安全监管始终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市场监管局生产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以来,该局以“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为原则,开展全链条监管行动,为市民餐桌安全筑牢防线。
据统计,专项整治已完成对全市2家分装企业、35家生产经营主体及全市所有餐饮单位的全覆盖检查,重点排查原料来源、分装流程、储存条件、标签标识等关键环节。“我市食用植物油市场品类相对单一,从目前检查结果来看,整体安全状况可控。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用油作为日常饮食的必需品,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风险,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防范。”
整治过程中,监管人员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商超货架区、餐饮后厨等核心场所,聚焦原料采购溯源、生产投料配比、产品标签合规性及进货查验制度落实等情况。针对部分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执法人员同步开展现场指导,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该负责人补充道:“有些经营者可能觉得标签不规范是小事,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标签上的信息是了解产品的重要窗口,必须准确无误。我们现场指导时,会把这些道理讲透,让他们真正明白规范经营的重要性。”
“对检查中发现的标签标识不规范、进货台账不完善等问题,我们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并安排专人跟踪复查,确保整改到位。”该负责人强调,“整改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让经营者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我们的执法人员会详细记录每个问题,复查时逐一核对,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正在对食用植物油的过滤设备进行检查
为构建食用油安全长效保障机制,市市场监管局推出三项关键举措:一是将食用油纳入月度重点抽检清单,加大日常抽检频次,覆盖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市民常用品类,重点检测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等关键指标,目前合格率达100%;二是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源头可溯、过程可控、责任可究”的全链条管理机制;三是组织行业专项培训,着力构建专业化质量安全防控体系。
该负责人表示:“专项整治是阶段性的,但食用油安全保障是长期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形成一套可持续的监管模式,让市民长期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通过系列组合拳,我市食用油市场监管形成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链条守护网,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食用油安全与否,不仅靠监管,更需要市民科学选购。”监管人员提醒,市民选购食用油时可牢记“三看一查”。
一看标签:优先选择标签信息完整的产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等级(一级、二级等)及加工工艺(压榨油、浸出油),避免购买标签模糊、涂改或缺失的产品。
二看渠道:通过大型商超、品牌专卖店等正规渠道购买,保留购物凭证,便于追溯维权。
三看储存:检查货架上的食用油是否避光存放、远离热源,散装油需有密封容器且标注开封时间。
四查信息:对分装食用油,可要求商家提供原油检测报告,或通过品牌官网查询相关质量信息。
此外,专家建议市民可根据烹饪需求选择食用油:凉拌菜优先选橄榄油、茶籽油;高温炒菜可选菜籽油、花生油;日常用油注意“多样化”,避免长期单一食用某种油。若发现过期、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用油,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