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0-5-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图片来自网络)
严格来说这本《大话沔阳人》我读的不是书,是在网上看的,篇幅也不全。在阅读方面自己有些偏执和挑剔,只愿把时间花在自己认为值得的文章上。看到“大话”,免不了想起电视剧那些林林总总的“戏说”。《大话沔阳人》“大话”的比那些“戏说”好出许多。诙谐不油腔,像个老朋友似的把那些大家知晓的故事,不疾不徐,掰开了揉碎了慢慢道来。讲这样的故事,泡上一壶凤凰单枞是最适宜的,经久耐泡,清香漫溢。 七月末的某天在群里又聊到《大话沔阳人》,知道我手上没有实本书,有人玩笑说你干脆抄一遍嘛。咦?抄一遍?不错呀。何况我把这本书的故事列入了亲子讲故事的必讲类。抄一遍,不正好再把故事细捻慢捻像烧红烧肉一样,慢火入味,讲起来更得心应手。虽酷暑炎炎,山区早晚还是凉快。或是上午客人未退房时,或是午休后,有时是等晚归的客人,伏案走笔,也是静心消夏呢。
记忆一旦开闸,如秋天的江,水落石出。那些读过的印记纷至眼前。你看,在开篇《孔子:五乐太圣人转身》里“东周时期,天子式微,礼崩乐坏,官府钓鱼执法,民间挟尸要价,别说扶老太婆过马路,就是太婆摔断了腿也没人管。”想起有人说,千百年来,什么都在变,唯独人性没变。实际上也是。
孔子当年受楚昭王之邀来到郢都。给小孩讲故事古今地名之别其实是很有趣,尤其是故事就发生在身处之地。楚昭王领着他们到五乐台狩猎,五乐台在排湖的南岸。小时候,排湖在我眼里就是大海,烟波浩渺,望不到边。
在《屈原:沧浪河边的自杀未遂者》。作者有着笔力老道不动声色的幽默。写屈原“写得再牛也不能炫耀,最好自我陶醉,没事偷着乐。要是让上司欣赏到了,立马调你去教幼儿园。”嗨,“三闾大夫”不也兼管王族大姓子弟的教育嘛。这幼儿园老屈教得心不甘情不愿也得教。顺带给小孩说说多音字,在什么时候读什么音。沧浪河就是现在张沟穿镇而过的通州河。再强化一下印象,喏,1路车终点站对面那张沟影剧院旁据说就是沧浪寺的遗址。(影剧院不知道还在不在)故事讲着讲着就会互动了,小孩会有很多为什么,所以功课要做足。写诸葛亮的那篇,顺出“管鲍之交”的典故,衍生到《三国》,真是走错路都是故事。还可以让小孩讲讲她知道的故事。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的缅伯高,莲花池边失天鹅的莲花池是沔阳人都熟悉的。虽然眼下的莲花池已不是缅伯高当年路过的模样。这个不重要,小孩听故事要的是形象生动。
写《狄仁杰:沔阳人民的老领导》里提到高罗佩,我是高罗佩的粉丝。写公案小说无人能出其右,一个荷兰人把汉语写得那叫一个美。在成年后能看书看到天色微明,想了想也就是高罗佩了。有时候路过复州大道,偶尔会脑补下复州蛇案的情节。要是讲完狄仁杰的故事,再去迎恩楼吃顿藕夹,可以说是听饱了,再吃饱。诸葛亮读书台,狄仁杰问政处在上小学时的暑假,表姐都带我去看过。
只要小孩会说话后,没有不会背李白那首著名的《静夜思》。太白先生来过我们江汉平原的沙湖。诗仙也曾离我们如此近。阅读的乐趣之一就是有条又隐蔽又阳光的路,好像路上只有自己在走,其实不是。在读到贺知章朗读了李白的诗歌后说他是太白金星下凡。不吝赞美之言。想到茨威格去见罗丹,他说他得到的教益就是,伟大的人物总是心肠最好的;伟大的人物在自己的生活中几乎都是最朴实。他看到一个平易近人,不拿自己当腕的罗丹。普希金的老师在读了他的诗后,给了张照片他,上面写着“给我的学生,他的失败的先生敬赠”。看看,名人、大家的风度和胸怀是不分国界的。太白先生的沙湖行是落魄游,话说,不到落魄了估计他也不会来。月亮还是李白笔下的那个月亮,隔了时光的那个长安,倒是故事一箩筐又一箩筐啊,比如“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故事里讲故事,有点象刨花生或者土豆,扒开土看到一个,再往下扒扒,哇塞,有一窝。惊喜得哇哇叫。长到现在其实只刨过一次花生和土豆。有机会还是要多刨几次,有趣呀。
“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的赵太祖吃过的黄古煮蒿菜,黄古、蒿菜是家乡饭桌上的常客。只是黄古煮蒿菜还真没吃过,惹得我起心自个捣鼓下试试看。
作者着墨较多的是陈友谅,最惜的也是他。《陈友谅:从渔花子到大汉皇帝》,作者笔下的友谅似乎不是隔朝隔代的那个人。是近在眼前的深为赏识相交莫逆的友人。心中有情,笔下出,字里行间句句读来有赞有叹也有憾。因之惜,陈友谅某些个自身错误的决定打了败仗,淡淡的隐着护犊的意味。惜英雄大业倾之太快。当然了,讲到友谅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沔阳三蒸。也是这篇文章解了我少年时疑惑。为什么玄妙观会是陈友谅的故居?上学时跟同学经常逛到那个玄妙观去。朱元璋时没有网络也就没有水军,也没有报纸。坐了位,还是心怀芥蒂,只得派人消灭模糊陈友谅的痕迹,故居也就成了玄妙观。所以,希特勒一上台就控制媒体。看,有野心歪心的也不分国界。
我最着意的是张定边,智勇双全,忠心不二。《张定边:元末第一猛将》。湖口弦的张定边,这个湖口弦,我们去外婆家的必经之地,那座石桥也还在,小小的。旁边还有一个闸。要说张定边聪明还不够,张定边的草鞋做得好也买得好,问题是他还会做软文广告。那个神仙托梦告诉他做草鞋的故事。我想是他自己编出来的。那个年代的人,对于来自神仙的梦啊什么的,深信不疑至高之上。一个村子都做草鞋,自己的草鞋再好,要脱颖而出还是得要点心思的。做草鞋是最好的,打仗是常胜将军,智谋亦有。能文能武说的就张定边。
还有胡廷瑞的下查埠,真是地地有故事,说也说不完。
前后也就个把星期,断断续续手抄完十个故事。有时写得手酸了,泡壶茶让自己神游的大脑歇息会。回家的次数并不多,给两小侄女讲的故事也粗线条简明扼要。作为沔阳人,生于斯长于斯,发生在这片土地的故事虽不能做到如数家珍,有沔阳人写的《大话沔阳人》,把那些我们读过或是听过的故事,用读来会心,幽默诙谐的语言一一厘清,如此现成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小时听老人讲故事,叫讲古。妈妈也爱给我们讲故事,时隔多年,那些故事回忆起来还是鲜活如昨听来一般。虽说写这篇文字意在给二妹做亲子阅读的指点,而我自己在写的过程中翻阅读书笔记,又在故事里走了一遭。一举多得。还有,抄写并不累,到是如在暑天喝过热茶,毛孔微开的酣畅。
(20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