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1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6-7-26 11: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第二十一章
“别急别急!反正现在也没什么要紧事,我从头到尾慢慢说给你们听。”父亲咳嗽一声,然后就慢条斯理地说开了。
从父亲口中得知,小英的父亲是个做小本买卖的生意人,人比较老实本分。小英的母亲早在三四年前就被查出是肺癌晚期,最终因医治无效而不幸去世。小英手下还有一个小她两岁的弟弟,母亲的去世对她弟弟的精神刺激很大,导致后来经常在学校打架斗殴,最终被校方勒令退学。为了延续家庭的完整性,同时也是希望多添个帮手来打理生意,小英的父亲选择了续弦。只可惜这个刚进门的继母不但脾气古怪,而且好逸恶劳,整天只知道涂脂抹粉,四处闲逛,而且还动不动就把小英姐弟俩吼骂一顿。小英姐弟俩感到在家里实在呆不下去,于是合伙偷了父亲的几百块钱离开了家门。小英的弟弟上过初中,略懂点文化,所以决定到深圳去打工。小英只勉强上完了小学,由于文化程度低,不敢跑太远,所以就安心留在了汉口,打算随便找份事做着就行。于是,姐弟俩在半路上就分道扬镳了。
小英不仅样貌清秀可人,而且举止大方得体,再加上人又聪明乖巧,所以刚到汉口不久就被一家理发店老板看中,在那里当了学徒。有道是“无巧不成书”,戴克松前年夏季恰好到汉口出差,偶然进入这家理发店理了个发,闲谈间就认识了小英。戴克松平时就有点喜欢拈花惹草,见到小英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岂肯轻易放过?于是,打这之后,他有事没事就找机会去接近小英,对其百般讨好大献殷勤。小英本来就一个人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再加上人又特别善良单纯,突然遇见有人对她这么好,难免会一时之间春心萌动,坠入情网。这一来二去的,两人很快就好上了。
戴克松比小英整整大了十二岁,老牛吃嫩草不说,关键是他早就结了婚,天真的小英默默地当了第三者还浑然不知。就在今年春季,为了方便来往,戴克松索性将小英接到仙桃,并偷偷租了间房,过上了风流快活的神仙日子。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戴克松的老婆凭着女人的第六感很快就发现了端倪,并顺藤摸瓜地闯到他们租住的地方,将两人捉奸在床。戴克松的老婆在同小英大吵大闹之时,失手用打碎的啤酒瓶将小英的脸部划伤,以致后来留下那个再也无法抹去的“十字架”疤痕。之后,戴克松的老婆仍不肯善罢甘休,又闹到他的单位,哭着嚷着要同他离婚。
戴克松在愤怒之下,也曾有过离婚的念头,所以在他的老婆卷着包裹回娘家之后,迟迟不肯去接。这样僵持了半个月,戴克松终于在亲朋好友的耐心劝说下,厚着脸皮去岳父母家接人了。要知道,戴克松可是非常识时务之人,他的岳父是一镇之长,有权有势,不仅其住房是岳父掏钱购买的,就连他本人的工作也是岳父托熟人介绍的,他根本开罪不起。而且在戴克松看来,小英毕竟是学理发的,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这种姑娘恐怕很难靠得住,他不敢拿自己的未来做赌注。戴克松的老婆还算是宽宏大量之人,耍完小性子之后也同意和他重修旧好,只不过有一个很严厉的条件,那就是:从今以后,他必须同小英彻底断绝来往,不许再有任何瓜葛。正所谓“一只脚不能踏两只船”,戴克松经过一番权衡取舍,最后只好给了小英一笔钱,叫她另谋生路。
“照你这么说来,小英压根就没在仙桃学过理发,那你当初带她回来时为么事要骗我们?”母亲厉声质问。
“这也不算是骗,她本来就学了两年的理发,不过是在汉口学的罢了。”父亲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那你是怎么碰到小英的?”母亲继续追问。
“我之前不是说过嘛。”父亲点上一枝烟,接着又道,“那次从河南回来后,我正坐在仙桃客运站的候车室里等车,没想到意外遇见了小英,看她眼圈红红的像是刚刚哭过,我就连忙好奇地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小英于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一五一十地当我讲了一遍,我一听,顿时同情得不得了,问她今后到底有何打算?她似乎也显得有些茫然,说心里其实很想回家看看,又怕被她爸和后妈责骂。我看她实在可怜,于是就把她带回了我们家,没想到事情会闹成现在这个样子,仔细想一想,还真是人言可畏呀!”
