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查看: 11118|回复: 20

[原创]沔城的寺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3 0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p><strong><font size="5">    </font><font size="4">沔城素有“四十八古井、四十八牌坊、四十八古庙”、“五教合一”之称。去看过几次沔城的寺庙,都是在当地同事的陪同下去的。他们天天生活在这里,对沔城众多的寺庙不以为然,往往只是带客人去参观规模比较大的普佛寺、玄妙观等。所以,我对沔城的寺庙还是一头雾水,搞不清到底多少。中秋前夕,自己单独去了一趟,回过头来整理照片,才发现大大小小只看了七八个庙,连作为沔城回族镇的清真寺竟然不知在哪里。只好留着下次再去了。</font></strong></p>
<p><strong><font size="4"></font></strong> </p>
<p><strong><font size="4">一、普佛寺(甘露寺)</font></strong></p>
<p> </p>
<p> egJ4kNPp.jpg <br/></p>
<p> H1jKp4n7.jpg </p>
<p> j3xJ4hx6.jpg </p>
<p> RStkz4VR.jpg </p>
<p> GvNpgqkj.jpg </p> Jjh8Y1gM.jpg <br/><br/>    普佛寺的前身为“甘露寺”,位于西门城外城曲。此寺三面环水,一面连路。寺院南有洗马池,东有康王桥和司马桥,西有西城古柏和孔明读书台,北有练兵场和歇凉亭,碧水环流,青松翠柏,一派壮观景象。 <br/><br/>  普佛寺建于三国时期。传说那时刘备、关羽、张飞在吴楚地界活动,行军的一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忽见前面有一座凉亭,他们走进凉亭歇息时,刘备提议说::“为坚定兴汉灭曹、安邦立国的决心,应立一誓愿为好。”关羽、张飞一致赞同。并议定,到时修一座甘露寺以了此愿。这时,关羽见凉亭前面有一青石雕成的卧式青牛,随即挥动手中的青龙偃月宝刀,向那卧式青牛劈去,只听一声爆响,青石分为两段,以示盟誓决心。 <br/><br/>  当时由于曹操势力较大,刘、关、张只有借吴国荆州作安身之地,招兵买马,积草屯粮,以图大业。不久,刘、关、张南征北战,广得城池,喜得良将,事业发达。有一天,他们记起凉亭之事,觉得有愿未了。当时沔阳尚未建郡,此地属荆州所辖,就议定在这里的碧砚台上修一座甘露寺,以还此愿。后来,刘、关、张曾在这里安营扎寨,习武练兵。 <br/><br/>  北宋末年,金兵进犯中原时,传说康王曾在甘露寺隐居避难。后来康王在应天府(今南京)立帝,不忘甘露寺避难之恩,于“建炎”元年在寺院东侧建了一座“康王桥”。 <br/><br/>  元末明初,陈友谅在此寺附近练过兵。那时甘露寺已破败不堪。后来,由南海来了两位僧人,在这里重修庙宇,塑造佛像,改“甘露寺”为“普佛寺”,至此佛法兴旺,香烟缭绕,殿宇辉煌。 <br/><br/>  1986年以来,普佛寺开始大规模修建。东门为康王桥,依据旧貌重新加固,南门为“山门”,山门前为洗马池,北面是柴河,西面是田园风光。寺内新建的大雄宝殿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六龙顶天,四角扳爪,亮脊飞檐,雕梁画栋。殿内塑有释迦牟尼佛像,庄严肃穆。佛像后面是千手观音,造型别致。东西两侧是十八罗汉,神态各异。北面共有四大天王和护法的大象、麒麟,栩栩如生。殿前一座高十余米的宝顶,巍然耸立。铁铸香炉香火不断。大雄宝殿前面是天王殿,背后是藏经阁和念佛堂。东面建有拜佛亭,西面是斋堂和客堂。寺内碧水环绕,荷香清脾,现有佛法高僧、和尚、尼姑10余人,主寺方丈能升曾在南京受过戒,精通佛法。 <br/><br/>  普佛寺为普渡众生的佛门之地。佛是梵文佛陀音译的简称,意译为“觉者”或“智者”。佛法的基本内容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庄,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脑得到成佛为最终目的。它讲因果报应,鼓励人们行善。 <br/><br/>  信佛和佛教徒是两码事,只有出家的和尚、尼姑才算佛教徒。居家的佛教徒叫男女居士,他们要按佛门的规矩“受持三归”(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而信佛的善男信女比比皆是,他们求子、求福、求轮回转世、不再受苦,即所谓“不修今世修来世”祈祷菩萨大慈大悲,神灵保佑。 <br/><br/>  目前,普佛寺建筑规模在不断地扩大,香火兴旺,为沔城寺庙之最,已辐射到仙桃、武汉、天门、洪湖、监利等地,是方圆百里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 <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4 13:23:03编辑过]
