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查看: 3343|回复: 0

[小说杂记] 襄河往事(长到十八岁)4~6作者:赵咸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9 20: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四、绞丝幔

童稚时代,是毫无忌讳的。夏日,暑热难耐,我总是光溜溜一身,每天睁开眼,就听到远处蝉鸣声声,于是,呼朋引伴,拿起丝幔架“绞丝幔”。
“丝幔”是我们地方方言,就是蜘蛛网,通常在夜晚,房前屋后、檐下墙角,一个个蜘蛛吐丝成网,织起一个个大如筛子的“丝幔”,飞虫不慎撞在网上,这种粘性很大的“丝幔”就会困住蚊虫,变成了躲在暗处的伺机而动的猎人--蜘蛛的美食。大概是代代相传孩童们乐趣的玩戏,看着别人怎么做丝幔架,于是迅速学会了制作这种武器。我把一根稍长的竹竿的梢头用篾刀劈破少许,用短棍撑开,然后到处寻找丝幔,把它们反复搅缠到上面,这样,丝幔架就成了我的武器。用它干什么呢?呵呵,用它来粘“虰虰”、 粘“蛾子”,粘哪些能飞的小昆虫。“虰虰”就是蜻蜓, “蛾子”就是蝴蝶,这些小虫像飞机般漫天飞舞,也会任意落在草丛,小树、篱笆上歇脚,我就会悄悄掩过去,拿起丝幔架,对这些“虰虰”、“蛾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按压下去,这些“虰虰”、“蛾子”十之八九就会被丝幔架给粘住,然后,这些小虫就变成了我的玩具,供我慢慢把玩。
“绞丝幔”是偷袭,还有种捕获蜻蜓蝴蝶的方法,那就是强攻,就是手中拿起大大的竹扫帚,跟在蜻蜓蝴蝶拼命飞舞,手起帚落,受伤的小虫们就被压在地上动弹不得,束手就擒。
我还会在雨后的夜晚,到处搜寻蛰伏多年的爬蚱(知了或者称谓蝉的幼虫),在微弱的星光里,如水的月光中,在树下、草丛中仔细逡巡着,用坚硬的小棍挖找树边的小洞,或找寻慢悠悠地爬上树干的的爬蚱吗,还会在正午烈日下用丝幔架粘哪些躲在枝叶茂密之处,引吭高歌的知了(蝉),很精,稍有动静就会飞的无影无踪。
捕蝉最好在午后,酷暑难耐,蝉们也在滚滚热浪中叫的声嘶力竭,警惕性最低,这时,屏住呼吸,悄悄摸进,慢慢举起竹竿,渐渐靠近,然后猛地向蝉粘去,蝉就变成了我的玩具。爬蚱泥腥味重,不好玩,而蝉,在阳光下蝉翼上叶脉一样的纹路很漂亮,捏一下肚子就会叫唤,很好玩。
不怕早晨的露水,不怕正午的烈日,不怕夜晚草丛的爬虫,我总是满怀激情,充满乐趣的投入这些“工作”,这些用了很大气力捕获的小虫最终怎么处理的,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但在现在,哪些情景想起来就觉得可笑好玩。现在蜻蜓蝴蝶很少了,也在没有看到小孩们拿着丝幔架,光着屁股去捉玩的活动了。
显然,绞丝幔、做丝幔架的游戏已经“失传”。

五、碾米

童年,除了尽情尽兴玩耍以外,还是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的。记忆尤深的是“碾米”。
以前,农村时兴种植大麦,小麦,并且种植的面积颇大。对于大麦,不像小麦那样娇贵,又早熟又耐旱又不挑养植地方,记得小麦还未收获大麦便已由青转黄了,收割期比小麦早二十天左右,在小麦还未收割前的这段时间,正是农村闹粮荒的时候,对于青黄不接,等米下锅的贫穷人家来说,可以作救急之用,有事甚至急到大麦还没有成熟,刚刚灌浆进米,就把麦穗割下来磨浆而食。大麦经过碾磨脱壳去皮后就成为麦米,可以煮麦米粥、麦米饭。大麦还有一个最大的长处就是可以预先做成熟食—大麦粉。将大麦在锅里炒熟后,再用石磨磨成细粉,肚子饿的时候,就可以用热水调成糊糊用于过早(吃早饭)或过中(中午饭),以及来不及时间烧火(做饭)时“压一压”肚子,临时缓解饥饿。这麦米粥,麦米饭,以至麦米糊糊好吃吗?说实话,口感实在不敢恭维,吃起来既粗糙有柔韧,感觉难以下咽。我的孩童时代就是吃麦米,吃杂粮长大的。
科学和经验证明,麦米的营养价值并不亚于大米,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大麦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纤维含量高,大麦具有“三高二低”的特点,即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因此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那时的我,简直是一个“大胃王”  ,一餐吃几碗,吃了还想再添一碗,身体比现在的“白米饭,肉汤淘”要壮实的多。
把大麦做成麦米,把粟子做成粟米(小米),把高粱做成高粱米,所谓“五谷杂粮”,在我们长江中下游指的是小米、玉米、荞麦、高粱、燕麦、花生以及各种类,这些想变成食用,大多都需要用石碾进行磨碾。
旧时农村的每一个湾子(村庄),都有一两套用来加工的碾磙子(niǎntuó),称是村里的公物。石碾由由碾叫碾盘)、碾砣(亦叫碾磙子)、碾、碾管前轴、碾棍等组成,把需要加工的粗粮放在用石头凿成的槽里,附在碾架上的两个碾砣由牛或者驴子牵引拉磨,围绕着石槽作圆周运动,利用碾砣对粮食的摩擦力和重力对收获的颗粒状粮食进行破碎去壳等初步加工,碾砣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一种重要生产工具,以前在农村广泛使用。
碾米通常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人负责在碾架前赶牛或驴子,手持一条鞭子或者竹条、棍子,不时发出吆喝或者抽打,催促其不停前进;另外一个人则在碾架后“扒米”,把挤压在石槽周围的粗粮“扒向”碾槽中心,以便碾砣的磨碾。负责赶“牲口”的当然是父亲,我就坐在碾架上扒米。赶牛赶了一圈圈,扒米扒了一圈圈,至少两个小时后,终于大功告成。
这也是一项三四岁小孩能完全顶替大人的劳动。

