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搜索
查看: 284|回复: 0

[网友爆料] 冲上热搜!来自仙桃的一大学生“打卡式”领生活费,网友炸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湖北

每月2000元生活费分4次给

最后500元是“全勤奖”?

女儿需每天主动联系父母

哪怕只发一个标点符号都算数


083917s53jl311kbr25l2o.jpeg


近日

湖北仙桃一位父亲送女儿上大学时的

这波“操作”

冲上了微博热搜



父亲和刚上大学女儿“约法三章”

每月生活费分4次发





  9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迎来新生报到。来自仙桃的曹千红夫妇在送女儿入学间隙,在校园花坛边,郑重地与18岁的女儿“拉钩”立下约定:每月生活费2000元,但不是一次性转账,而是分四次发放——每月1日、10日、20日各转500元,最后一笔500元则作为“月底全勤奖”发放。


  而领取“全勤奖”的条件,是女儿每天主动向家里发一条消息——可以是一个标点、一张图片,甚至一段短视频,只要有所联系,都算达成目标。


083917swqvke1mk93ik9or.png

曹爸爸的抖音文字说明:“这下你必须理我了吧?”


曹爸爸笑称:“这下你必须理我了吧!”他用手机记录下这段约定并上传网络,没想到一下子火了。


083919kaj2emjt20psse0v.jpeg

曹千红夫妇和女儿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对于这个约定,43岁的曹千红说,自己初中毕业,在农村养鸭9年,每天清晨4时起床,妻子在宜昌开服装店,大女儿刚上大学,小儿子读初中,一家四口分居四地,“家里出第一个大学生,女儿第一次出远门,我们做父母的,不就是图个心安吗”?


网友热议:

是温情绑定,还是过度干预?





  曹千红将和女儿的约定随手拍了视频放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热议。


不少家长表示强烈共鸣:“不是要监控她,只是怕她忘了我们”“空巢父母唯一的念想,就是孩子一声平安”“这办法好,既能培养孩子规划用钱,又能维系感情”。


083920yrgrbz3srcrco9yx.png


也有不少网友提出反对,认为“每天联系”显得过于紧张:“我是妈妈,都觉得一天一聊有点烦。”“强扭的瓜不甜,万一以后她只发逗号呢?”“大学生需要独立空间,父母也要学会得体地退出。”



  还有人建议不如改为“每周联系”,既给予孩子自由,也保留亲情温度。


父亲回应:

开学这几天,女儿每天主动联系





  事件发酵后,9月8日,曹千红也通过长江日报做出了回应。


  他说,女儿性格内向,但很懂事,平时经常帮做家务。这是她第一次离家远行,作为父母难免牵挂,“每月2000元只是一个基准,不够随时会补”。


083935dxaeozj5appayssj.png
曹千红和女儿的约定视频截图。

如今,“约法三章”已实行几天,女儿不仅每天主动联系,还会分享校园生活的细节:“洗澡要刷卡,洗衣服有洗衣机”“同寝室的室友都很友好”……这些琐碎的日常,正成为父母最大的慰藉。


  因为刚开学,需要买一些生活用品,家庭并不富裕的曹千红,又给女儿转了500元。


  万一女儿以后忘和家里联系?会真扣生活费吗?曹千红说:“那不会,即便忘记了也会给,不希望给她心理上产生压力……”他还说,武汉距离仙桃不远,争取每月到学校看一次女儿。


小编有话说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从来不是“你追我逃”的博弈,而是一场关于牵挂与放手的双向学习。


  我们不必急于评判“生活费分次发”这种方式是否“正确”,或许更应看到: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表达,每一个家庭有每一个家庭的温度。


  重要的是,彼此怎样保持那一根联系的线——哪怕有时只是一个“,”,也是好的。


来源/长江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说明: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自主发表并上传,所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客服电话:0728-3319567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鄂ICP备12003601号-5 ) 鄂公网安备42900402000130

Powered by 湖北新领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湖北为维律师事务所 冯兵律师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