发表于 2008-9-16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黑色旋风:在你博客怎么没有看见此问呢
发表于 2008-9-14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p>太长了,不过很不错,可以向刊物投稿。</p>
发表于 2008-9-14 1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p>没去过 </p>
发表于 2008-9-14 0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p>咿呀.这都是沔城撒,好牛bi阿, 有机会克玩哈, 逮仙桃过了二十几年还没克过鹅,.</p>
发表于 2008-9-13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br/><br/>
<p><b>清真寺 始</b>建于清嘉庆年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大门东开,正在门八字墙,高2丈余,宽5丈,门墙后面是一明五暗七的门殿,门殿后为一长方形天井,天井后一座高3丈的梆鼓楼,四角攒尖形。鼓楼的两侧为南北茶室,后为大殿,大殿为双重合檐式。在大殿、茶室、鼓楼的中央为一长方形大花园,1941年大火烧了大殿和北茶室,其余建筑完好。解放后全部拆除。1955年政府拨款,在旧址上重建了一座100多平方米的沔城清真寺。1991年重建,大殿为仿古建筑,占地272平方米,浴房建筑面积112平方米,门楼两层,建筑面积220平方米。</p>
<p>沔城的回民迁入始自元朝末年,明初从北方移入的回民达到相当规模,主要集中居住在城区东北隅和大小莲池的西北部一带,人口约占全镇总人口的30%以上。</p>
<p> </p>
<p>准提阁往下朝东走不远就是清真寺</p>
发表于 2008-9-13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br/>
<p><b>沔城城隍庙</b>  位于城内东门街,坐北朝南,整个建筑为一个大院落。东西长,南北宽,占地7000多平方米。临街为一堵高大的院墙,山门逢中开,门楣上嵌直匾,上书“城隍庙”三字。大门两侧各开一耳门。进出门为一反向(坐南朝北)四角板爪吊脚戏楼,楼上演戏,楼下走人,楼内挂橫匾“和声鸣盛”,楼外桂横匾“可以观”。楼下走道嵌地宝塔,楼前为一大片场地,可容数千观众。场地后,两厢为八朝殿,左为兵、刑、工、保正,右为吏、户、礼、无常。过八朝殿,上石级台阶为正殿,正殿规模宏大,为歇山式。殿前檐下是一排花木拦杆,大门两侧立石鼓,殿中供城隍菩萨,上县“赫赫明明”金字横匾,殿左架鼓,殿右悬钟,很是威严。正殿后是一个反四井口,中为丹池,两侧为厢房。左厢房出么门为厨房。旧时,城内城隍庙有一戏楼,名曰:“可以观”,场内可容观众三四千人。城外大莲花池边春秋阁有一戏楼,并有看台,场地可容观众三四千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的迎城隍会,这在沔城也是一大盛事。迎城隍时,举行赛会,富户子弟都要穿新衣,骑彩马,结队游街。1941年大火之后,迎城隍会还举行过,而骑马赛会已不再举行。建国后,完全停止。</p><br/>
发表于 2008-9-13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提醒下:菩萨佛像神位等最好不要拍照片,有讲究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9-13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p><font size=\"5\">谢谢冰客的补充和提醒!</font></p>
<p><font size=\"5\">继续补上来啊[s:4]</font></p>
发表于 2008-9-13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br/><br/><br/>
