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涂明星 前言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为今用陶冶情操,得到极好的艺术享受。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文化素养。
一、怎样入门 唐代有两大类诗体,古体诗和今体诗,今体诗是唐代以后的新型诗体字数、韵脚、声调(平仄)、对仗各方面有许多讲究! 我们讲格律主要是新体诗格律。今体诗分两大类:律诗和绝句,律诗分五律、七律;绝句分五绝、七绝。绝句是律诗的一半。 律诗讲律句和音节的。国家提倡[中华新韵] 对我们初学者来说无疑开了一盏绿灯!我是用[中华新韵] 开始写逐步写[平水韵] 的。 [平水韵] 宋淳祐年间,江北平水人刘渊创作地。合并206韵为107韵。清代改称【平水韵】为【佩文诗韵】,又和并为106韵。 【中华新韵是按现代汉语语的读音,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抑扬顿挫就成了音律,只有严格的按格律写,才朗朗上口,才能表达一个完整完美的意境从而达到抒情的目的! 我开始写从依人家的韵学写,至少在韵脚上不出错,练笔时先写绝句开始,绝句比律诗相对来说好写一些。有什么水平写什么水平的诗!写诗如同做房子:如棚子、泥坯、转瓦结构、钢筋水泥、电梯房等等。初写不要怕,先吟后逐步完善,慢慢提升。 二、怎样写
立意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或先平朴直叙或逆转荡开拔高。就绝句而言:第一句是启,第二句是承,承接首句的意思,第三句是转,转折抒情将意境拔高,第四句是合是总结。这就是启承转合!律诗依然,只是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后要讲的)
诗由心生!综观历代诗人、词人无不是这样的!从景入手用情贯穿作品的始终! 我的老师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几个诗友在一起吟诗作对,正在寻思之中,一人路过,这有何难即兴一联:我本苏吴北,多兄纳个官。众愕然,他随解释;我住在苏州吴县的北面,多亏我的兄长买了一个官。写诗不能生造词语,要行如流水一泻千里。 诗是让人看的!不是孤芳自赏地,是让读者产生共鸣地!用老百姓的语言融入诗中我觉得更生动更完美。大诗人白居易每写一首都让邻居一老太看,老太看不懂地就修改,所以说诗是咱百姓的。 在座的都是老师,而且是文科老师!写诗与写文章一样斟字酌句,慢慢推敲地。比如我写油菜花:百鸟惊春醒,芸苔一片黄。晨晖烘宿露,游客赏流芳。彩蝶丛中戏,金蜂蕊里忙。故里如画卷,处处舞霓裳。通过几次修改才定稿地。我出身农民,对农村有感情的。我写【金秋故里】也是如此:金秋故里回,沃野尽弘恢。稻穗珍珠甸,棉花璧玉皑。农机耕垄亩,秋韵赋高台。试问垂髫友,繁荣何处来? 三、写作方法 根据写作题材找好韵部,用宽韵少用窄韵。2、融入诗中。3、多积累多读书读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精典作品。4、多交流取长补短,不怕拍砖。5、大胆发给各杂志或大型网站建立自己的文集。 第一讲 格律诗的结构特点和五绝的基本类型 一、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在我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排律等)。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格律诗又叫做近体诗或者今体诗。这是唐朝人的说法,我们至今沿用。 唐朝人把在格律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都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的每篇句数不拘。可以整齐划一,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押韵宽。 二、格律诗的结构特点 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也就是说,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2:各句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 每句五个字,共四句的,叫五绝;八句的叫五律。每句都是七个字,四句的叫七绝,八句的叫七律。 3:一韵到底,必须押平声韵。(a,押平声韵,近体诗不能押仄声韵。b,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奇句不韵。)(至于一些作者故意写仄韵律绝的,那是例外。)也就是说。一首诗中只能押一个韵,不能换韵;并且押韵的字必须是平声。 偶数句(2、4、6、8句)必须押韵;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奇数句不押韵,并且句子尾部的那个字必须是仄声。 4:律诗,中间两联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一般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律诗的第一联(1、2两句)叫首联,第二联(3、4两句)叫颔联;第三联(5、6两句)叫颈联;第四联(7、8两句)叫尾联。 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三、格律诗的平仄和标准句式 平仄,说简单点,就是声调。 汉字的四声:汉语乃一字一音,汉字的声调有不同,古汉字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唐代诗人对汉字四声作了巧妙的二元化处理,即平声归于一调,仍叫平声;上、去、入声归于一调,谓之仄声。这就是格律诗中所说的平仄二调。 诗词格律中所讲的平,乃指平声字仄乃指仄声字(上、去、入)。换句话说,在律格中,平声字位只能用平声字,仄声字位可用上声字、去声字或入声字。 现代汉语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阴平、阳平属平声;上声、去声属仄声。古代的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分散到现代的四声中去了,但在一些地方方言中还存在入声,所以写格律诗用旧韵时一定要考虑入声字。(我们是初学者,可以用新韵的,新韵韵宽,可以选择的字很多。) 五绝与五律的写作规则: [一] 五绝的四种形式: 1、首句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
2、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
3、首句平起仄收式 (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 五律的四种形式 1、首句仄起仄收式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
2、首向仄起平收式 (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
3、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4、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产,(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