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4-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野钓中选用什么样的立漂比较合适
以前我曾经追求过灵敏度高,选用漂尾直径0.5毫米左右的立漂。后来才感觉到不妥之处,慢慢找到了比较合适的漂。我现在选用立漂,以漂尾直径1.5毫米左右、中档漂为宜,原因有六:
1,漂尾粗且醒目,不费眼力,尤其是钓远的时候,对老年人比较合适。
2,漂尾较粗,调漂比较容易。
3,漂尾较粗,漂相比较沉稳,有利于看漂和把握提竿时机。
4,漂尾比较粗,但在野钓时,灵敏度已经足够。
5,野钓比较适宜钓钝,正需要稍粗的漂尾。
6,野钓环境复杂,常常遭遇水草、树枝,容易断线丢漂。丢失几支亷价浮漂不会心疼。我不参加竞技比赛,又不是收藏家,没有必要在野钓中使用名贵的高档漂。
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例如严冬近钓轻口鱼,如果要用立漂,当然需要用超细漂尾。
野钓调漂的原则和调漂的简单方法
在野钓中,立漂悬坠钓法应该力求做到:简单实用。
很欣赏一位朋友的一句话:“差不多就行了”。用不着太讲究、太认真,不需要去追求高灵敏度。
实践证明,野钓最适宜钓得比较迟钝,而不是钓得很灵敏。当然,这个迟钝是相对而言的,是在悬坠前提下的迟钝,这种迟钝比较卧底坠灵敏多了。
为什么野钓要钓得比较迟钝呢?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1,一般说来,野生鱼比较池塘的饲养鱼警惕性要高 。钓得灵敏,钩饵悬浮多,子线绷直绷紧,鱼儿呑饵时拉动坠子和浮漂,感觉到坠子和浮漂的反作用力,“心存疑虑”,吞吞吐吐,甚至弃而逃之。钓得迟钝一点,钩饵卧底比较多,子线弯曲松弛,呑饵障碍减小,鱼儿感觉到的反作用力减弱,呑饵就比较大胆一些。所以,野钓更适宜钓钝。经验证明,钓钝中鱼率更高。
2,自然水域的鱼有大有小。比较大的鱼,见多识广,老奸巨猾,尤其需要钓钝,“迟钝钓大鱼”已经在很多钓友中形成了共识。
3,自然水域里白鲦、麦穗等小杂鱼特别多。如果钓得很灵敏,浮漂上蹿下跳,把你忙个不亦乐乎。钓得比较迟钝一点,浮漂就沉稳一些。
4,野钓最普通、最常用的钓饵是蚯蚓之类虫饵。鱼儿吞食这类饵料,时间比较长,呑得比较深,钓钝恰好与之完美配合。
5, 钓钝的漂相比较沉稳,可能缓慢下沉或者缓慢上送,便于看漂和把握提竿时机。
6, 钓灵敏适合钓快鱼,勤抛钩,打频率,两眼紧紧盯住漂尾,时刻捕捉瞬间的信号,显得十分紧张。钓钝节奏慢一些,更适合休闲。
适当的钓钝,我觉得是野钓调钓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了这样的思路,调漂的方法就比较简单了。
空钩,半水悬浮状态,调平水(浮漂漂尾刚刚平水,稍微露出一点也可以,不必特别讲究)。然后,挂饵,放长水线,使漂尾露出1目。这样就可以钓鱼了。实际上可以根据鱼情水情灵活应变,钓得更钝些或者更灵些,例如调1钓2,调1钓3,调1钓1.5,调1钓1(悬浮状态)等等。水底不平整,多钓少钓一两目,何尝不可,“差不多将行了”。宽松的钓法,轻松的心情,真正的休闲。
这样的调漂方法,只有两步,比较5步法还要简单,容易掌握。不必在家中调漂筒中进行,也不需要反复精确找底。因为,钓目大于调目,已经说明钩饵受到了地面支撑,钩饵肯定已经到底了。漂尾露出水面不多,说明钩饵卧底不是很多,不会过于迟钝。
可能有人认为“这样调漂不够精确”。追求调漂“精确”恰恰是一个误区。鱼情变化万千,对于每一种鱼情都有比较适宜的钩饵子线状态。而且,鱼情经常在变化。哪一种子线钩饵状态是“标准”?或者说哪一种调漂是“标准”?任何人(包括大师)也说不清楚。既然“标准”不确定,又怎么能做到“精确”?用这样的简单的调漂方法,既能够使钩饵到底又能够实现稍微钓钝而又不是很迟钝,当然已经适用于野钓了。
上述一些想法,对一些初学钓友可能有一些参考价值。那些酷爱竞技钓、技术高超的年轻人,在野钓中要玩得更精,当然又是一种情趣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