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查看: 3228|回复: 3

张雯雯:《心中的村上》(发12月3日《深圳商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7 09: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本帖最后由 liuxing 于 2010-12-7 09:10 编辑

发表连接:http://szsb.sznews.com/html/2010-12/03/content_1341638.htm
心中的村上

s.com/html/2010-12/03/content_1341638.htm

  □张雯雯(湖北 仙桃)
         在我有限的阅读中,那么的喜欢一个作家,只有村上春树。
      不为赶时髦,只是因为喜欢,有一阵子,我那么痴迷,听他写过的音乐,吃他写过的食物,读他喜欢的小说,模仿着小说与散文中的“我”,生活。
     记得那次,期待了好久,终于得到一套《村上朝日堂》。拿到书里的那一刻,却不忍马上翻开它,怕欢乐时光易逝,快乐难寻,极像物质匮乏的儿时,获得奢望已久的零食,舍不得立刻去吃。   
     个人觉得,最不适合在车上看的是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而将《村上朝日堂》随身携带,在乘车外出或是归家时拿出来翻看,却是妙不可言的。无论窗外投过来的是阳光或阴影,无论汽车停下或开动都可以阅读。每读完一小篇,将眼睛眯缝起来都能见到阳光下的绿地,一点也没有思维被打断的烦恼。
     正如林少华先生所言,关于村上君真正的生活,读者只能在他的散文集中窥见一斑。林先生所言极是。所以,在读这套散文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化身为村上君,代替他体验日常生活的小事、趣事,像傻子一般自顾自地点头微笑。没有人知道,在我单调与繁忙的生活里,这是最奢侈的享受。
     前几日,朋友发一条短信来:日本大批评家、以研究鲁迅扬名立万的东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藤井省三精通汉语,他指责林少华译的村上只配得零分,理由是村上原文受1960年代英美垮掉派文学和摇滚乐影响,是日语口语的典范读本,而林译则完全用汉语书面语译成,那些优美的成语违反了村上的本意,过于文雅,给原文化了浓妆。
     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那又如何?反正我喜欢的作品是林少华先生翻译的村上。
朋友又好心提醒我,说:“藤井说村上原文充满草根阶级的粗野气息,林少华翻译得太文雅。”
     那么,我只好承认,我心中的春上,只是林少华先生的村上了,这并不是一件令人遗憾或者伤感的事情,我更没有什么“被欺骗”的感觉。毕竟,在记住村上春树这个名字的同时,就记住了林少华先生,那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感觉,如果硬要撕扯开来,一定惨不忍睹。
     也许有人喜欢藤井的村上(前提是他用中文译出来),可我喜欢的林先生的译本,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文学界并存着许多不同译本的名著,最准确的就一定是最好的吗?对我来说,适合我的,才是最好的。
     可惜,到底是人言可畏。近年来,林先生已不大翻译村上的作品,幸而林先生出了一本《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8 收起 理由
简简豆 + 8 欢迎来推荐书目给大家:)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2-7 12: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不错,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4: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我倒觉得《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很适合在长途火车上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9: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我倒觉得《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很适合在长途火车上看呢,:)
瘦水 发表于 2010-12-8 14:51



    有道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想法,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小黑屋|Archiver|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