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8-7-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5 23: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回复 2# 黑色旋风
英文摄影 Photography 一词是源于希腊语 φως phos(光线)和 γραφις graphis(绘画、绘图)或γραφη graphê,两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线绘图”。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摄影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记录的目的。它诞生之后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的记录功能。这是其他技术或艺术所无法比拟或取代的。因此,从广义上说,摄影就是记录。
摄影大至分为以下几大类。
记录摄影 艺术摄影 画意摄影 全息摄影
流派可以分为以下几大流派。
1.绘画主义摄影 2.印象派摄影 3.写实摄影 4.自然主义摄影 5.纯粹派摄影 6.新即物主义摄影 7.超现实主义摄影 8.抽象摄影 9.堪的派摄影 10.“达达派”摄影 11.主观主义摄影
绘画主义摄影是摄影史上最早的艺术流派之一。又称“画意摄影”。19世纪50年代产生于英国,20世纪初为鼎盛期。后受各种摄影美学思潮的冲击而逐步衰微。绘画主义摄影派认为美是摄影创作的最高理想,主张用摄影绘画,在立意、构图、光线、影调上追求绘画效果。它的意义在于将摄影从最初的机械模仿上造型艺术轨道。代表人物有英国的罗宾逊,著有《摄影的绘画效果》及作品《弥留》。瑞典雷兰德的《洗礼者约翰之首》。
早期绘画派摄影名作,在摄影发展史上的一幅里程碑的作品。她的主题思想并不奇特,是传统绘画经常采用的--劝善惩恶。
??画面的左边人群表示勤劳、友善,右边则表示贪婪、享乐,中间的人则有悔恨的表示。银须老人似在给人家做忏悔。
??值得注意的是,象这样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表情动态多样复杂而又带有戏剧性的画面,在当时是怎样摄制成的呢?
??原来,这幅作品是用了30多张照片剪贴拼接而成的,所以又称为集锦照片。她是摄影家根据既定主题和艺术构思,分别雇请模特儿扮演,人物的表情、姿态都按摄影家勾勒的草图安排妥当,然后拍摄下来,重新拼接。
??19世纪50年代,摄影术发明不久,摄影艺术初露头角,人们对建立在摄影技术基础上的摄影艺术所独具的审美功能,它自身所具有的表现现实的特殊的艺术语言还认识不够,因而许多画家出身的摄影家为了提高摄影艺术在艺术上的地位,采取了防画的画意风格。
??1857年,这幅16x31英寸的大型照片参加了在曼切斯特举行的“重要造型艺术作品展览会”,展出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赏,摄影艺术作品同当时最优秀的绘画、雕塑作品同室展出,平起平坐,这在摄影史上还是第一次。展出时,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对这幅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并特地定购下来,给阿巴特公爵挂在书房,这一件事一时传为美谈。
|
俄国出版的《摄影爱好者》杂志发了一篇讣告,文中写道:\"他(卡列林)以自己的无数摄影作品向全世界证明了,艺术和摄影有着密切的直接的联系。\"
??卡列林是俄罗斯摄影艺术的开拓者、先驱者。他出身于农民家庭,自幼表现出绘画的优异才能,受人资助,得以考入彼得堡美术学院深造,毕业以后,以自由艺术家的身份,既从事绘画又从事摄影,最终以这门年轻的艺术作为自己终身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的职业。
??卡列林在艺术上抱负很大,然而当时的摄影技术和摄影器材都处于幼稚阶段,感光片的感光速度很慢,镜头的研磨也粗糙,成像质量和景深范围都不理想,摄影家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摄影创作。因此,卡列林不得不从技术和艺术两方面探索。
??在技术上,为了克服由于景深短影响空间深度感的表现,他研究光学和光线的规律,利用镜头、镜片组合的改善和加用附加镜,以增强景深,便于拍摄具有一定纵深感的风情和风景照片;在艺术上,卡列林深受俄国巡回展览画派和民主主义的科学家、作家的影响,坚持走出摄影室,到户外、到农村、到城镇,到底层劳动人民中去,表现他们的生活、劳动,他们的艰辛和忧伤,他们的智慧和创造。
??这幅《求乞》是卡列林同类题材中的一幅,是他进行摄影技术和摄影艺术探索的宝贵结晶之一。卡列林成功地利用了自然光来塑造形象。按当时的摄影技术水平,在这样高照度、高反差的明亮阳光下拍照,不容易处理好白墙和黝黑的皮肤之间的明暗关系。卡列林以他精湛的技术和周密的构思,把这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十分恰切和谐。
