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查看: 1952|回复: 1

[诗歌散文] 从读者角度给写诗的朋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6 12: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本帖最后由 栏杆拍遍 于 2015-7-6 12:41 编辑

                    
  看到论坛很多朋友都喜欢诗歌,就想跟大家交流交流读诗的心得,一点愚见,各位指教。

       历朝历代诗歌都是传达感情,陶冶情操的利器。早期的诗歌是从祭祀、民歌等发展而来,即使是不识字的农民都能从领略其中的韵味,就是因为情感是普遍的,诗者、歌者善于利用某些东西唤醒大众的共同心理。
      
       这些东西就叫“意象”,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就是要善于寻找意象,通俗的说就是情感的寄托物、载体。好的诗歌就是通过这些意象去打动读者,唤醒普遍的情感,也就是读者的共鸣。
   
       更进一步,一连串的意象,就组成了整首诗的“境”,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等等都是由“象”到“境”的典范。




       优秀的现代诗也是如此,比如这首张枣的《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
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诗歌就是平常的、人类普遍的情感一种另类呈现。其实诗歌中的情感大部分人都有,只不过诗人把它用特殊的形式表达出来,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觉得,嗯,我也有这种感觉,或者自己有这样的经历,又或者唤醒了自己的某一记忆。这样就足够了。无“象”不成诗,无“境”不成上品诗。
      
          喜欢诗歌的朋友可以看看上世纪美学大师朱光潜的《诗论》、《文艺心理学》,从美学角度讲解诗歌。


发表于 2015-7-6 12:52:07 来自江汉热线APP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诗分流派,各成一派。你谈古诗,他讲现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小黑屋|Archiver|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