<p><b>东岳庙</b> 又名天齐庙。位于城外漕河街。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进山门为门展,中为屏风,门两旁二开。门殿后为丹池(即天井),两厢为十朝殿,十朝展后为东岳大帝殿。大殿为四角板爪式。大殿出耳门,背面为韦陀殿,是一个小四角板爪。韦陀殿东为僧人膳堂宿舍,西为地藏王殿。韦陀殿对面为三佛殿,中为一天井,三佛殿出耳门西为皇经堂。据沔阳党史资料记载,1924年2月,由娄敏修、邓赤中、许栩等8人组成的第一个中共沔阳小组就是在东岳庙三佛殿秘密成立的。该庙1941年毁于战火,1943年由日伪军独立十三旅游长苏振东重建。当时仅建了大殿,解放后被拆除。现为沔城回民中学校址。东岳庙的配套建筑还有头天门、二天门,这是烧香拜佛朝东岳大帝的必经之门。头天门位于下关街,为一牌楼式砖拱建筑(建筑年代无考,最迟建于清初),门楼高八九米,门宽约5米,墙厚3米左右,颇似一城门。牌楼为两层,飞檐翘角,四角挂铁铃,拱门上,一层为一砖嵌横匾,外书(南面)“帝出乎震”,内书(北面)“地载无私”。二层为一砖嵌直匾,上书“头天门”三字。匾额两旁,堆有各种人物浮雕,过头天门进100多米为二天门。二天门建在东岳庙桥南岸桥头,也是一砖拱建筑,其规模小于头天门,横额上书“惟岳降灵”四字。这两项建筑,均在1969年拆毁。</p>
<p>东岳庙的庙会,在沔城是一大盛事。从农历腊月三十晚上开山门起,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下午关山门止,整整要闹半个月。其间,各种香客汇聚在东岳庙广场上,日夜有各种文娱活动,有唱戏的,有耍把戏的,有玩狮子、龙灯的、同时还有繁荣的商业活动。建国以后,东岳庙被拆,庙会活动停止,近年有所恢复.</p>
<p>1987年,群众集资,在隆全大师主持下,在“烈士纪念馆”东边,重建了一座规模比原来小得多的东岳庙。</p>
发表于 2008-9-13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br/>
<p><b>千佛寺</b> 位于西门城外河曲,建于清初,1954年大水被毁,1987年群众集资重建。</p>
发表于 2008-9-13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还没去过这里,向往之.
发表于 2008-9-13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普佛寺去过,其它都没去过呀。。
发表于 2008-9-13 1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p>看贴的同时还长知识。 </p>
 楼主| 发表于 2008-9-13 0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p><font size=\"3\">二、玄妙观</font></p>
<p><font size=\"3\"></font> </p>
<p></p>
<p><br/> </p>
<p> </p>
<p></p>
<p><br/><br/> </p>
<p><br/> </p>
<p><br/></p>
<p><span class=\"KeyWordsLink\"><font size=\"3\"> 玄妙观,曾名元妙观(因朱元璋忌讳而改为玄),是江汉平原方圆百里的道教中心,也是荆楚大地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故居。此观位于沔城南门,坐东朝西,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明、清两朝的道正司一直设在这里。1941年以前颇具规模,观内有灵官殿、三师殿、三清殿、雷祖殿、吕祖殿、斗姥殿、救苦殿、观音殿、皇经殿、老祖殿,俗有“一观十殿”之称。 <br/>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它的创立者是东汉时的张道陵,人称他张天师。他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著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道教分两大派:全真派为出家道士,蓄发、须、头顶挽髻、素食,重清修,认为人可以修练成神仙,长生不老。他重生、乐生、重术、厌死,因此信奉的人很多,特别是有钱有势的达官贵人。正一派为居家道士,不蓄发、重符箓,主要从事斋戒仪式活动,也叫作道场,有唱诵、舞蹈、乐器伴奏,凡死人、发火、瘟疫等都要请道士驱鬼降妖,沔城有一名歇后语:“道士遇到鬼—法都使尽”。人们讽刺道士念的经开头两句为:“天哪,地哪,道士老爷要现钱,坐在屋里望死人”。