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仙桃年味:(二)做汤圆
汤圆子为了丰富社员年关物资生活,生产队总是要种点糯谷的。做汤圆子必须用糯米。将攒着的糯米浸泡,然后开始用磨子磨浆。(我们的说法是锑磨或推磨)伢们也没闲着,帮着喂磨,就是将泡好了的糯米按一定比例加水后往磨眼里喂。有时候时机掌握不好,喂料的瓢子被转动的磨担子打翻是有的。
糯米浆在浆盆里沉淀后将面上的清水倒掉,
补充内容 (2016-2-1 19:28):
然后再用过浆布蒙在倒了水的糯米浆上,在上面用草木灰将糯米浆里的水分吸干,干糯米浆就可以搓汤圆子了。
记忆中的仙桃年味:(三)蒸饭米,炒炒米,做麻叶子
蒸饭米炒炒米 做麻叶子,是每家每户过年不可或缺的年货必备。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蒸饭米。将浸泡好的大米用木甑蒸熟,将熟饭用晒垫摊开凉透后,再将凉饭一一用手捏散,晒干,饭粒是不能粘在一块的。晒干后的饭粒叫饭米。饭米可储存也可随时加工。晒饭米也十分麻烦,既要搭架,又要人看护,防止鸡飞上架偷吃和雀子偷吃。
支锅搭灶可以炒炒米了。有时为了炒快点,将锅灶支在宽敞处。先将细青砂倒在大锅里,烧热,用麻梗当锅铲将砂炒匀,然后将饭米撮一勺子倒进锅内,麻梗炒一炒,锅内的黑砂里立马变魔术似的白花花一面。用砂撮子连砂带炒米撮起筛筛,砂留在锅里。熟炒米倒在大箩筐里。饭米变炒米,体积膨大了十几倍。
有时有家庭为了简单,就着热锅接着炒,这种就汤下面的接力炒炒米的方式又叫“就热锅”。毕竟搭锅支灶很麻烦,而且一口大锅,一大堆青砂烧热很费时间的。
熟炒米既可装在口袋里当零嘴,也可以用开水冲泡像喝茶一样的喝,所以,方言也叫“茶米”、
记忆中的仙桃年味:(四)打糍粑
打糍粑糍粑好吃,也经饿,就是做来特别吃力。做糍粑俗称“打糍粑”“踹糍粑”,顾名思义,做糍粑之费力。
将泡好的糯米用木甑蒸熟透。然后将熟糯米饭倒在石臼(俗称兑窝子)里,用石锥趁热使劲往兑窝子里的糯米饭捣,随着时间的延长,米饭慢慢变成泥,温度降低后,饭泥的粘性越来越大了,这时,饭泥像巴在棒子上一样拔出来也相当费力了。踹糍粑必须饭泥里看不到米饭的影子,否则就是踹功不到家。
将踹好的饭泥拔出,摊在事先扑了干米粉的平簸箕上,做成直径30厘米厚度为5厘米的圆饼,凉透后糍粑就算做成了。需要吃时再切成一小片一小片,在锅里用油煎,两面煎软煎透焦黄就可吃了。切成小块的糍粑用凉水浸泡着,十天半月是不会散不会变味的。当然,踹功不到家,泡几天就会散。
现代的糍粑,专业化制作,少了期待和辛勤。早已没有那时的味道了。
年味(五)
发芋头片芋头片并不是用芋头做的。只是由糍粑延伸出来的一种年货,因形似芋头切成的片,俗称“芋头片”。
将捣好的糯米泥搓成圆条,有的人在搓条时将红色,绿色的染料卷在圆条里,这样做出来的芋头片就有规则性的彩色纹路了。凉透后再切成薄薄的片,在太阳下晒干,随时可用。
大锅油烧开,抓一把干芋头片沿着锅边滑进油锅里。奇迹又出现了,芋头片像小船一样浮起来,其中有的还带有鲜艳的色彩曲线,好看极了。用捞具子将既像鸭子又像小船的芋头片捞起沥干油,冷却一下,色香味俱全的年味货芋头片就做成功了。
当今社会市面上有芋头片卖。只是机械化制作,加上有的原料中用普通粘米了,所以味道就大打折扣了。
年味(六)
熬糖与麻叶子 农家最主打的年味必备货当数麻叶子。做得最多的也是麻叶子。最麻烦费事的也是它。首先要生麦芽,麦芽生长了不行,生短了也不行。一厘米最好。然后是剁麦芽,泡细米。磨剁好的麦芽也
费劲,从上面磨眼里是喂不下去的,必须将磨盘掀起将麦芽往磨里扔,石磨停停走走,走走停停所以既慢又费力气。磨泡好了的细米就快些。然后是将磨好的麦芽浆和米浆倒在大锅里煮熟。再就是过包,将麦芽渣米渣过滤出来,麦芽渣也叫糖糟。下一步就是熬糖了。一大锅浆水熬成糖稀往往要熬一整夜。还要担心熬糊,熬糊了那就所有做出的麻叶子都有一股焦糖味的。所以熬糖作火要相当细心。熬到用勺子将糖稀舀起往下倒,糖稀能慢慢连成互相粘着的一条细线,那就大功告成了。 锅里放油,放适量糖稀,再放炒米用铲搅匀,再将搅拌好的带糖炒米倒在木盆里,在糖炒米上使劲踩结实平整,倒出来切条,再切成小块,麻叶子就做成了。切时还要趁热切,冷了还切不动。
舌尖上的记忆——苕果子
苕果子,就是红薯加工成的一种美味。香香的 脆脆的甜甜的。做苕果子也很麻烦的。首先将洗干净的红苕(也有白心的)切成长5至7厘米,宽半厘米见方的条,也有切成小片的。然后在太阳底下反复晾晒,晒干水分晒到红薯里的糖分析出成白白的薯干。这时的红薯干甜甜的。也有馋嘴的小娃们在别人的晾晒架上偷拿两根往嘴里塞的。将干红薯干在放了青砂的铁锅里像炒炒米一样的焙。熟苕果子就做成了。请上图 家里没有人会做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