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广阔天地 于 2014-7-23 09:22 编辑
~~魂~~ 发表于 2014-7-22 17:42
我怎么记得是荆州花鼓戏咧。。。。
刚刚我们的三蒸被抢走了,这下又。。。
广哥,求科普。。。
——我也来狗尾续貂地“科普”一下由《站花墙》引发的关于“沔阳花鼓戏”的探究
确切点儿说,《站花墙》是“沔阳花鼓戏”传统剧目中的一个。“荆州花鼓戏”这个称呼或叫法,乃是一种貌似“与时俱进”的笼统包容——实则也很不伦不类的新称呼,大致的原因是沔阳、天门、潜江这水土相连、共处江汉平原腹地、文化源流极其相似、原又同属荆州的3个兄弟县舆,先后都在花鼓戏方面大有成就和出了影响巨大的名角,因而基于可以理解但却显得有些“狭隘”的本位主义之见,争相在花鼓戏之前冠以本县舆之名——这个在当代也美其名曰“优先注册权”,俗称“抢注”(不违反与国际接轨的注册法理法规)。在这几个“兄弟”为之闹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最后由“家长”——“荆州”出面拣了个便宜,统称为“荆州花鼓戏”了!这个事情据说定夺于1981年。更有甚者,据说又于2005年被省文化厅将之改为“湖北花鼓戏”。大家对此感觉如何?我想,这给人造成的感觉也就类似于将之先后叫成个“综合科花鼓戏”、“综合处花鼓戏”差不离的“政府”味道了。 这种争法与改法为什么不对,道理很简单:比如说京剧,它也并不是单一源流构成的,其中也还吸收了不少汉剧的元素,但它自古就约定俗成地称为“京剧”,并且不管京剧何时在其它的什么地方更红火、也不管什么地方出了更大的京剧名角,它总归还是叫“京剧”。你叫它别的什么剧,就显得很别扭奇怪、并将真实的历史源流淆乱、稀释掉原有文化古韵、变得更加不为人知,最后什么都不是!同理,要是把“黄梅戏”改称为“黄冈戏”、把“凤阳花鼓”改称为“蚌埠花鼓”或“滁州花鼓”,人们会以为然吗?我想也一定会是适得其反吧。 另据资料所载,沔阳花鼓戏,俗称“花鼓子”,亦称中路花鼓,是湖北三大地方剧种之一(不叫别的什么名字),起源于沔阳州一带。“沔阳”以往既然是一个州治,就证明它自古就涵盖面更广,之后冠以旁县名称或荆州名称自然是不对的。 至于沔阳花鼓戏的更具体的发祥地在何处,有说发祥于沔阳东荆河一带者,亦有说在沔阳三伏潭、毛嘴一带者。 其发祥的时间,据说由清《沔阳州志》特大水灾记实所载:雍正二年(1724年)即有“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的情形。乾隆年间,花鼓逐步演变成为有人物装扮,有简单的故事情节的表演形式,唱的多是恭喜之词或爱情生活小故事,如《十枝梅》、《思凡》等。时人称为“沿门花鼓”、“地花鼓”。因其早期表演形式多为灾民背着木凳,或推着小车,挂上锣鼓,边敲边唱,又被称为“架子花鼓”或“推车花鼓”。 清道光年间,花鼓子从田园走出,成为初具戏剧形态的花鼓戏,谓之花鼓的“草台时期”。 "草台时期”的花鼓戏剧目逐渐丰富起来,从“单篇戏”发展成“对子戏”和有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所演剧目内容多是反映婚姻爱情、家庭纠葛的生活小戏。此间,艺人组班演出由三五人发展到“七慌八忙九停当”的规模……。 另一说,沔阳花鼓戏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后流传到天门、潜江、监利、汉川、京山、钟祥、荆门等地, 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俗称“花鼓子”。是明末以后在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江汉平原,延及邻近鄂南、湘北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