证明居家道士以收受钱财为目的,全属欺人的迷信活动。 <br/>  陈友谅(1320-1363),沔阳黄蓬山(今属洪湖市)人,祖籍排湖谢家湾,后迁居沔城南门。本姓谢,因祖父入赘陈家,遂随其姓。陈友谅自幼习文崇武,聪明过人。他26-30岁两度中榜进士,成为闻名遐迩的文武全才。当年,目睹元末暴政,百姓民不聊生,遂萌发了灭元兴汉之志。他“举义旗,破元兵,靖祸乱,都武昌,称汉王,顺江而下,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令元军闻风丧胆,十八年戎马生涯,陈友谅凭他的智慧和胆略,创下了三分天下陈有其二的辉煌,他从义军中一个佐掌文书、钱粮的官吏,奋斗成一个威振三楚,统率百万雄师的农民领袖。最后他与朱元璋争夺天下,鏖战于江西鄱阳湖,不幸被流矢贯穿眼睛及头颅而亡,年仅44岁。太尉张定边将其尸首运回武昌,葬于蛇山之麓。 <br/>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为了消除陈友谅在百姓中的影响,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在沔城设尉署,派沈友仁为驻守沔阳的指挥使(军事长官)。沈友仁按照朱元璋的旨意,将陈友谅故居改为玄妙观。尽管陈友谅魂断鄱阳湖,壮志未酬。但他对推翻元朝统治起了重要作用,仍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 <br/>  1984年,沔城人民为纪念陈友谅这位江汉先英、荆楚枭雄,热情捐资在原废墟上重修了玄妙观,武汉大学著名教授李国平还题写了“陈友谅故居”几个大字嵌于门前。现在观内重建了雷祖殿、三清殿、药王殿、救苦殿、观音殿、斗母殿等七座宫殿,完善了草坪、假山、休闲亭等设施,形成了一个既古朴典雅,又洋溢着现 代气息和宗教氛围的旅游景点。 <br/>   1997年,沔城艺人邵四平根据陈友谅出土雕像,精心创作了一座金戈铁马陈友谅塑像,气宇轩昂,威武雄壮。塑像高八米,底座以优质砍石为基,上刻“大汉陈友谅”四个遒劲大字,由《陈友谅》一书作者-中共巴东县委书记程远斌题写。 <br/>  观内还陈列众多的古迹,有陈友谅石刻像、拴马石、喂马槽、刑锅、青云接武石牌、玉泉古井等。 <br/>  目前,陈友谅纪念园已纳入湖北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并报国家争取开发资金,拟定兴建“汉王故里”坊、汉王宫、文物存列廊、石碑廊、衣冠冢、竹苑等。在不远的将来,“汉王故里”一定会成为更具魅力的名胜景点。 <br/></font></span></p>
 楼主| 发表于 2008-9-13 0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p><font size=\"4\"><strong>三、文圣庙</strong></font></p>
<p><strong><font size=\"4\"></font></strong> </p>
<p></p>
<p> </p>
<p><br/></p>
<p> </p>
<p></p>
<p> </p>
<p><br/>      文圣庙是一个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四月,六年二月竣工,九年定为州学。十年,知州金德复增饰之。以后屡有修建。光绪《沔阳州志》有一幅木刻圣庙全景图,可见全貌。图中圣庙占地半顷,坐北朝南,门前为外泮池,池后一条横贯东西的石铺官道,两头立有下马坊上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过道后为石砌大台阶,台阶上矗立棂星门上书“太和元气”四个大字,左书“道冠古今”,右书“德配天地”。进门为内泮池,上架状元桥,过桥为大成殿,是供孔子牌位的地方,其后是崇圣殿,此外还有明伦堂、兴诗斋、成乐斋、射圃等附属建筑。整个圣庙殿宇恢宏,台阁峥嵘,其规模为沔城古建筑之冠。 <br/><br/>  1994年12月,沔城成立儒学会,通过募捐集资,获海内外乡人资助人民币8万余元,其中旅台同胞向晴峰先生独捐4万元。1995年春,沔城儒学会向湖南省汨罗市花岗岩制品厂订塑孔子圣像一尊,其规格为高3.5米花岗岩石,重8吨,而圣像仪表乃仿山东曲阜孔府圣像标准放大。同年9月,圣像运回。其后,“文圣楼”、“花圃”、“竹园”、“碑林”、“泮池”、“华表”、“思贤亭”等配套工程在原圣庙遗址上(今回民小学旁)相继建成。 <br/><br/>  孔子塑像,身着长袍,合手行礼,慈眉善目,和蔼安详。立于约3米高之石座上,南面泮池、北靠碑林、西傍圣楼、东接竹园。 <br/><br/>  文圣楼为仿古建筑,耗资30多万元,共三层。