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条城市的主干道两旁,
都会派生出数不清的街巷,
仙桃,就有沔阳大道北一巷、北二巷、北三巷……
大洪南路西一巷、西二巷、西三巷……
复州大道南一、二、三、四、五巷……
在众多星罗棋布的小巷中,
有一条巷子显得尤为特别,
你不用刻意去记起她,
但在仙桃人的日常聊天里头,
如果有人提到红军巷的某某事,
绝对不会有人站出来问:
“红军巷在哪?”
仿佛有关她的信息是刻在基因里的,
随时都能脱口而出。
· 沔阳千面 仙桃老街 ·
红军巷,现在又名沔阳大道北三巷。有关它的来历,在红军巷北巷口的墙上就有一幅比较详尽的介绍:
但我更倾向于另一个版本的解读: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大约五六位沔阳籍的老红军(是真正1937年以前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好弥足珍贵!)戎马一生都到了退休的年纪,思乡心切,盼望叶落归根,政府就在县人武部大院分出一块地盖房子安置这些老红军。上了岁数的老仙桃人都知道“特一号”这个很震撼的名称,指的就是这些老红军居住的地方。
时间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仙桃发展步入快车道,造桥修路首当其冲。彼时,仙桃最气派的大道——四化路(今沔阳大道)已初具雏形。
怎么修一条连接交通路(今复州大道)和四化路的便道方便群众出行呢?
热闹的地方,房子已经盖满,偏一点的地方修路,大家出行又要绕很远。
大家一筹莫展之时,老红军的高风亮节体现出来了:“我们住的院子这么大,拆几米出来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老红军住的院子让出了4米多,日后大名鼎鼎的红军巷就此横空出世!
· 4米小巷 奏响华音 ·
从建成起,红军巷就备受宠爱。
无他——连接城区当时最主要的两条主干道,这里是当时仙桃当之无愧的城中心。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安局、武装部、建设银行、民政局、军休所、老干部活动中心、市委组织部宿舍都陆续搬迁至红军巷巷内。
小巷一头挑起仙桃市实验小学、交通路菜市场,另一头托起仙桃三中、卫生局。众多大咖云集于此,红军巷想不热闹都难!
△位于红军巷北巷口的原民政局办公楼,现已“变身”为一家规模可观的幼儿园
建成之初的红军巷,商铺谈不上什么规划,就是个大杂烩,过早、卤菜、纸品、理发、修脚、打棉絮应有尽有。如今巷子里换上统一的招牌,你仍能找出往日的影子。
如果说地理位置让其与繁华绑定,那么美食更让其“打响名声”,其中尤以过早和卤菜名气最大。在小巷北端军休所院墙外,就有两家卖过早,三家卖卤菜的,别小看这三五家毫无形象的门店,在当年可是声名远播的“仙桃名吃”。
这里的过早,在那个年代是土豪级别的存在。一家主营掺汤和沙湖豆皮,还有一家卖鸡汤水饺,都是动辄人均十几元的消费,要知道当时月工资普遍才三五百元。
卤货都是老传统土法制作,胖婆卤菜店的卤土鸡爪,啃一口,鲜香味立马布满整个味蕾,越啃越有味,绝非现在满大街肥肥胶质的进口洋鸡爪可比拟的,个中滋味,只有仙桃老饕能说出个四五六来。
另外一家卖卤菜的招牌菜名曰油淋鸭,当年还没有紫燕百味鸡、小胡鸭这些外来连锁品牌的仙桃,油淋鸭是绝对的爆款,亲朋小聚、熬夜看球,能拿出一只油淋鸭,那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
△硕果仅存的红军巷“元老”级店铺
两三百米长的巷子,打一开始就容不下那些越来越宽绰的汽车。窄窄的过道两边升起炊烟,这里的人来来去去,也不知还能留下多少旧日的面孔。
· 岁月流逝 旧日腔调 ·
岁月漫长又短暂,繁华的歌曲慢慢嘶哑,只留下昔日熟悉的腔调。
进入二十一世纪,拥挤、狭窄的小巷已经远远跟不上形势了。
于是乎建行支行、公安局、武装部、民政局、老干局、卫生局这些“大神”悉数搬离了红军巷,几位老红军也都渐渐作古了,昔日门庭若市的商户也不复存在。
△北巷口的原建设银行办公楼,现在只是建行下属的分支机构
△原来“高干”云集的市委组织部宿舍,现在只能用“老破小”来形容
小巷虽依旧人来人往,但失去了“魂”后,也是难掩衰败落寞。大概有十几年时间,路面破损、污水横流、两旁的建筑也是墙面斑驳。
它似乎真的落伍了。
在这个快餐时代,在这个目光移不开手机的时代,它还在无声的,无声的陪伴那些走得慢的老人们。
十元一次的理发店,你有多久没见过了?
· 持续陪伴 回忆信号 ·
再陪这些孩子走一段路吧。如同一位不甘心的长者,红军巷也在一点点改变。
大约十几年前,在红军巷巷尾,开了两家现做现卖仙桃传统年货小吃的店铺,因为口味地道,因为红军巷还是很多人上班上学的必经之路,小店生意渐渐火了起来。
沔阳人敏感的“商业头脑”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短时间类似的传统小吃店如雨后春笋,在红军巷遍地开花。
十几家店主生怕生意被“友商”抢去,不断提升口感、推陈出新、你追我赶。良性竞争的结果使得年代感十足的红军巷重新“屹立在仙桃小巷之林”:京果、麻枣、麻叶、荷叶子、玉兰片、麻花、翻饺、炒米、炸枯炒米、琪玛酥、各种口味的现焙花生、现焙瓜子、虾馓、团子、豆皮……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
现在走进小巷,浓浓的“年味”扑鼻而至,仿佛又回到童年时妈妈的灶台边,让你捂紧钱袋的手不由得松弛下来,停车驻足,品尝问价。
于是你电动车再次启动的时候,车把上、车篮里多了一大袋掩饰不了香气的“年货”。量变到质变,愉快的购买体验经过口口相传,红军巷“年货”竟然成了仙桃一张小小的靓丽名片,甚至外地游客也会来这里打打卡……
△现做现卖的“年货”
△彭师傅正在认真称量
△琳琅满目接地气的年货
2020年,政府斥资对红军巷进行了改造,完善的污水管网、全巷地面刷黑、统一了商铺店招、建立了红色文化长廊、安上了路灯……历尽沧桑的红军巷,在年过不惑的年纪时,再次惊艳复州大地!
△红军巷文化墙一角
△改造后的红军巷
如今,再次走进红军巷,
不再有多年前的喧嚣,
反而多了成熟后的从容安详。
电动车静静从这里穿过,
店铺里师傅们依旧忙碌的身影,
现做现买的食品飘来油炸的隐香,
无不昭示着小城生活恬静的人间烟火。
当年为了这片土地的新生浴血奋斗的老红军们,看到以他们身份命名的小巷今日模样,在另一个世界也一定欣慰备至吧。
///
仙桃还有很多巷子,
她们就像一首老歌,
年少时,听不懂其中意味,
过了些年无意中听到,已是潸然泪下。
你们最无法忘怀的是哪里?
一起来聊聊。