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满径(Z)
<p> 这是一本以每日一则随笔的形式发表的心灵小品,荟萃了作者关于人生、道德、伦理、修养的365篇短文,秉承其一贯平易自然的文风、深入浅出地阐释玄奥的义理,写成让一般读者都能理解和感悟的简单、纯真的灵修读本,向人们阐明了感人至深的生命真谛,帮助无数人找到人生方向,重获心灵自由,而成为举世公认的灵修巨著。<br/><br/> 作者威廉?巴克莱出生于苏格兰北部威克(Wick)的一个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新教徒.本人是著名的神学家、解经家、牧师。巴克莱一生写了60多本关于新约的作品,17本新约注释丛书,《每日读经》深受读者喜爱,销售达300万册,而《圣经注释》在美国的销售量更高达5000万本。<br/><br/>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细微处显真知的《花香满径》就象一丛清新朴素的小花开在人生路上,它能使疲惫困顿的心灵在文字的芬芳之中重新振奋起来。无论是否是基督教徒,都可以从中得到启迪。以我个人看来,与考门夫人的《荒漠甘泉》相比,巴克莱的这本灵修小品集有更多的世俗成分,更容易被许多非基督徒所接受.<br/></p><p> </p>
<p>来源:网络</p> <p><b>·一月二十二日·写信</b></p>
<p><br/>邮票很有用,我们应该多写一些信。<br/><br/>信可以把我们的祝贺带给友人。<br/><br/>我们要是有点小成就,或者有件小喜事,最快乐的勿过于让人家知道,分享我们的快乐,向我们祝贺。在今天的世界上,与哀哭的人同哭比较容易,与快乐的人一同快乐便比较难,因为人心里头实在有太多的嫉妒;见人家好,很容易眼红。一张邮票,可以把我们的祝贺带给有成就的朋友,让他知道我们也分享他的快乐。<br/><br/>信可以传达我们的谢意。<br/><br/>一句赞赏的话,一声多谢,是世上最甜蜜的声音。说一句赞美或欣赏的话,不会让接受的人变得更自傲,反可能让他更谦卑;因为他当然知道,他并不完全值得这份赞美。<br/><br/>许多人努力做事,鞠躬尽瘁,可是收获不大,难免心灰意懒。这时候,一枚邮票可以把你鼓励的话语带给他,让他知道他的努力仍旧有人赏识,让他勇气重振。<br/><br/>信可以带给人安慰。<br/><br/>我们有一个想法,以为朋友如果有伤心的事,只有他自己能负起,旁人帮不了忙。这是为什么耶利米会说:“这真是我的痛苦,必须忍受。”没有人能替他负担,他必须自己担起。可是在自己忧伤的时候,要是知道有人仍在纪念我们、想到我们、愿意分担我们的忧伤,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个大安慰。因此,一片小邮票可以把我们的安慰带给在重重苦难中的人。<br/><br/>信可以带给人家我们的思念。<br/><br/>约翰逊博士说:“友谊需要不断的修补。”一枚小小的邮票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br/><br/><br/></p> <b>·一月二十六日·你的一生</b><br/>这个星期日,有机会参加三个不同的典礼,一是婴儿奉献礼,二是葬礼,三是伯恩斯的诞辰纪念。<br/><br/>这个星期日仿佛是人的一生的缩影,因为我有机会接触到可以叫做生命的三大现实,这就是生、死与忆念。人人都得面对,无法逃避。<br/><br/>婴儿奉献礼让我们想到生。<br/><br/>世上最叫人感动的事无过于把新生的婴儿抱在怀中。你怀里的小生命有个无限的前途,要这无可限量的前途得到实现,差不多完全要靠他的父母。世界上的人都是上主的梦,每个经过生命之门送到世界上来的婴儿,上主在祂身上都有计划、有目的,要这个计划和目的实现,完全得看他爱的教育、训练,以及父母亲的榜样。<br/><br/>葬礼让我们想到死亡。<br/><br/>希腊哲人伊璧鸠鲁很早就说过:“死亡让我们的生命成为不设防的城市。”死亡的攻击无法防御,是人人难逃的大限。<br/><br/>对死亡,我们不能抱怨、后悔或恐惧,因为是人生不可避免、必须进入的一部分。可是对基督徒来说,死亡也是挑战,让我们有准备。死亡来时,无论是早上、是中午、是晚上,我们都能安详地面对它。<br/><br/>伯恩斯的诞辰纪念让我们想到人们的忆念。<br/><br/>对我们的一生来说,应该问的是:死去以后,会留下一些什么,让人们忆念?<br/><br/>我们离开世界,在世人的脑里总会留下点印象;谈话间难免提起,通常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我们一定要尽力留下一些愉快的记忆,在我们死后,大家会很高兴提到我们的名字。<br/><br/>让我们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芬芳且香甜。 <b>·一月二十八日·学习</b><br/>真正的好教育不是教学生想什么,而是教他怎样去想。一个老师如果认为他的责任只是要学生像他自己一样去想,这样的老师绝不是好教师。好的教师是肯帮助学生自己去思考。<br/><br/>真正的教育不是把东西塞进学生的脑袋,而是从学生的脑袋里把东西提取出来。