六、绞把子

童稚时代,还有一件我能力所能及的劳动,就是“绞(gao)把子”。 稻草被绞把子筒绞成条后被扎成麻花状或“8字”,称谓“把子”。以前的农村,烧的柴禾,就是冬烧棉杆烧麦草烧棉秆简单,只要折断递进灶膛烧进行了,但田里收来的麦草、稻草和其他草类直接放在土灶里用来烧火,不仅体积大松散,还会一哄而燃,不经烧熬火,也不好存放,草把子也,通常就要把这些草绞成一个一个的“把子”, 有时要将棉梗折断用稻草捆扎成二合一的“把子”。
我家这项劳动需要两个人配合,共同完成。一个人,通常是大人(爹爹),或者我的姐姐来喂把子,使把子先形成长条状,主要是把松散的柴草陆续放进把子里;另外一个人,一般是小孩或者就是我,用绞把子筒或者称谓“镐子”将松散的柴草绞成长条形,我知道钩住搀好的草,不停的转动绞把子,再由姐姐或者爹爹扎成8字形的“把子”。
我啊,小小的年纪,人还没有板凳高,却能不动神色一气呵成的绞出一大堆“把子”,并且一做就是大半天。我这样“懂事”,被隔壁的高家大姐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这位大姐实际上是我的一位家门嫂子,虽说是等辈,而年龄却明显高于我一个“层次”。我的堂哥叫茂才,嫂子就叫高姐了,他们的父母亲在他们那一“房头”( 家族分支)排行第三,我们姐弟们都称呼“三伯、三妈”。土地改革时,被定位“中农”成分,说明在我们这算的上“小康之家”。他们家吃的多半是“大米粥、大米饭”,还经常做“大米粑字”和“小麦粑子,每当他家里“美味佳肴”的香味传来,幼童的我,很是稀有的美味让我“馋涎欲滴”。高家大姐也很清楚我的“馋”,就用他家的“粑粑”来“笼络” 我,让我帮他做事,而主要的事情就是绞把子。她会先给我一点粑粑,并许诺我说“燕伢子,快来快来,帮我绞把子呵,绞玩把子还有更多的哟!”还不时摸着我的头对我家大人说:“燕伢子就是乖,又懂事又勤快,还会做很多事呢!”面对好听的精神鼓励和实实在在的奖励,更让我乐于帮她做事,也做的更为勤快和有劲了。
现在想来,高家大姐对我还是特别喜欢的,即使没有帮她做事也经常给我一些吃的东西。以至后来我的婆婆说我“拐”,说我“劣”时,甚至笑骂我“滑头溜钩、阳天野地、一拐三歪”时,我就会振振有词的对婆婆说“隔壁高大姐就说我乖和懂事呢!”。这话,婆婆告诉了母亲,母亲又学说给高家大姐听,高家大姐又说给她的全家听,都说的哈哈大笑。几十年后,高家大姐已是八十高龄,我也逐渐步入老人序列,但闲聊时,还会提起这些童时趣事,说起那有些年头的油光发亮绞把筒子,说起手都勒得出血,但从来不叫痛的情景就在眼前。
今天,各家各户都已经使用煤气灶、天然气,还用柴火土灶的已经很少了,厨房不再是黑乎乎的模样,在干净明亮餐厅也成了一种享受,在感叹时代进步的同时,灶屋里傍墙码起好高好厚的一墙草把子已经成为了记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小黑屋|Archiver|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