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3-8-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初秋的西流河镇,周西沙公路振兴街段上,机械轰鸣,尘土飞扬。施工人员正加紧平整路基,为铺设沥青做准备。 看着这条影响出行的道路即将旧貌换新颜,周边居民满脸期待。“以前一下雨,大家出行都得绕路。现在动工了,都希望快点搞好,质量能经得起考验。”居民何国华说。 这条公路的修建,源于一次代表走访。去年底,西流河镇人大组织代表深入社区调研,收集到居民反映出行难的问题。代表将意见整理上报,镇人大主席团将建议反馈至镇政府,最终将该项目列入民生实事候选清单。 什么是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指政府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投票表决确定正式项目,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及群众监督的制度。 “通过票决制,周西沙公路被确定为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目前施工进展顺利,代表也会定期到现场,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市人大代表蔡还姣表示。 去年底,西流河镇通过组织代表视察、走访调研,收集社情民意、公开征集等方式,初步筛选出民生实事项目6个,并第一时间转交镇人民政府作参考。并在年底的镇人代会上,通过镇人大代表票决的方式,确定周西沙公路、稻荷鳝园等4个项目成为2025年重点实施项目。 从民意收集、票决选定,再到政府实施、代表监督,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形成了完整闭环。每一个环节都有民意的回声,每一个项目都有监督的身影。“民生之路”修得越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走得越实。 在沙湖镇纳河红土湖村段,护坡桩整齐排列,施工机械正在河堤边来回作业。 正在实施的纳河滑坡整险加固工程,是沙湖镇人大代表票决选出的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这段河堤有滑坡风险,每次路过提心吊胆,真是办了件大实事。”村民们现场点赞。 该项目总投资2300万元,护岸总长5公里,采用仿松木柱护脚稳固堤岸根基,配合联锁式生态混凝土护坡和草皮绿化,兼顾防洪与生态景观功能。 票决制不是简单的投票表决,而是全过程的民意凝聚机制。沙湖镇人大从征集民意、筛选转交、票决立项,到实施监督、成效评估,层层把关,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群众和时间的双重检验。 “通过票决制,把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事情办到心坎上,不仅是修一段堤岸,更筑牢了民心根基。”市人大代表董观洪说。该工程于今年3月份开工,目前已完成40%的施工进度,包括清基除杂、打桩1500多根,预计于今年12月份完工。 沙湖镇人大主席吕火松表示:“项目是代表票决选出的,政府具体实施,人大全过程监督。每半月组织一次现场督查,确保项目安全、质量过硬、群众满意。” 莲花湖,又称东沼红莲,是沔城古八景中唯一留存至今的一景。过去一段时间内,湖水浑浊、岸线破败、生态失衡,一度成为群众心中的痛点。 今年,沔城回族镇通过人大代表票决,将莲花湖生态治理二期工程确定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市人大代表魏勇表示:“莲花湖是沔城的老面孔,也是大家共同的记忆。治理好它,不只是修个湖,更是修复一座城的生态。” 项目启动前,沔城回族镇人大组织代表深入沿湖村落走访,征集群众意见,了解居民最迫切的治理需求,整理民意形成候选方案,确保项目既符合群众期待,又具有可操作性。 该项目于今年6月份开工,9月份竣工,主要涉及生态护岸、抽水泵站、人工湿地巡护道路及微地形调整等工程。短短百日工期,莲花湖水清岸绿,芦苇荡生机盎然,白鹭在湖面嬉戏,湖畔新建的步道和绿地成为居民散步、休憩的好去处。 “景色美,空气清新,现在莲花湖成了热门打卡地。每天出来走走,看水鸟、赏荷景,心情特别好。”居民们谈及现在的莲花湖都不住称赞。沔城回族镇人大主席邓云说:“群众都夸这是票决出的‘幸福湖’。” 莲花湖治理的成功,是票决制精准落地的生动样本。从“群众提”到“代表定”,从“政府干”到“人大评”,全过程公开透明,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群众提需求、代表作决定、政府来落实、人大来监督。通过人大代表票决制,仙桃民生实事正从“群众有呼声”走向“满意有掌声”,一项项“票决项目”成为群众可感可触的幸福注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