<br/><br/><strong>我们常常把教学与灌输混为一谈,这是错得不能再错的事。教育是要建立一个人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灌输能把两者都毁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学习呢!</strong><br/><br/>我们应该心甘情愿接受人家的忠告。<br/><br/><strong>很多人向别人讨教,可是事实上,并不是真正要听人家忠告。他们所希望的,是要人家告诉他,他们做得对,可以照样做下去。</strong><br/><br/>向人家讨教和心甘情愿接受人家的忠告,是不同的两回事。<br/><br/>我们应该注意前车之鉴。<br/><br/><strong>我们应特别留意他人犯的错误,失败的例子。我们常常看见、听到别人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这些人失败的一些原因,其实也潜藏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我们不但不把人家的失败当做前车之鉴,反而常常对自己说,这种事决不会临到我;一点也不警觉照样错下去。</strong><br/><br/>这就成了我们失败的主要原因。<br/><br/>我们应该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br/><br/><strong>智者所以成为智者,就因为他绝不重犯错误。可是我们大多数的人都会一错再错。</strong><br/> <b>一月二十九日·应知轻重缓急</b><br/><br/><br/><br/> 生活而不知道分辨轻重缓急,实在是很不幸的事。<br/><br/> 这常见于我们对时间的使用上。<br/><br/> 你有没有留意到许多人把有用的时间花在狗经、马经和阅读黄色的书报上?他们的时间其实应该用在读几本好书上。<br/><br/> 有不少人花许多时间追求娱乐、看戏、打牌、看各种的球赛,也有许多人把有用的时间和金钱花在购买更多身外之物上。有了一部车,还要买一部;有了黑白电视、还要买彩色电视;有一点点假期就想到豪华的度假,不肯把时间用在对他们真正有益的事情上。不少社会工作者,甚至牧师,可以在别人的家里花上许多时间,却不肯把几许时间留给自己的家庭。<br/><br/> 如果我们要祷告,最重要的一个祷告是要求上主给我们智慧,能够分辨什么是重要的事,什么是可以不做的事。换言之,就是要我们能分辨轻重缓急。<br/><br/> 在我们特别有兴趣的事上,常常轻重不分。<br/><br/> 要能分轻重,才能知先后。一个人一定要培养分别轻重缓急的能力。 <p><b>·一月二十一日·阅读(二) </b> <br/><br/> 喜欢读书的人绝不孤单。 <br/> 在书本里头可以遇见许多人物,与现实世界里的一样真实。能接触到许多思想,让自己思路常新。 喜欢阅读的人绝不厌倦。 <br/> 借着阅读,能经常与伟大的心灵接触,向他们学习。讲道的人家里要是没有藏书,就像工人没有工具一样。讲道的人如果不读书,很快就会不能够讲道。认为自己毋需与古往今来伟大的心灵留下的思想接触的人,勇则勇矣,但也愚不可及。 <br/> 今天教会讲坛信息日趋贫乏,也许是因为我们用在开会的时间太多,花在书房里的时间太少。 <br/> 喜欢阅读的人可以海阔天空。 <br/> 读书能让我们在任何一个世纪里生活,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居住,周游列国,和各种各样的思想对话。 <br/> <strong>能读书才能不偏激、不狭隘,不致见木而不见林,不致目光短浅。读书能让人的眼光远大、头脑丰富。</strong><br/></p>
<p>.........</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597987217我</i>在2008-8-27 20:07:00的发言:</b><br/>是转帖还是原创 </div>
<p> </p>
<p>看来,标题的<strong>\"(Z)\"</strong>字还不够大,或是第一贴的里写的<strong>\"来源网络\"</strong>不够明显;)</p>
<p> </p>
<p>另,以我这么肤浅的修为,不可能原创出这么有力量的文字出来,更何况,我阐明了,到目前为止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p> <p>是类似心灵鸡汤的文字,希望有朋友喜欢一二.</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ff0000\" size=\"6\">还有没啊!!~~~</font></p> <p>还有吗</p> <b>一月十七日·完美的配搭</b> <br/><br/> 美国小孩子的玩具中有种小铅人,大部分是步行或骑马的牛仔和印第安人。这种玩具人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你可以随意拼拆,把一个小铅人的头取下来,装在另一个小铅人的身上。 <br/> 每次看见这种小铅人,我就想:要是我们人也可以这样拼拆,该多么好!我们可以从甲的身上拿一部分,从乙的身上拿另一部分,然后把两部分拼起来,岂不可以做成一个更好、更完整的人吗? <br/> 我希望把甲的决心和乙的温柔拼在一道。 <br/> 有些人对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十分执着,这当然是好事。一个这样有决心的人,若有人挡在他的路上,不是被撞倒,就是被推倒在一旁。对他人的感情不留丝毫余地,这当然是坏事。 <br/> 我希望把丙的凛然不可侵犯的正经,和丁的热心肠的鲁莽结合在一道。 <br/> 有的人在道德上几乎无懈可击,可是毫无同情心,心肠又硬又冷;又有一部分人从道德的观点说,真是缺点太多,可是为人非常慷慨,热情洋溢。一个人要是能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人格才最完美。 <br/> <strong>我们的毛病常常是只能做到半个好人。要是能把两个人最好的部分放在一道,才能做到真正的好、完全的好。</strong>人毕竟不是小铅人,不能够拼组,不能够更换,可是耶稣基督能让我们成为新造的人。 <p>·一月十四日·说出来<br/> 要是看见一个人走错了路,要是看见一个人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要是看见一个人自毁一生,同时也损害到别人,让他人心碎,要是看见这些你仍旧袖手旁、一言不发,你就大错特错。 <br/><br/> 你有责任说话。 <br/> 应该说的时候就说。<br/> 应说的时候不说,等到太迟了才说,会使事态无法挽救,再说也没有用。事前的预防总是胜于事后的治疗。</p>
<p><br/> 一条危险的弯路,旁边有个深渊,最好的方法是在弯路旁边造个石栏;胜过叫一辆救护车等到深渊的底下,去收拾失事汽车里面的受伤者和尸体。 <br/> 应在适当的时候说。<br/> 一句话在不应当说的时候说,会比不说还有害。因此说话要等到适当的时间。一个忠告、一句警语,最好是在私下里告诉当事人,不要在大庭广众中提出来,免得引起对方的愤恨。</p>
<p> <br/> 说话的方法要适当。 <br/> 不错,我们应该说真话;但同样重要的,是要用爱心来说真话(弗四15)。要是说的虽是真话,却刺伤人家的心;或者说的虽是真话,语气却是毫不留情的指责,或是一派教训的口吻;那么你所提的警告、或是责备和忠告,就得注定失败,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话说得越温和,收的效果越大。 </p>
<p><br/> 圣经要我们关照我们的弟兄(创四9)。这也就是说:<b>我们不应看到人将毁灭时袖手旁观,一句话也不说,让他人自毁一生、或者伤害旁人。在这种重要的时刻,不应该沉默;应该把话说出来。好的话语胜过真金。</b><br/></p> <p><b>略去一节趋向于传道的内容,哦呵呵,简简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信仰..........</b></p>
<p><b></b> </p>
<p><b></b> </p>
<p><b>一月八日·刚柔互济</b><br/><br/> 生活里头最大的一个恩赐,就是能够刚柔互济。<br/><br/> 顽固执拗、坚持己见,和意志坚强大不相同。我们常常把偏见和坚持原则混为一谈。<strong>我们说我们在坚持原则,事实上只不过是坚持我们的偏见而已。</strong><br/><br/> 有人说:前后一致固然好,但毕竟不是最好的德性。一个人最伟大的地方是能够知道什么时候坚持住原则,什么时候变通。<br/><br/> <strong>坚持自己的宗旨是好事,但不可不给他人留有余地。</strong><br/><br/> 生活里面的一个大危险,特别在教会里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凡是自己不懂的就指责,认为信仰只有一条路,做事只有一种方式。<br/><br/> <strong> 其实在指责他人之前,若能虚心去了解为什么他和我们不同,事情可能做得更好。</strong><br/><br/> 坚持信仰是好事,但却不可自以为是。<br/><br/> 基督徒生活中的一个悲剧,就是信心比较坚强的,自认为福音派,动不动就指责信心比较软弱的偏离正道,说人家不信,说人家是现代派、自由主义者。凡是在信仰上没有与他们同样经验的人,就等于没有基督徒的信仰经验。<br/><br/> 可是我们要知道,也得感谢上主,认识上帝的路有许许多多条,而信仰的经验是没有垄断独占的。要在神的家里成为中坚,必须刚柔互济。<br/></p>
<p> </p>
<p>---------虽然是传教,更象是教人如何处世,所以我又转了;)</p> 是转帖还是原创 <p><b>一月九日?专心 </b> <br/></p>
<p> 要做到专心有两件不可缺少的事。 <br/> </p>
<p> 第一要有兴趣。要是一个人对一件事没有兴趣,他很难对这件事专心。有了兴趣,专心自然会来。<br/>一件事要是从长远看有好处,也便会产生兴趣。 <br/></p>
