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7-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对于中国的NBA球迷来说,过去的一周肯定过得刻骨铭心。姚明在MRI检查中再次发现骨裂,继而传出2010-11赛季提前结束的消息。这次各路媒体的论调大抵类似,一是对姚的这次受伤报以足够的宽容,认为即使就此退役亦无可厚非;二是忙不迭总结姚明过去几年给球迷带来的种种欢乐,言下之意是哪怕现在退了也可以了无遗憾。
关于第一种说法,笔者心有戚戚焉。早在今年姚明30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就写过一篇庆生主稿(链接)。文章内容大概是“而立之年”的形容其实早就不适用于姚明了,这个男人从入行开始就以一己之力面对纷至沓来的艰难困苦,实则比不少人都更早学会“而立”。
文章的结尾写道“无论如何,姚明在勤奋、努力、愈挫愈勇等方面已经做到最好了,这符合中国人的价值定义。但在30岁的今天,还是让我们摈弃掉这些与运动员有关,与人未必总是有关的旧观念吧,对姚明说一声:30岁生日快乐,至少在今天不用拼命了,即使偶尔停下脚步,球迷也依旧爱你”,虽是应景之作,其中却不乏肺腑之言。
当时我们会这么说,是因为外界把注意力都放在姚明正处在合同年,未来何去何从上面,围绕的也都是“证明”之类的字眼。其实过去几年姚明面对的始终都是这样的环境,大家跟他说“你要努力,要加油”,偏偏他又是个性不屈的人,无需鞭策就会把全副精力放在篮球上面。直到这一回,才让很多人想起来,是不是偶尔不那么努力也没关系的。
反思来得很“及时”,不是吗?但凡事过犹不及,不能说姚明还能给我们希望的时候,大家就忙着把他树立成民族偶像,是持之以恒的代表,“中国人就该这样”;等到失望突然来袭的时候,又忙着把原先的一些论调统统推翻,仿佛极具人文关怀精神。有的人会说球迷不该对姚明有太高的要求,这话不假,但如果他本身的性格是对自己要求极高,我们是不是应该报以同等程度的尊重?
如果各位尚且不能领会笔者的意思,那姑且说个看似无关的例子好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姚明带着疲劳之躯出征,率领中国男篮小组出线,继而与当届亚军西班牙恶战一场方才落败。在很多人看来,姚明的这个选择是杀鸡取卵。他如果能在夏天得到更充分的休息,职业生涯或许能延长几年。
这是不是事实?或许是,但我们说了不算!倘若若干年后姚明面对媒体袒露心迹,说早知道后来伤病连连,夏天就不该辛苦勤王,那么外界理应报以足够的理解;反过来说,若姚明始终对那几年的国家队比赛甘之如饴,视之为“最光辉的时刻”,则外界实在无半分资格说三道四!
说到底,姚明是很有担当的人,当时谈及国家队也总是一脸的流光溢彩,这种幸福感是伪装不来的。他做出的选择符合他接受的教育环境,则影射到内心的快乐也是实实在在的。不能因为近几年外界大讨论“举国体制”,就代替姚明认为“用奥运会换NBA不值得”。
回到这次受伤的话题上。姚明得知自己又不能打了,第一反应是“失望”,这肯定是人之常情,但接下来如何选择却有很多的讨论空间。不少声音说姚明退了算了,把这种声音放大开来,其实就是“再接着打何苦呢,不值得”,但值不值得其实别人说的都不算,姚明说了才算。
说起来真的很可笑,前几年姚明还有努力的余地的时候,外界不断鼓噪的都是加油加油再加油(尽管他或许未必需要),等到他面临艰难抉择的时候,这种声音反而止歇了。眼前站着一个十几年来视篮球如生命的人,你随随便便说一句“不如退役吧”,这种自以为是的温柔是不是不要也罢呢?
没错,“篮球不是全部”,“姚明不是球迷的”,这些道理都摆在这里。但正因为姚明是独立的个体,他的想法才应该受到足够的尊重和重视。只要他没有正式宣布退役,对篮球还有一丝念想,私以为球迷真正的支持,应该是哪怕90%可能退,或者勉强出来打打得不好,也挺到最后一刻。这样的失望或许巨大,但比起当事人内心的苦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不管怎样,姚明接下来能做的,就是康复之余静下来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搞清楚什么是他想要的,不为外界所左右就好了。事到如今,姚明委实没必要因为外界支持与否而做出什么不一样的选择,但如果他没有放弃,球迷就更不应该放弃,不仅仅是因为你爱他,更是因为谁都没资格对如此努力的一个人妄下结论,以旁观者的身份想当然告诉他“什么才是对的”。
“老头子,你最光辉的时刻是何时?是全日本时代吗?而我呢……就是现在了!”这句话应该是漫画《灌篮高手》里最高潮的部分。很可惜漫画只是漫画,井上雄彦没有画出樱木未来几年的篮球生涯会遇到多大困难。如果樱木到了30岁不能再打篮球了,你的回应是什么?告诉他“退役吧篮球不是全部”?还是马后炮地说“早知道打山王工高就不该上了”?其实,在旁边静静地看,记住以往那些最深刻的感动就足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