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程甫 于 2016-12-21 21:17 编辑
大概和孔乙己投缘,我对放濠的“濠”字十分纠结。大家有的用“壕”,可这土做的“壕”下水能捕鱼吗?恐怕鱼不死网就破了。我喜欢用“籇”字,因为原始的籇子是竹子做的啊,可字典上却把籇解释为撑船的竹篙,这竹篙称为竹竿有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嘛。尽管很少见到竹籇的用法,但字典是权威编出来的,姑妄听之。有的用濠,虽然是在水里的“濠”,但这个字多做护城河讲。也解释为沟沟渠渠。不过,也有学究说,“豪”本意是指带刺的野猪,水和豪联合,表示“在护城河底部下竹签”。这下说得通了,护城河下竹签可防敌,竹子变个形态当然可以抓鱼了。所以就用濠子这个词了吧。 竹子编的濠子形状像一个敞口花瓶,上头大,脖子小,中间一个鼓肚子,鱼进得去,却出不来。尾部有一个小套子,将套子用绳子系上,就是一个完整的捕鱼工具了。 老家位于通顺河边,湾子的前边是宽阔的河滩,水涨水退是常有的事。涨水时鱼就进到河滩里,那里有草啊虫啊这些天然的饵料,是鱼儿喜欢的场所。这滩地做过秧脚田,周边有埂子,退水时天然的把鱼围到了滩地中。这时,我们就纷纷拿出濠子,在田埂上挖一个口子,放进濠子,用泥巴压好。鱼见水在退,就在滩上寻找出口,放濠的地方水在通过,就往那个地方游,只要一进去,鱼就变成了我们的收获。游鲴子、鳑鲏、麻鲴楞子,偶尔也能捕到鲤鱼鲤鱼等大鱼,晚餐上辣辣火火的,“大米饭,鱼汤淘”,滋味能不美吗? 今年冬季的一个周末,友人相约去沙湖湿地看放濠。我看了那放濠的情况,和小时候放的竹濠原理是一样的:土坝就是大嘴巴濠口,闸口相当于竹濠的脖子,长长的网箱鱼道代替了竹濠的大肚子,机械起鱼器取代了套子。只是因为这里是长江的外滩,进来的鱼又大又多,鱼道里只见鱼不见水,密密麻麻往前游,所以收获特别大。季节也有差别,我们放濠是在能下水的夏季,渔民在易于保存和食用的冬季捕捞。 今年市政府抓环境污染的力度很大,我想,如果像今年这样,下大力整治环境,过不了几年,通顺河又会恢复到往日鱼翔浅底,水鸟浮波的美景。说不定,咱们还有机会下河放濠,体验童年的乐趣呢。 肖金洲 2016年12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