<p> 有些事,其本身并无趣味,可是我们若发现做了以后就有某种意义,一样能产生兴趣。就以弹钢琴来说吧:天天练习,枯燥乏味,可是对一个决心成为钢琴家的人来说,会毫不觉得苦。体操的练习也是苦事,可是决心要成为体操巨星的人,反而会觉得乐趣盎然。 <br/></p>
<p> 所以要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即使这件事本身枯燥乏味,若能从长远看,从最后的目标着眼,就能产生兴趣,就会专心。</p>
<p> <br/> 一件应该做的事,而又能够完成它,我们才能专心。 </p>
<p> </p>
<p> 要专心唯一的办法,就是决心把每次一件应该做的事完成。要是下意识老是惦着应做却没有完成的事,只能分神,哪能专心?</p> <p><b>一月三日·时间(一)</b><br/><br/> 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差不多都感叹人生太短,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时间可以给他用。</p>
<p> 英国著名传记作家麦凯尔,在他给英国小说家巴里爵士写的传记中说:每次他辞别巴里爵士的时候,这位爵士总会说:“欢迎再来,要快点,打个电话通知就行了。”然后他会接着说:“我不喜欢早早预约时间,说来就来,不用客气。”巴里爵士知道时间的不足。</p>
<p> </p>
<p> 诗人马尔维写过这样的一首诗: ……在我的背后,我总听到时间的马车如飞赶来。在我面前却是无穷无尽、无边的沙漠。</p>
<p><br/> 诗人R·斯蒂文森也有这样的吟唱: 起床的鼓声在我耳畔响起,那催人的声音还未完全忘记;清晨已来临,晨露仍留在田野,晶莹闪烁;我现在稍事休息,数算钟声时不免心中战惊,唯恐太快听到报时的晚炮声,而我的工作尚未完成。<br/><br/> 诗人济慈总是担心尚未写出脑中丰富的文思,就已离世而去。 <br/><br/> 我们年纪渐大,而时日越来越短,有几件事应该记住:做事绝不可做到一半便放下,恐怕一放下便永远完成不了。 <br/><br/> <strong>决定做一事,必须细心思考。想做的事太多,时间却太少,要拣真正有价值的事来做。 <br/></strong><br/> <strong>一天过完,若与人吵过嘴,有过任何嫌隙,千万别留下;恐怕与人的不和,永远无法弥补;与人的争吵,永远不能复和。<br/></strong><br/></p> <b>一月四日·时间(二)</b><br/><br/> 要是把我们一生可用的时间仔细计算,真是少得令人吃惊。试用三件小事来说:<br/><br/> 我们花在吃东西上的时间。<br/><br/> 假定我们每天用十分钟吃早餐,十分钟吃午餐,二十分钟喝下午茶,二十分钟吃晚餐;就已经是六十分钟。这也就是说一天用在吃的时间至少是一个钟头;一个礼拜要用七个钟头。这也等于说,我们一天要用二十四分之一的时间吃东西;或者说,我们每年要用差不多十五天的时间,全部花在吃东西上面。要是我们一生活七十岁,其中有三年是用在吃东西上!<br/><br/> 我们花在睡觉上的时间。<br/><br/> 假定我们每晚用八个小时睡觉,这等于一天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我们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花在睡觉上面。假定我们一生活七十岁的话,我们用在睡觉上的时间将近二十四年。<br/><br/> 我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br/><br/>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可是礼拜天和礼拜六下午不用上学,这一下就去掉八十天;剩下只有二百八十五天。可是我们还有许多的假期。比方说每逢圣诞、新年,我们要放两个礼拜的假;复活节又要放一个礼拜,还有暑假整整两个月。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假期。因此,差不多另外的七八十天又不见了;剩下的只不过一百八十天左右。<br/><br/> 可是不要忘了,我们并不是整天上学的,我们每天大概上课六个钟头。六个钟头只是一天的四分之一。一个学期大约一百八十天,四分之一只是四十五天。这也等于说,我们一年用在上学的时间只不过四十五天左右。前面说过,我们一年要用一百二十二天,也就是三分之一的时间睡觉。我们小的时候,睡觉的时间差不多是长大了的三倍。也可以说,我们小的时候睡觉的时间是学习时间的三倍。<br/><br/> 真的这样计算下来,我们不能不承认,时间是何等的可贵。怪不得古人要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br/><br/> 因此,关于时间,我们应该常常记住三件事:<br/><br/> 第一,我们一生只有那么多时间,用完了不会再增加。其次,谁也不知道自己还会有多少时间可用。第三,如果要学习,应该趁着现在去学;假使现在不学,将来能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会越来越少。<br/><br/> <strong> 现在就是你学习的时候。