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7-10-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p style="TEXT-INDENT: 2em">一个笑话,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就粮食短缺发表自己的看法,美国学生问:什么是短缺?朝鲜学生问:什么是粮食?中国学生问:什么是自己的看法?囧:-) </p>
<p style="TEXT-INDENT: 2em"></p>
<p style="TEXT-INDENT: 2em"></p>
<p style="TEXT-INDENT: 2em">网络上原来不只是愤怒当道,网上最牛古汉字囧(jiǒng)近来也突然开始流行。有人问,为什么这样一个90%的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读的生僻字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p>
<p style="TEXT-INDENT: 2em"></p>
<p style="TEXT-INDENT: 2em"></p>
<p style="TEXT-INDENT: 2em">“囧”字本意是光明,它从字典里复活,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要理解这一点非常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人脸,那么“八”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眉毛,“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当一个人说“我很囧”的时候,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样。而“囧”字的发音和“窘”完全一致,简直再完美不过了。 </p>
<p style="TEXT-INDENT: 2em">网络代表了新技术和新文化,在这个平台上每天都在催生新事物,也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新潮的网友们把古老的汉字翻出来,再赋予新鲜的含义,让人看到古老和现代的巧妙对比。然而,这件事最妙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囧”字的构成在中文造字法里属于“象形”,它很像是古代的窗户,“八”和“口”构成了雕花的窗棂。有窗就有亮,引申而来就变成了光明的意思。而现代网民在使用“囧”字的时候,居然也是用了和古人一样的方法,也是采取“象形”,不过把窗子变成了人脸。为什么很多人不分代际,都能迅速接受这个字的网络新含义?因为他们接受的不是某种从天而降的新发明新创造,而是欣喜地看到古老的造字法有了新的应用。同时,又因为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迅速认同了这种新鲜的诠释。由此可见汉字的字形只是外壳,它的内核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当汉字出现之后,中国人习惯了文字和形象之间的直接关联。所以,尽管时光流逝,“囧”字已经几乎被人们完全遗忘,但是一旦有机会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又可以恢复鲜活的生命力。想到后人和祖先在用相同的方式造字这一点,就让人情不自禁地为之感动。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它不随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而消亡,所有中国人可以凭借它而彼此相认,永不相忘。 </p>
<p style="TEXT-INDENT: 2em"></p>
<p style="TEXT-INDENT: 2em"></p>
<p style="TEXT-INDENT: 2em">汉语之所以始终有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人民始终在参与这个游戏,并且在这个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一个把“囧”和人脸联系起来的人已经不可考,他发明了一个新玩法,然后为大家所接受。也许一段时间之后,《新华字典》里会增加一条新的解释。而我们的后人在一千年后翻出这个字,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现在的感受。想到那么久以后汉语还依然存在,让人觉得很宽慰。想到自己早已不在,让人觉得非常之囧。 </p>
<p> </p>
<p>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