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重人因——规范驾驶操作的六个要点
(1)正确使用灯光、喇叭
雾天行车,请立即开启近光灯与前后雾灯。遇浓雾能见度极低时,需同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切记不可使用远光灯,以免光线在雾中漫反射,形成白茫光幕影响视线。同时,应勤按喇叭示意自身位置,并及时回应他车喇叭声。
(2)降低车速,控制车距
驾车进入雾区,应缓慢放松油门,并以连续轻踩制动的方式减速,避免急刹。雾天视线差,紧急制动易导致后车误判引发追尾。即便需紧急制动,也应采取连续轻踩刹车的方式,既可有效控制车速,又能通过频闪的刹车灯提醒后车注意。
(3)合理使用空调清除雾气
秋冬季气温低,车内外温差大,车窗容易起雾,行车前可使用空调暖风除去车内雾气,用毛巾擦拭清理车窗;行车过程中遇到前挡风玻璃起雾时,应及时使用空调冷风清除雾气,或稍微打开车窗。
(4)避免盲目变道、超车
由于大雾能见度低,不利于观察相邻车道及对向来车情况,行车过程中切勿随意变道、超车。如果是单向三车道,尽量在中间车道行驶;如果是单向两车道,则尽量在外侧车道行驶;远离对向车流,且不要与相邻车道的车辆并排行驶。
(5)慎用辅助驾驶功能
在能见度差、恶劣天气(浓雾、大雨、大雪、重霾等)条件下,辅助驾驶系统的性能容易受到影响,应严格遵循“轻雾慎用,浓雾禁用”的原则。驾驶人须时刻牢记自身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保持对车辆与路况的绝对掌控。
(6)事故处理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车靠边,开双闪:车辆能移动时,应立即移至路边。
高速停入应急车道;国道靠右停于路肩或安全地带,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人撤离,到安全: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
高速为护栏外,国道为路基外。绝不可在行车道逗留。
即报警,设警示:撤离后立即报警,并在车后规范放置三角警示牌。
高速放置于150米外,国道放置于50米外。遇大雾等低能见度天气,距离应至少再增加50米。放置时务必面向来车,确保安全。
1. 职业驾驶群体雾中行车拼的是耐心,载的是责任
雾天行车拼的是耐心,载的是安全责任。不因乘客催促或任务压力而冒险行驶。严格按能见度控制车速车距,必要时进入服务区等待。及时、正确地开启雾灯、示廓灯和双闪灯,主动示意车辆位置。
2. 摩托车、非机动车骑行群体看见别人很重要,让自己“被看见”也很重要
摩托车、非机动车骑行群体体积小易被忽视,必须穿着鲜艳或带反光条的衣物,开启车灯,加装反光贴。选择照明好、雾气少的路线,减速慢行,避免急刹。
3. 老年驾驶群体雾天驾驶需量力而行,身体状况是第一考量
雾天对老年驾驶群体构成复合风险:呼吸易受刺激、视觉判断力下降、应急反应迟缓,请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如必须驾车,建议有家人陪同,并严格控制车速、加大车距。随身携带常用药物,身体不适立即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