“哦!”母亲仿佛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那你怎么不早说?”
父亲喔着嘴唇吐了个烟圈,若有所思地道:“我就是怕你多心,所以才有所隐瞒,哪晓得--唉!你说,这小英和陈杰还真是同病相怜,我看他们两个互相之间还蛮有那个意思的……”
“这还用你说?”母亲禁不住白了他一眼,“连苕气都看得出来!”
父亲不经意地咧嘴笑了,略作思索便道:“这样吧:等过两天,我把他们俩都叫到一起好好谈一下,要是双方都没什么意见,就叫陈杰把他的婶娘请来说媒,也不找算命先生看日子了,拣日不如撞日,我看就选端午节那天出嫁吧。这样一来,既是成全了他们这对苦命鸳鸯,也是了却了你我之间的一桩心事。”
“我没什么好说的,就按你的意思办吧。”母亲站起身来,打了个长长的呵欠。
事情似乎比预料中的还要进展得顺利。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陈杰少不了要请他的婶娘到我们家来说媒,其实说穿了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既然郎有情妾有意,父亲也乐得送个顺水人情,很快就和媒人敲定了嫁娶日期。由于陈杰家里穷得叮当响,也没什么亲戚往来,婚事自然一切从简,客也不接了,席也不摆了,甚至连结婚证也省了。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端午节就到了。这天一大早,人们都趁着天气凉快,纷纷赶着上街买菜、买粽叶或一些油炸物品。门前不时有人路过,打招呼声间或响起。鸟雀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要把沉睡的屈原给唤醒。按照往年的惯例,这些村民从街上回来后,马上就会开始包粽子、煮鸡蛋、蒸米酒等等,忙前忙后,不亦乐乎。而节日里的氛围往往在袅袅炊烟中,在栀子花的清香中,在人们荡漾着笑容的脸上,一点一点地升腾了起来。
陈杰破天荒地换上一身西装革履,剃了个板寸头,下巴上的一小撮胡须被他刮得干干净净,枯井般的眼睛也有了些许的生气,黑黑的脸庞上还擦了点不太均匀的增白粉,猛一看上去,还真有点认不出来了。他早早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我们家,等着迎娶小英过门。他一直都在咧嘴傻笑,看起来就像一只伸着舌头不停喘气的狗。我想,在他的心里,一定认为自己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男人了吧?
“闺房”里,洋溢着阵阵喜气,玉莲和珊珊显得兴奋而忙碌,她们替小英又是梳头、擦粉,又是描眉、涂唇膏,乐颠颠地一直忙到了晌午。当小英经过精心的打扮,小心翼翼地迈出我们家大门时,在灿烂阳光的映照下,她宛如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花,迎空绽放、光彩照人!父亲笑容满面地在门前放了一小串鞭炮,以示“女儿”出阁的喜庆。左右邻居们都带着好奇的心情蜂拥过来,将小英围成了一圈,祝贺声和嘻笑声顿时夹杂在了一起。
在玉莲和珊珊的搀扶下,小英这个显得有些害羞的新娘子,迈着娇弱的步伐,和陈杰一同并肩挽手,一步一步地朝前走去,走向她人生新的驿站。尽管没有满座宾朋举杯同庆,场面也不算特别的热闹喧哗,但我相信,小英心里其实已经很满足了。有那么一瞬间,我感动得差点想落泪,但我知道我不能落泪,这是个值得令人高兴的日子,我要用自己最灿烂的笑容来感染她、温暖她,让她感受到“亲人”其实就在她身边。她就要成为别人的新娘,开始全新的生活,未来充满着太多的不可预知,我感谢她曾给我们这个苦难的家庭带来过许多快乐,也默默地祝福她一生好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