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大学毕业的最后一刻,安芯决定做一次长期旅行。他不断申请国际的义工组织。一年时间,从马来西亚有机农场到尼泊尔儿童之家,从泰国自闭症儿童中心到印度临终关怀医院,她走进5个国家,体验了超过8个义工项目。初衷是跳出成长的困惑和烦恼,最终却在旅行中承担社会责任,体味到公益的细节。 临终关怀中的尊重 2011年盛夏,安芯在出发前与朋友谈天说地。朋友问她,安芯,你有没有想过将来在你的墓志铭上写什么?关于生命与死亡的问题,安芯曾无数次追问过自已。但这一回,在印度加尔各答特蕾莎修女之家尝试临终关怀志愿服务时,她找到了答案。 特蕾莎修女之家是一个宗教性的慈善组织,在加尔各答共有7个下属机构,分别负责老人,儿童,妇女等不同的群体。每天清晨,来自世界各地的义工三三两的聚在这里。安芯在老人之家和垂死之家工作,负责给病人铺床换衣,按摩喂药,送饭喂饭,洗碗洗衣,帮助病人如厕。 在老人之家的一项工作是洗床单,那些床单经常是粪迹斑斑。安芯看到,负责挑出排泄物的工作人员,工作时一直在笑,丝毫不在意脚下踩的是排泄物还是其他,也完全不惧怕在安芯眼里的肮脏恶心。 是习惯使然还是已经完全不在意了?如果有一天,我们也是如此,是否会有人愿意帮我们搓洗衣服,让我们在油灯烯尽时活得更体面一些?脑海里的问号不断冒出来,在低头搓 洗中安芯渐渐捋出了思路,“在这里躺着的几百号人或是身体障碍,无家可归,或是生命垂危,义工们不远万里而来帮忙搓洗衣服,更多的是在帮自已,帮自已更好地读懂生命。” 有位重度身体障碍患者,不能言语和走动,脑袋僵硬地倾斜,双手时时常颤抖。有一次,吃着吃着,她的眼泪顺着她倾斜的脸颊流了下来,她一把握住安芯的手,不停地抖动,意欲说些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里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没有进口的昂贵药品,有的只是尊重,就从勤换衣服,勤洗床单开始。让生命在最后的路途上,可以走得干净整洁。”如此近距离的端详死亡,安芯有了关于墓志铭的答案:你猜这个人最后有没有成为刀子自已。 有规则懂感情的基金会管理 2011年11月,安芯成了泰国芭提雅市雷神父基金会的一个小小义工。在这里,她找到了公益组织的凝聚力从何而来。 每位志愿者来到这里报到时,都会填写一份个人资料,输入电脑档案统一管理,同时也会拿到一张工作表,自已每天对应着不同时段,填写相应的工作代号,每个月由专门的志愿者负责人定时收回,录入电脑统计从而掌握每个志愿者的工作进度。 正式工作之前,负责人带着志愿者详细走访了基金会的七个组织,耐心地讲解基金会的发展历程,每个组织的工作内容以及服务对象的特殊遭遇,激发志愿者对这里的认同感。同时,在每周一次的会议中,每位志愿者都会分享心得或提出意见。而安芯印象最深刻的,还有雷神父的筹款方式。 每天中午,安习在基金会都有一个额外工作:包筹款信。基金会的筹款信包含图文并茂的新闻信,捐款具体内容的呼吁信,和一个写有基金会银行卡号的银行单。除此以外,回执信也在其中,一并寄出去。 安芯不明白为什么不用更快捷的电子邮件。负责人笑着说:“那不成了垃圾邮件了。这些收信人早上喝咖啡的时候,拿着一封信翻看,单子就给你填完了。”安芯不得不佩服! 在筹款信之外,基金会也定期在大型超市里设立一些筹款摊位。大家可以捐钱,也可以捐大米。若不想直接放钱,就从超市买大米放在摊位上。超市在赢利的同时还有做公益的美名。通常也都非常乐意。 有规则,又有情感,钱然不同于国内一些公益组织对志愿者的粗放型管理。这些令安芯越发觉得。“一个组织,相较于愿景与使命,构成机构的这群人的协同合作能力与效率更加重要。” 渺小力量汇聚而成的众施 在义工旅行的路上,安芯的一些反思和体味则来自其他义工的做法。 在泰国,义工Maria请安芯帮忙拍摄一个筹款视频,为身体障碍患者Dan筹款购买电动轮椅。Dan只有一只用力脯,还是左臂,长期使用手动轮椅对他来说极其不便。电动轮椅大概要2万多人民币。手上有各种事需要做的安芯不太上心,觉得一次性筹这么多钱太困难,甚至认为这种做法有点徒劳。直到54岁的Maria跟她说,即使花上一年,两年,甚至更多时间去筹集,也是值得的。你能够想象对于29岁的Dan来说,他另一个29年会因为一台电动轮椅而发生怎样的变化吗? 这句话点醒了安芯。 第二天,她便积极的约上Maria,安排场地,讲解说词。跟拍Dan,最终把做好的视频放在网上建立了专页,广而告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竟然筹到了2500英镑。 坐上了电动轮椅的Dan开心极了,后来,他甚至在当地的超市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 这一经历让安芯重新思考个人的力量。 其后,在泰国作自闭症孩童的义工时,安芯遇到一位靠绘画去表达的自闭症男孩,她的妈妈在外奔波养家,需要一辆手推车。安芯准备通过这个孩子的画去筹款。钱不多,但她谢绝了所有一次性的给予。这也是在和Maria一起为Dan筹款时所体会出来的,“筹款的目标数额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人内心受到触动。有多少人愿意参与。” 在路上久了。安芯越发觉得。不再是她“帮助”别人,而在这整个过程里,她的收获远远大于她的付出。 在泰国的基金会里,安芯遇到过一个退休的美国老太太。住宿区的过道有一个公用的饮水机,旁边放有一个垃圾桶。某日,饮水机的墙壁上多出了一张纸条:基金会内部有垃圾分类回收系统,那么我们的生活垃圾与钦饮水机配套使用的纸杯子垃极是否需要分开放呢?落款是那位美国老太太的名字。第二天,在垃极桶旁边,便多出一个新的垃圾桶。 过了一段时间,墙壁上又多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希望大家在扔垃圾袋时能够将袋子系上,这样便于清洁人员打扫。落款依然是她的名字。 这是一种从不轻视个人的力量,以利已又利他的心态所进行的积极行动和参与。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听起来很简单,却足以称之为是真正的“动起来” 结束了义工诱行后,安芯也将这种“动起来”大加发挥,她出了一本书,为更多年轻人的义工之旅提供参照和信息支持。同时,还与朋友发起一项新活动“i呀”。希望这个时代的每一个年轻人都变成一个独立的自已,大家汇聚起来,以群体之力去影响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