雕栏画栋,亮脊飞檐,古朴典雅,巍峨壮观。一楼为孔子纪念馆,设有根据《孔子圣迹图》雕塑的四组群像,即子贡辞行、泰山问政、四子侍坐、子羔仁恕以及其它有关孔子图片。二楼为书画作品展馆。有来自全国书法家协会的喻培云、郑云凌先生,省书法协会的陈义经、钟鸣天先生以及美藉华人、港台同胞的书画作品,年龄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仅10岁。一幅幅丹青妙手绘制出的作品风情万种,意韵深长。三楼为古城文物陈列馆。收集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石碑、石刻、陶器、瓷器、古砖、铜钱等文物200多件。著名的有新石器时代的陶钵、隨唐瓷器罐、宋代的铜镜、元代的龙凤呈祥碗和元末徐寿辉年号“天定”砖、明代青花瓷碗、清朝雍正年间的“二龙戏珠”碗等。 <br/><br/>  整个文圣公园,春有修竹荫护,夏有荷风送爽,秋有金菊绕台,冬有松柏参天。花环树绕,场阔道平,世人休暇,可仰瞻圣人伟貌;文者聚此,可究儒学渊源;少者可受其教;老者可传其德。身临其境,令人不禁向这位“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圣贤顶礼膜拜。 <br/><br/>  如今,文圣公园已成为莘莘学子求学朝拜的圣地,每当高考前夕,一些高考学子及其父母都要在孔子雕像前虔诚跪拜,以求金榜提名,考中状元。说来奇怪,近几年,沔城高级中学高考上线人数直线上升,突破千人大关。这正是:文圣公园拜圣贤,孔子脚下出状元。 <br/></p>
 楼主| 发表于 2008-9-13 0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p>文圣庙续:</p>
<p> </p>
<p></p>
<p><br/><br/></p>
 楼主| 发表于 2008-9-13 0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p><font size=\"4\">四、诸葛武候祠</font></p>
<p> </p>
<p>     相传因诸葛亮的妻子是沔城人,所以汉建兴十二年,汉后主刘禅为缅怀诸葛亮的功绩、降诏致祭,封诸葛亮为“忠武候”,并令建祠于沔城,四时享祭。 </p>
<p>     1985年以来,沔、监、潜、洪四县市群众为复古迹,自筹资金、砖瓦、木料,借农闲之机,维修武候祠,再现旧貌,目前的诸葛武候祠石刻像就是当时出土<!--ADV_CONTENT-->的文物,后经简单修饰而成。
<p>     诸葛亮武候祠紧随其后的是著名的千佛寺,明代嘉靖记载,蜀汉丞相诸葛亮系布衣时寄读于沔城西门外其岳父黄承彦家,与寺中了凡和尚很善,了凡和尚博学多才,擅于辞令,且擅长翰墨,常与诸葛先生论历代兴衰,品评名人成败,志趣相投,互有诗词唱和。午后,诸葛武候经常与了凡和尚散步于寺东柏树下读书。   
<p> </p><br/><br/><br/><br/>
 楼主| 发表于 2008-9-13 0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p><font size=\"4\"><strong>五、广长律院</strong></font></p>
<p> </p>
<p> 广长律院又名广长社,位于大莲花池西南岸青林山上。律院创始人是高僧三昩和尚。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至崇祯二年(1629年),历时四载。原占地面积16000多平方米。庙山门墙高三丈,粉红色,上嵌四个金字“广长律院”,据说是明末大书法家董其昌手书。庙内铜铸佛像500多尊,泥塑菩萨110尊。石碑有40多块。 <br/><br/>  广长律院是著名的丛林,是湖北三大律院之一,威名显赫赫,蜚声遐迩。清·乾隆《沔阳志》记载有三昧法师鼎建广长律院的碑记。此碑现嵌于广长律院山门墙中,心细者隐约可读全文。清咸丰年间,广长律院方丈为一进士:法名孚山、字小岩,江苏人,因参与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逃亡国外,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清廷杀害。他隐姓埋名在湖北汉阳归元寺落发为僧,后来沔城广长律院任方丈。孚山长老出生翰林,攻诗,住广长律院期间,写下了著名的长律四首——《青林山即景》。1999年,魏恩光先生赴香港探亲,游大相国寺从藏经阁内抄回孚山方丈的长律,现摘录其一: <br/><br/>诗卷长流天地间, 每因提笔一惭颜。 <br/>云围莲沼花千朵, 烟锁墨池水半湾。 <br/>皓月当空僧入定, 夕阳低树鸟知还。 <br/>青林岂与东林异, 结社何妨借此山。