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3-1-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仙桃日报》创城评论版第三稿
从仙桃义工热说起 张书成(网络作家)
作为文明程度的标志、社会道德的标杆,义工热昭示着我们所热爱的仙桃正不断成长和日渐成熟,是中国这个文明国度里毫无愧色的文明城市之一。
2011年2月15日,第二届“感动仙桃十大道德模范”颁奖大会上,“特别奉献奖”获得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仙桃义工。在类似的活动中,群体获奖尚属首次,仙桃义工开了先河。
仙桃义工由仙桃本土的爱心人士组成,他们中,有人民教师、白衣天使、公司职员、私营企业主、国家公务员,也有学生、售货员、送水工……虽然来自社会各阶层,成分复杂,但有一样是相同的,就是都有一颗爱心;努力的方向也是一致的,就是无私奉献。他们成立爱心超市,给困难群体发放食物和衣物;他们组织义卖,联合爱心企业资助贫困学生;他们走进社区,看望孤寡老人;他们走进特校,抚慰残疾儿童;他们走进血站,义务献血;他们走上街头,宣传环保。正如颁奖词所言:“他们犹如尘埃,自然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使温暖在仙桃的各个角落生生不息。”
2007年之前,仙桃义工还是个新鲜词儿。2010年,仙桃市志愿者协会成立,注册志愿者3万多人,建立志愿服务站8个、志愿服务基地4个,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市的爱心网络。
悄然兴起的义工热,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义工,指的是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为改进社会,无偿贡献个人时间、精力和特长的一类人。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进步的推手。而在仙桃,义工热的出现更有其特别的意义。
第一,义工热是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体现。仙桃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和1500年建制史的城市,古有“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的惨痛记忆,今有“鄂中宝地、江汉明珠”的美好称谓,这个巨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耗尽了一代又一代仙桃人的心血。当生存作为第一需要时,我们无暇顾及他人,只有在物质富足的今天,我们才有能力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才能享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感。
第二,义工热是市民对精神文明强烈渴求的反映。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浮躁无处不在,负面新闻充斥耳膜,仙桃市民也无例外地饱受侵扰,深受困扰。义工就像一股春风,吹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吹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打造出一个爱的世界。反过来,社会需要义工,义工也需要社会,他们从中找到了人生的乐趣,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来自仙桃,是一名普通的义工,社会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总之,作为文明程度的标志、社会道德的标杆,义工热昭示着我们所热爱的仙桃正不断成长和日渐成熟,是中国这个文明国度里毫无愧色的文明城市之一。
最后要说的是,在赞美义工、欣慰于义工热的同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融入义工队伍,传递义工精神,形成一个人人做公益,处处有阳光的氛围。我们可能做不到像陈光标那样挑着钞票满街发,但完全可以像雷锋那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或者,仅仅是给世界一个笑脸。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