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6-10-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7 1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坦白说,我们是做好了一切准备的,包括可能的余震,可能的山路塌方,可能见得到的废墟瓦砾.<br/><br/>可是,当我们真正面对这一切时,心还是不由得阵阵悸动.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分明看到,当我转身把手拭向眼部的时候,同行哥们也掩饰的把眼镜摘下来擦拭.<br/><br/>很多建筑物,尤其据说原址是学校的废墟,我们都不忍目睹,我们的心非常沉重,连一向活泼开朗的阿三表情也变得无比凝重.<br/><br/>今日北川或安县,已经不再有刺鼻的消毒水,也不复见街头黑纱白布,震后悲戚的人们收拾了还残存的一切,在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已经开始了相对有序的新生活.<br/><br/>据说,地震发生后,当地留守儿童和老人更多了,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震前川内就有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躲过了这场天灾,另一个原因是很高比例的是,一些青壮年在震中丧身!<br/><br/>有限的快乐在脸上,无尽的悲苦在心里,很多老人,默默甚至麻木的面对着地震后的一切.代为黑发人抚养他们的后代.<br/>我们在有限几日行程走访中,没有机会也不敢和这些看起来还算安静安详的老人们说起地震中的一切话题,尤其根本不敢问及,您家里还有几口人这样的话题,我们也在这里善意提醒各位爱心人士,哪怕您是出于关心,也请不要肆意去撕裂这些灾区人们或许已经结痂的伤口,不管老人还是孩子!我们害怕,老人的沉痛若被轻轻敲醒,是否还能继续承受.<br/><br/>一路行来,不时见到鲜红的标语,感谢某某(城市或团队),更多的是自力更生等类似的励志口号.若不是我们曾在电视等媒体上被不断将触目惊心的地震画面刻到心头脑海,忽视大背景,很容易把这里错以为是一个正推倒了重新建设的新兴城市......<br/><br/>在各地对口援建的板房区,我们尚算欣慰的看到,多数住在这里的百姓和孩子,都被妥善安置,有足够的棉被,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孩子们在老师们的教导下认真学习,板房区规划了消防,卫生等区域,大一点的综合社区,都建设了网络,医疗等配套设施.<br/><br/>说起棉被,我们不得不特意提及一个现象,当地百姓很多使用的都是震后第一批抵达的军用物质,比如棉被什么的.<br/>我们不时在各区板房里看到这一抹特别温暖的绿色,这里,请允许我们,对军人们敬礼,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br/><br/>灾区的爱心故事很多很多,悲壮,惨烈.那不是我们的探访目的,略过不提.<br/>我们的目标是探访几所学校,看看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衣服够不够,鞋子暖不暖,吃得饱吗,有人照顾没?学校的教学资源够吗?是不是已经在有序教学了?<br/><br/>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川中灾区的希望,在经历过血与泪的大头婴儿,三聚氰胺奶粉等等事件后,我们悲愤莫名的心啊,已经对很多主流的东西充满了不信任,充满了质疑,所以,我们来了,孩子们!我们来看看你们,用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耳朵,我们有限的力量,但无限真诚的爱心!<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