<br/><br/>  清代未年,广长社的住持红花和尚是著名的武林高手,他的“吐纳功”令人罕见。一天,有一个彪形大汉将一对石狮子摆在十字街前,那石狮子又高又大,每个都有千余斤。围观者甚多。彪形大汉把众人瞥了一眼,狂妄地说:“有谁把狮子搬动,我就把它送给谁。”围观者面面相觑,无人上前动弹。这时,红花和尚从此经过,闻知此事,心想:山门前正缺一对石狮子,不如把它弄去。便上前说:“施主,你说的话是否属实?”彪形大汉把红花和尚打量了一眼,揶揄地说:“你人没有狮子高,体不及狮子大,还想搬动石狮子?”红花和尚说:“我不想搬动,只想用气把它吹倒”。彪形大汉一听,直发冷笑:“你有这种本领,我跪在地下给你磕三百六十个响头。”红花和尚凝神运气,鼓起两腮,用力一吹,把两个石狮子一下子就吹倒在地,还打了两个滚。围观者掌声如雷。彪形大汉正欲跪地磕头,红花和尚拦住说:“头不需磕,只把石狮子送给我就行了。”说罢,一手提着一个石狮子大步流星而去。 <br/><br/>  广长律院最神奇的故事还是60年前烧死的一颗皂果树。这颗皀树有一千多年历史,四个大人都难以合拢抱下。1937年的一天夜晚,狂风暴雨,一个“龙”形闪电将大树点燃,白天,火光同天色,大树看似安然无恙;晚上,朦胧见火光,大树被烧得“扑嗤”直响。皀果树焚烧七天七夜后才熄火。人们走近时,没有发现一点烟灰,树根却依然绿如新生,树根旁边竟有一个盆口粗的大洞,当地百姓用十几米长的竹杆都难以见底,方圆百里的群众都争相来看。后来,沔城经过日寇战火洗劫,这一神奇景观竟消失了。 <br/><br/>  现在的广长律院,建在陈友谅行宫遗址。相传陈友谅起义后,曾在此修建行宫。令人惊奇的是,此处台基高出地面5-7米,立于台中,沔城湖光水色、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据传,1954年发大水,无论水涨多高,此台始终与水面相距2米。广长律院现建大殿一座,明三暗五式结构,占地300平方米,殿顶亮脊雕甍,四角铜铃高悬。殿内镀金佛像数十尊,表情各异。律院南侧还有观音殿。目前,地藏王殿、轻汉殿、弥勒殿、彭祖殿、青云阁、三昧殿等正在筹建过程中。 <br/> </p>
<p></p>
<p> </p>
<p></p>
<p> </p>
<p></p>
<p><br/></p>
<p><br/><br/></p>
 楼主| 发表于 2008-9-13 0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p><font size=\"4\"><strong>六、准提阁</strong></font></p>
<p> </p>
<p><br/></p>
<p><font size=\"2\">     准提阁位于红花堤街北端,前山门临街,后门直抵莲花池。与广长社有上、下律院之称。准提阁是广长律院的下院,专住二堂师傅。它的历史与广长律院相提并论,相连并存,距今已有2000多年。</font></p>
<p><font size=\"2\">     佛教自周朝传入我国,沔城就有了广长律院和准提阁,到了七国争雄时,广长律院和</font><font size=\"2\">准提阁都已建得十分雄伟壮观,名扬全国。楚国忠臣屈原曾被贬沔城,就住在红花堤渔家,他常到准提阁进香,祈祷国泰民安。到了唐太宗时,广长律院被命名为全国三大丛林律院之一,同时也明文规定准提阁是广长律院的下院。从此,人们只要提起广长律院,就知道其下院是准提阁。</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     如有妇女想要出家,必须先要到准提阁找法师用剃头刀在头上剃三刀,然后理发师 才能为出家的妇女下发,女子下发后,才能到广长律院受戒为尼。如有尼姑犯了佛门清规,则先由准提阁审察认定,然后交广长律院判决。如果说广长律院好比现在的法院,那么准提阁就象现在的检察院。</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    唐朝臣相狄仁杰在沔城红莲关问政时,就常与准提阁的法师谈论佛经、国事、民 事。准提阁在沔城四十八古庙中一直享有盛誉。海灯法师的幺徒弟龙莲师曾来准提阁住持过,省佛教协会会长昌明方丈亲笔来信,要龙莲师傅把准提阁立起来。 </font></p>
<p><font size=\"2\">    2004年群众又重新集资兴建,2005年底完工。临街是山门牌楼,进门后是天井,天 井的两边各有一偏殿,正殿分为左右两厅,现香火也很旺盛。</font></p>
<p>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小黑屋|Archiver|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