??乞丐老人黝黑的面孔,看得出是饱经风霜雨雪之苦,以及炙人的骄阳曝晒和艰辛生活的磨难;他长长的从不修整的头发,银白的胡须,在强烈阳光照射与自墙映衬下,更显得突出。这既是当时摄影技术水平所要求的,也是所表现的生活本身所要求的。作为施舍者的那位少女,虽然打着小伞、戴着流行的法国女式小帽,但左手臂上挎着的行装,臃肿的粗布衣裙都表明她的身份不是显贵,而是小资产阶层的劳动者,这使求乞者与施舍者的关系带着使人感奋、温暖的气息,有浓厚的民主主义思想光辉。少女转身伸臂投币,老人不无迟钝和忧伤的面容与一手拄杖一手伸出将接末接的动态瞬间,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
??在上个世纪末,俄国摄影家的现实主义作品能达到如此深刻性和生动性,使人深为感佩。
|
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是绘画主义摄影派繁花似锦的时代,当时在法国的青年摄影家史泰钦,怀着对大雕塑家罗丹和他的作品无比崇敬的心情,拍摄制作了这一幅摄影集锦作品,这是由罗丹的侧影人像和雕塑《雨果》两张底片合成的,后来又加上了罗丹的杰出雕塑《思想者》,这三者浑然一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姿态上俯仰正侧,色调上强烈的对比配置,特别是神态上作品与人物相互呼应,相互映衬,使真正的艺术家升华为和雕塑\"思考者\"一样的\"思想老人\",仿佛是三个形象在共同思考着……
这种版画效果的画面,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一幅照片,要拍得摄者本人满意,这对于一个严肃的摄影家来说,也是不容易达到的,而要拍得被摄者拍手叫好,特别是如果被摄者是个大艺术家,要叫他满意,那就更困难了。
??人们知道,罗丹不仅是著名雕塑家还是有造诣的艺术理论家,而他对摄影一向有一种贬抑情绪,是不大瞧得起的,所谓 \"艺术真实\"\"摄影虚假\"就是他的名言,可是,在这幅作品面前,他服气了,甚至不由得欣赏起来。这说明,真正的艺术品是不会受到埋没、得不到承认的。
??这幅作品标志着史泰钦在绘画主义摄影派时代的成就,也为绘画派摄影立下一块不灭的碑石。
早期的绘画派摄影大师们为我们开创了创意摄影、印象派摄影、合成剪辑等等富有个性和主观主义的摄影门派,并为此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面对现在众多先进技术支持的摄影领域,我们所能进行的摄影创作选择相比前辈们可谓天地之别,还有什么可以阻止自己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里随身所欲呢?屏弃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创新,才是新时代摄影创作的一条正路。
中世纪古堡废墟 达盖尔 法
这是达盖尔为纪念印象派绘画大师透纳而拍摄的作品,其表现风格与透纳的绘画作品如出一辄.对光影的表现明显是绘画式的,而非来自摄影本身.那个时代的摄影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它有着比绘画更为擅长的对光的表现力.
海 古斯塔夫.格雷 1855 法
这又是一张透纳式的著名作品.格雷原来也是一位画家,后来成为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大师
当时的感光材料明暗宽容度远不如今天的产品.天空与海是分两次拍摄后用两张底片合成的,这样才使得两者都有很好的层次体现.
不要以为只是在PHOTOSHOP时代才开创了这种移花接木的摄影特技.100多年以前的摄影家们早就发明了这种办法并普遍使用了.
两种人生 1857 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
这是一张用30多张底片合成的作品.可以算是那个年代里摄影多底合成技术的代表作了.可以想象,当年代里这张作品一出,必定比今天要招来更多的欢呼:\"啊,这才是艺术!\".于是,它被反复复制用于商业销售,直到最后被维多利亚女王以数千英磅收购.
渐渐消逝 1858 亨利.佩奇.鲁宾逊
这也可以算是一张绘画派摄影的典范之作了.内容与情节肯定是设计与摆布的,决非纪实.很浓烈的宗教气氛充斥着整个画面.那个时代的摄影家们无论从表现形式到内容,都只能屈服和服从于绘画,也许他们干脆就认为,凡是以平面形式表现的东西只有象绘画那样,才叫艺术.
水中的一群小老鼠 1886 弗兰克.M.萨克里夫 英
虽然这张作品的画面形式表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摄影的某些影像特征,然而,创作的审美趣味依然没有脱离绘画的意境.那个时代的摄影家们真的不容易,作品内容的豪华性绝对不亚于今天的所谓大片.巴洛克式的尽善尽美使得他们的创作要象绘画一样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一幅作品.他们决不能容忍哪怕一点点的不协调,不工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