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5-8-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div class="width title ml"><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5"><strong> (仙桃日报) 他是一位整天忙于田间地头的农民,却利用劳作之余创作戏剧,并获省创作二等奖和优秀剧目奖。撰写的长篇通讯登载在《湖北日报》头版醒目的位置,并引起广泛社会反响。他就是通海口镇石垸村四组农民郭登洲。</strong></font></div><div class="main_content width ml fs14"><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5"><strong> 郭登洲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家境的贫寒使他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上世纪60年代初,他白天参加集体劳动,晚上伏在煤油灯下看书,读名著、看杂志、看报纸。他有个习惯,外出时口袋里总要装一个小本本,无论在哪里,只要有他认为值得欣赏的对联、佳句,他就随时记下来。时间的积累,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上世纪70年代初,他创作的报告文学《不称心的媳妇》在省《知音》杂志上发表。通讯《排湖岸边春光好》被湖北电台、福建前线广播电台采用。1981年,正逢农村土地改革之际,他心潮澎湃,长篇通讯《吃大锅饭塌火 砸锅改灶红火——通海口公社石垸四队筲箕塔联产到劳前后的变化》,被《湖北日报》头版采用。</strong></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5"><strong> 郭登洲爱好广泛,创作形式多样。他不仅写通讯、报告文学,还创作道情、大鼓、相声、笑话、唱词、诗歌、戏剧、对联等。上世纪80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期。戏剧《三珍嫂开馆》发表在《长江戏剧》杂志上,在建国四十周年之际,由洪湖市曹市剧团赴武汉洪山礼堂演出,受到广泛好评。省文化厅向作者授予《优秀剧目》荣誉证书,《湖北日报》以《看戏的风波》为题对该剧予以专题评论。《八只鸭娃》、《三月三》、《香油媒》等戏剧先后发表在《沔阳文艺》等刊物上,并由乡镇剧团演出获市优秀剧目奖。大鼓《大妈田边赞金花》,相声《铁人》,小演唱《接公爹》等作品先后发表在县、地级文艺刊物上。</strong></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5"><strong> 郭登洲白天在田间边劳动、边构思,晚上夜深人静之时,或关在蚊帐里或坐在小桌旁创作。有一年,“双抢”时节老郭正在耕田,心里却为酝酿了几天的一首诗在“推敲”。不知不觉从田头到了田尾,青毛大牯牛见主人没有发令调头,便径直越过田埂,窜到对面的中谷田里,将青嫩嫩的中稻秧苗“扫”了一大片,正好被侄儿碰见,大吼一声:“大伯,您啷耕田在想么家伙?”老郭才如梦初醒。</strong></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5"><strong> 郭登洲的作品文笔清新,乡土气息浓厚。他擅长用农民们语言表达农民的心声,表述农民的喜怒哀乐,讴歌身边的新人新事。上世纪90年代,《弯树和直木匠的故事》获《改革大潮中的共产党员》有奖征文一等奖。《赤子深情护沃土》、《鼓和锣 婆媳和》等300多篇作品,先后在《中国农民报》、《土地月刊》等报刊上发表。</strong></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5"><strong> 上世纪80年代末,老郭的儿女也都渐渐长大成人,村子里的新楼房一栋接一栋拔地而起,老郭一家人还是住在一栋三间旧瓦房里。老郭觉得愧对家人,常“检讨”自己没本事。可儿女们并不责怪父亲。老郭三个儿子两个参军,退伍后,都外出打工,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一家国营企业担任领导。儿女们说:父亲虽然没有给他们创造很多的物质财富,但他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给了他们人生很多启迪,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strong></font></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5"><strong> 近三十年来,郭登洲凭着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在省市以上报刊、电台上发表作品800余篇。现在已年过花甲的老郭,在农忙之余正在创作一部反映生态保护的大型神话剧《鹊桥怨》。</strong></font></p></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