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7-5-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文/<font style="font-size: 24px;">刘燕</font><br/> 那天,一位相熟的作者发过来一个文档,说:“你们见得多,帮我看看这个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我就登到博客上,也算帮了忙吧。”这是一份地址汇编——全国各地需要接受捐助的地址名录,后面附有详细的所需项目——钱、衣物、文具等。接收者有学校,有 NGO,也有地方民政局,很仔细地看了看,的确都是贫困地区的。于是,就很谨慎地实话实说了:“这些地区确实需要帮助,受捐者也多为公共团体和单位,应该……”<br/> 我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我们都明白,我要说的无非是——应该不会是骗人的吧,捐出的钱应该能用到该用的地方吧,我们应该能帮助一些人吧……可是,谁知道呢?我们都明白,“应该”并不代表“一定”,好的愿望也未必就能带来好的结果。这种心情,与张丽钧《行善的理由》中提到的那位学者一样——担心自己的钱被“抽条”,担心受捐人是否配用善款。<br/> 而且,相信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br/> 可是,我还相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缺少的不是爱心,也不是能力,而是将这爱心和能力转化为实际效果的具体行动。<br/> 于是,关于行善,就陷入了这样一个悖论:一方面是“义工”、“慈善”、“义卖”、“支教”等词语的风行,另一方面,却是大多数人在此类行动中的缺位。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会为那些志愿者的豪气干云而激动,比如丛飞,比如“13义士”,可是,如果要把这些行动落实到自己身上,就会产生诸多顾虑,除了上面所说的对于行善本身的担心之外,还会为自己的时间、金钱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作为旁观者,以激动、冲动、“欲动”开始,却以“无动”为最终结果。我们的爱心,往往是没有力量的。<br/> 张丽钧的另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饥饿网”,在这个网站上,你每点击一次,饥饿者将得到 1.1杯食物。你无须付出金钱,也无须付出劳动,你需要做的,只是一次点击,且每天只能点击一次。因为,“对饥饿者的那份惦念不应该仅仅是心血来潮时的‘ 倾囊相助’,它更需要一份天长日久的挂怀”。<br/> 从对网站的一次点击开始,至少,我们已经开始去做些什么了。这样,我们的爱心,才会有力量。<br/><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