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仙桃撤县改市
转眼间已过去了三十多年
现在的仙桃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关于老沔阳的一些旧事、回忆
肯定还深深印在老沔阳人心里
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关于仙桃的记忆
有哪些是你印象深刻的呢
1987年,市城市开发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仙桃第一个住宅小区——大洪小区。大洪小区占地近百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成商住房1300多套。小区道路、绿化、桥梁、医院、幼儿园、商业网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当时被仙桃人称为“小深圳”。
在仙下河与汪洲河T字形交汇处有一副巨大的深红色花岗岩制作的文化墙。它南起于汉江桥,北止于东桥,长44米,高4.2米,近180个平方。
这面文化墙,有三点值得记亿:
一是这幅文化墙粘贴在一面垂直的挡土墙上。仙下河两岸坡比均为1:2,唯独东桥与汉江桥连接处采用的是垂直式混凝土浇筑的挡土墙,垂直高度近5米。这样设计,为东桥、江汉桥交汇处增大了造景空间。
二是文化墙的设计采用的是深红色的花岗岩,不易风化。大汉陈友谅、沔阳花鼓戏、仙桃体操之乡等历史的、非遗的、现代的仙桃特色,通过22个大型图案一一再现,以供后人留念,游人欣赏。
三是当时仙下河综合整治建设工程捐资留名活动,地处此段的市工商局独家赞助,独家留名。矗立在仙下河,汪洲河畔的巨幅文化墙再现了仙桃历史文化,再现了仙桃历史特色,再现了仙桃现代文化,再现了仙桃生态名片,为仙下河、汪洲河景观长廊在再添一景。
仙桃人对流潭公园有着特殊的情怀,只因为它是仙桃市第一座综合性公园,更因其神秘色彩,给了市民太多期盼。
流潭公园从1987年开始筹建,经过选址、拆迁、安置、规划、招标等一切准备工作后,直至1993年12月4日正式奠基。
刘潭水面70亩,是市区水面最大的坑塘,所以市委、市政府最终将公园地址定在了刘潭,并取刘潭谐音,命名为“流潭公园”。
1994年9月30日,流潭公园正式开园,门票为5毛一张,广大百姓争先目睹“我市第一公园”的风采。
1995年仙桃市博物馆在流潭公园内建设完成,随即公园内的大规模建设自此开始。1995年,网球场和儿童乐园开工建设,不久后投入运营;甘露禅寺、革命英雄纪念碑也相继落成。1997年上半年,在流潭公园大门东侧由武汉一商人投资近300万建设的汉江游泳馆正式开工。2003年底,公园由建设了众多歌舞厅、KTV,随后,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应运而生。
2001年,流潭公园拆除了南、西围墙,并取消了门票。在2010年,有人大代表提出:加强对流潭公园管理力度,加大对流潭公园的建设投入,提高公园整体形象。
2012年底,流潭公园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拆除了歌舞厅、KTV,开挖人工水体,堆积土方地形,营造阳光草坪,并将简易戏台改造为仿古戏台,改善公园里的游乐场和网球场、新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将流潭公园打造成一个适用性强、便民利民的综合性公园。
原沔阳县磷肥厂作为国有企业,于1974年创建了沔阳县历史上第一栋职工宿舍楼房。
这栋职工宿舍楼位于钱沟路二路28号,砖混结构,长24米,宽9米,建筑面积约432平方米。共2单元2层,16户。
“沔阳职工宿舍第一楼”从建成到现在,历时四十多年,走过辉煌,走过彷徨,走过衰落,历经风风雨雨,依然伫立在原处。
仙桃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于199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1995年,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传统节日外,城区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等活动燃放烟花爆竹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对城市环境、社会秩序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已达到十分惊人的程度。1995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城区实施“禁鞭”,仙桃成为周边县市第一个“禁鞭”的城市。
1997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作出《关于仙桃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同年3月2日,市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谈论通过了《仙桃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实施办法》,并于4月26日向社会发布。《办法》确定禁鞭起始日期为1997年10月1日,规定禁鞭区域为汉江以南、宜(昌)黄(石)高等级公路以北、通顺河以东、杜家台分洪道以西。
1998年3月10日,市文明办主任邹汉林向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作了关于仙桃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实施情况的专题报告,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集城书院是仙桃最早的学校,也是最出名的学校。据上一辈人讲,这个书院在清朝时就修了几次,到民国时期,由卢木斋等工商界人士重新修建,培养了一批能人志士。据说,李之龙就在这个学堂读过书。集城书院旧址在中医院下面,现为电力局的一个仓库。
1986年沔阳撤县建市,到了1996年,仙桃的城市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区面积由原来不到8平方公里扩展到了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也由10万猛增到35万。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孩子读书成为了当时的一大难题。
城区教育资源不够,仙桃的民办学校就应势而生了。199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教育局批准成立了仙桃市第一所民办学校——和平外国语学校。仙桃市民办教育就此起步,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陆续遍布仙桃城乡,形成了以市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仙桃民办教育的出现和兴起,对提升仙桃的整体教育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创建了更富竞争性的教育环境,已成为仙桃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仙桃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仙桃师范学校。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中师的萎缩乃至消亡已成为难以扭转的趋势,仙桃师范学校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时任仙桃师范学校校长的李前程校长,在深入了解现状后,为摆脱困境决定提升办学层次、申办高等院校,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1997年10月仙桃师范学校征得90亩土地修建围墙,并迅速实现了路通、电通和水通。12月28日,新校奠基仪式举办。1998年12月,学校克服各种困难,又征得土地210亩,使新校区面积达到了300亩。1999年8月,新校第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建筑面积达到35000平方米。2000年,新校第二期工程也如期竣工,学校的校园框架基本成型,老校的其他学生全部迁至新校上课。
2001年1月14日,有关专家在仙桃师范学校举行申办仙桃职业学院论证会。经过论证,专家们一直认为仙桃市已基本具备设置高职院校的条件,同意以仙桃师范学院为基础,申办仙桃职业学院。3月,湖北省高等学校设置了评议委员会专家会议通过投票,一致同意建立仙桃职业学校。仙桃职业学院成立后,在2003年1月10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成立仙桃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批复》,正式撤销仙桃卫校建制,成立仙桃职业学院医学院,隶属仙桃职业学院领导。
仙桃职业学院的成立、发展和壮大,提升了仙桃的知名度,推动了仙桃的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带来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明媚春天。沔阳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和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在仙桃地区有关单位集资办学的通知》,拟定兴建沔阳县仙桃镇第三中学。由于各单位和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仅用一年时间就集资了50多万元。至此,仙桃市三中呼之欲出。
县政府、县文教办领导在多次实地调研后决定,三中校址定在四化路(今沔阳大道)西端原沔阳县邮电局斜对面,即现在的市实验幼儿园所在地,坐南朝北,校门向四化路开。
当时的征地是一块34.65亩的菜地,1982年9月,基建全面开始。经过一年的抢建,1983年9月,四层教学楼大体完工,26个教室由两个教室各并的大会议室如期交付使用。9月19日,仙桃三中教学楼落成暨开学典礼大会隆重召开。
这些老沔阳留下来的珍贵财富
有很多直到今天在仙桃依然存在
我们在享受如今优渥的物资条件和资源时
一定会铭记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先驱者们
是他们的远见和坚守为仙桃这座城市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让仙桃能够持续向上发展
/今日话题/
你对老沔阳的事物有哪些深刻的记忆呢
一起在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