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剅河镇部分农田出现旱情。为了保证灌溉用水,剅河镇采取对外引水、开泵提水、就近取水、对内管水的“四水”举措,为全镇8万多亩农田“解渴”。
在剅河镇改道河屯岭村段面,一台水泵正开足马力从河里抽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股股清泉奔涌而出,灌溉着村里的2000多亩农田。
剅河镇屯岭村村委会副主任肖良成告诉记者,为了应对突发状况,村里的水泵,24小时不停地抽,旱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村里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由于剅河镇是传统农业大镇和水产大镇,用水需求量较大,面对持续旱情,剅河镇早安排、早部署,采取多项措施组织抗旱,确保农田灌溉用水。镇政府加强对外协调,积极引进水源,部分村组还向外“借水”。
剅河镇水管所所长陈红山表示,在南干渠沿线与潜江交界的几个村,比如李尧村、丁老村、黄州村(等),向潜江借水,解决部分农田灌溉问题。除此之外,引水、开泵提水,剅河镇还动员各村组向内挖潜,寻找水源解决燃眉之急。眼下,全镇100多处闲置堰塘都已经成为群众的就近取水点。一些废弃的老水厂,这次也派上了用场。 为了不浪费每一滴水资源,剅河镇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管水员。连日来,这些头戴草帽的管水员头顶烈日在沟渠边、农田旁进行巡视。哪条水渠可以放水,哪片农田可以进水,管水员都严格按照统一预案执行。
我们每天都要到这田间地头巡视,哪里有漏洞我们都可以及时地封堵起来,免得现在的水浪费。这水来之不易,我们各家各户进水都要靠村里统一调度。剅河镇屯岭村管水员王柏山说到。 截至目前,剅河镇共投入抗旱机台600台,抗旱劳力2000人,疏挖沟渠3000米,全力以赴开展抗旱保秋收。
目前,剅河镇正在密切的关注雨情、旱情、水情,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