</strong> <b>一月五日?时间已到</b><br/><br/>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四章谈到那些喜欢说话、喋喋不休的人。英国著名圣经注释家古奇在写这一章做的注解里说:“即使明知是来自上面的默示,他也没有权要求人家全神贯注、放下一切来听。传讲上主的信息,应该可以做到非常简洁。我们过份要求别人拿出时间、全神贯注来听,常常不是因为希望人家留意你所讲的道,而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 <br/><br/> 古奇说话一向温和;相形之下,这段话说得十分严峻。我不敢说,他把虚荣心当作说者的动机究竟对不对,不过有一件事我很清楚:讲道的所以冗长,常常是因为讲者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演讲有一条不变的法则:无论是演说或讲道,越短越需要事前的准备。因此,演说的人要把话说得精简,必须清楚知道他要说些什么,以及怎样把要说的讲出来。 <br/><br/> 讲道词很少有不能修短的。耶稣在一两分钟、甚至三十秒钟的比喻里讲的信息,比一个钟头冗长的讲道还多。 <br/><br/>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在他写的《人类所冀望的虚荣》这本书里面说:“人生如舞台,后浪推前浪。”一个人工作做得很好,没有谁愿意把他赶走;也没有谁愿意恶待人。当我们想到有许多人在一个地方勤勤恳恳工作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五十年,无怨无艾的时候,真是应该心存感谢。但无论怎样,总有时间已到的时候。<br/><br/> 我们有时候会觉,生活有点变动总是好的,因为无论是个人、团体或教会,时间一久常常容易变得僵化,因此需要有些新方法,新眼光和新活力。 一月一日·幸福<br/><br/>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br/>一是有希望。
<p>二是有事做。 </p>
<p>三是能爱人。 </p>
<p><br/><b>有希望。</b> <br/>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br/> 一个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p>
<p> <br/><b>有事做。 </b> <br/>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不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br/> 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的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p>
<p> <br/><b>能爱人。</b> <br/>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b>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b><br/></p> <p><b>一月二日?生活的规律</b><br/><br/>让我指给你三条生活规律。 </p>
<p><br/><b>第一条规律是:要幸福,不可让自我做中心</b>。 <br/> 我们快乐,要知道有人的内心正在十分痛苦;我们想笑,须知有人正在流泪。抱着新生的婴儿去礼拜堂接受祝福,是家庭的大喜事;可是有的家庭,看见人家的婴儿,却会想起痛苦的往日,也许是一个新婴的夭折: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因为失事、或者生病而突然丧失。<br/> 因此,我们很幸福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人人都是如此幸福;<strong>要想到并且记住他人的痛苦。</strong> <br/><br/><b>第二条规律是:在幸运之时,永远不要只顾自己</b>。<br/> 古罗马人有句格言:“财富像盐水——越喝得多越渴。”这话说得真对。越是有钱,越不容易慷慨。 <br/> 约翰?卫斯理生活的一条原则是:尽量省,尽量给。他在牛津的时候,一年赚三十镑。他用二十八镑生活,两镑赠给别人。他的收入增加到每年六十镑、九十镑、一百二十镑的时候,他仍旧用二十八镑来生活,其余的都给了别人。 <br/> 越富足越不能自私,富足与自私绝不能携手同行。<br/><br/><b>第三条规律是:在善事上,不可自以为义</b>。<br/> 基督徒要是逢人便夸自己善良,其害无穷。他哪知道,离开上帝最远的人正是自认为与众不同的人。善良的内涵是谦卑。真正良善的人是圣经比喻中的税吏,他从心底里说:”主啊,可怜我这个罪人。“这种人在上主面前,才是真正的义人。</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